最新资讯 news

地球的这场“治愈之旅”,还需多久才能完成?

时间:2021-06-17 作者:北京市企业家环保

你还记得前几个月的沙尘暴嘛?

城市上空,一片土红。杂物纷飞,一片狼藉。  

这样的景象,让我们不禁问起:如今的天气怎么越来越糟糕?极端天气为何越来越多?

有报告显示,2020 年是有记录以来三个最暖的年份之一,极端天气给数百万人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 大漠风光。

这些年,我们的地球正在变得越来越“温暖”,可“温暖”带来的副作用——荒漠化,我们却难以承受。

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由于温室效应、气候变化以及过度放牧、植被破坏等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大片土地发生退化、丧失功能,形成荒漠化。

中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达2.62亿公顷,是世界上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荒漠化常见的内蒙古阿拉善地区,有着“小风天天有,大风三六九“的说法,更甚者,发生过人被沙尘暴“吞没”的情况。

从2004年,我们便开始了地球的这场 “治愈之旅”,目前找到了几剂“良方”,效果甚好。


荒漠化防治的经验与模式——温故知新

地球上近四分之三的无冰土地已被人类改变,以满足对食物、原材料、高速公路和住宅不断增长的需求。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可以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并增强大自然对灾害和极端天气事件(如野火、干旱、洪水、沙尘暴)的抗御能力。恢复自然景观可以减少野生动物与人类住区的密切接触,形成防止人畜共患疾病的天然缓冲区。

明天是第27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全球宣传主题是以“恢复生态、保护土地、复苏经济”,在健康的土地上重建更美好家园。为了实现2050年全国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全部治理的宏伟目标,中国治沙暨沙产业学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了第27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活动暨荒漠化防治高质量发展学术论坛。

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作为中国治沙暨沙产业学会的理事单位,秘书长张立教授作了关于《社会组织参与荒漠化防治的实践》报告。

▲ SEE基金会秘书长张立教授做分享。

张立介绍,项目在开展在地行动的同时,在线上通过一系列互联网公益活动与项目响应,让更多公众深度参与荒漠化防治相关,累计互动人数超5.5亿次。另外,在开展生态保护的同时,引导和帮助当地农牧民拓宽眼界、增长知识、了解相关生态产业发展方向,助力生态成果的转化。注重青年带头示范效应,支持和鼓励他们发展相关生态产业,从而影响和带动整个社区的发展。

接下来,SEE基金会将重点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思路,拓展业务领域和方向,丰富项目内涵,创造生态、经济、社会的利益最大化。

我们不仅向社会各界输出了阿拉善SEE参与荒漠化防治的经验与模式,同时也了解到了国内外先进的知识理论和技术手段,这将有益于提升基金会在荒漠化防治这一议题的深度,向更广的方向进行探索拓展。


17年探索与实践——对症下药

回顾过去十几年,北方常有沙尘天气。为了解决这种情况,荒漠化防治自2004年起,就一直是阿拉善SEE关注的环保问题。

经过17年的探索与实践,现已形成以荒漠植被恢复与保护的“一亿棵梭梭项目”和以绿洲地下水保护的“地下水保护项目”。

▲ 一亿棵梭梭项目宜林区生态恢复成效。

截至目前,“一亿棵梭梭”已在阿拉善关键生态区域种植了以梭梭为代表的沙生植物6560.17万棵(约9.2万公顷),有效地改善了区域及周边的生态环境,促进了生态多样性的恢复。

▲ 已接种肉苁蓉的梭梭。

梭梭是沙漠中稀有的绿色,两三年成长,十来年成林,是城市的铠甲。当地农牧民们通过在自家草场上种植的梭梭林接种肉苁蓉,大力发展特色生态产业,实现增收,改善生活质量。这从一定从程度上解决了荒漠化形成中的人为因素。

水一直是荒漠化形成的核心因子,地下水保护项目以节水作物推广、节水技术应运、节水政策落实为三大策略,改变绿洲地区农户用水习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探索出了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解决了人与自然供需的问题。

目前,已为阿拉善腰坝绿洲地区累计节约1430万吨地下水,相当于14.5个水立方的容量。

▲节水作物-成熟的谷子。

这缓解了荒漠化形成的核心因素水的问题。同样是为了生计,以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现在则是合理利用生态恢复成果。

无论是种梭梭还是节水作物,都从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出发——“对症下药”。


治愈人类内心荒漠化——标本兼治

比自然形成的荒漠化更可怕的是,人们内心的荒漠化。

如果不能客观地认识荒漠、荒漠化,那我们所穷极一生的事业也可能终将无果。

只有走近、深入环境,才可以真正去了解什么我们正在面对什么,我们需要做什么。

在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来临之即,一堂以“集结吧,荒漠行动家“为主题的荒漠化防治自然教育课在腾格里沙漠的东缘热闹开课。

大小朋友们从自然游戏到自然观察,从植物手绘到荒漠科普,意识到了环境面临的现状,深刻了解到自己家乡荒漠化生态问题的现状与重要性。

“我要节约用水、我不随便折枝摘花、我不乱丢垃圾、我要积极参与植树活动...”这些简单的承诺也足以看出孩子们愿意尽己所能参与其保护环境的行动中。

只有亲身经历与了解,才能知行合一,其实这也是拯救荒漠化的另一剂良方。

荒漠化的“治愈之旅”需要在荒漠化防治方面进行不断探索与研究,进一步提高公众的意识,更需要不断学习新方法,多方探索可能性。

面对地球的“癌症”,虽然我们暂时无法“治愈”它,但从未停止对它的研究及行动。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可以还地球一片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