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鸟飞”是以中国候鸟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综合性生态保护项目,旨在通过民间机构发起、企业投入、公众参与的社会化保护模式,开展民间保护网络行动、鸟类研究与公民科学、政策建议与倡导等工作,推动中国候鸟及其栖息地保护。
截至2024年底,累计支持83家机构在120个保护空缺地开展保护项目,保护超过4,000平方公里的鸟类栖息地;提交鸟类调查记录超过36万条,共记录700余种鸟类;提交盗猎、污染和开发建设等威胁记录超过3,300条;开展公众参与和科普教育活动约1,500次,累计覆盖超过98万人次。
隆冬时节的1月,必然是冬候鸟唱主角,1月项目团队开展了2次调查和巡护工作。
1月11日-12日,调查人员对沱江自贡全流域开展调查巡护,总里程数139.14公里,记录到5目6科26种水鸟,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鸟类中华秋沙鸭9只。
1月12日,在沱江富顺琵琶镇-安溪镇段的鸟类多样性调中,记录到10目23科44种鸟类,包含中华秋沙鸭2只。此外,项目团队发现之前向富顺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反映的江中新建浮台、两张捕鸟网均已拆除。
图:灰鸻
图:赤颈鸭群
图3 中华秋沙鸭
1月21日,调查人员沿江徒步6.38公里,完成了今年第二次沱江富顺琵琶镇-安溪镇段鸟类多样性调查巡护工作。共记录到8目21科10种786只鸟类,包含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1只、赤嘴潜鸭42只,和在该段流域难得一见的红胸秋沙鸭1只。发现威胁5处,已报送给相关部门,同时获悉,因富顺县沱江湿地保护小区的存在,对将该段流域两处作为砂石上岸点的申请不予通过,避免了采砂作业对越冬水鸟的影响。
图:调查员在开展鸟类调查和巡护工作
图:调查的沱江四川自贡琵琶镇-安溪镇段
“全民观鸟节”项目旨在推动中国观鸟人口数量的增加,倡导公众进行科学观鸟。2024 年“全民观鸟节”主题为“城市飞鸟集”,让更多人去感受身边的鸟类多样性,提高公众对鸟类及自然生态的关注,为公民科学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通过在全国10个重点城市观鸟比赛以“赛”带观,带动本地鸟友开展城市鸟类观测、认知“全民观鸟节”品牌和使用“观鸟君”小程序,推动城市观鸟文化。
一起来看看全国各地开展的观鸟节第二期集锦吧!
11 月 24 日,当北国的寒风初现,广州却依然沉浸在秋日的暖阳里。
就在这样的美好时节,全民观鸟节·广州站——2024 年广州城市小微湿地观鸟赛拉开了序幕!来自广东地区的 15 支观鸟队伍、65 位观鸟爱好者共计 133 人齐聚云溪植物园,用眼睛扑捉自然之美,共同传递生态保护的理念。
图:活动现场
老鹰组在 3 个小时比赛时间内开展鸟类观测记录,经过大赛评委组确认,本次大赛有效记录到鸟种数达 69 种。
麻雀组在导师的带领下学会如何科学观鸟认识广州市常见鸟种,大小朋友们看得津津有味,并学会用观鸟君小程序记录鸟种。
活动邀请了 8 名广州市协和小学的同学为参赛队伍讲解小微湿地相关科普知识,大小朋友们对小微湿地有了新的认知,了解鸟与湿地的关系。
图:观鸟现场
11 月 24 日,上海晴空万里、温度适宜,作为 2024 年全民观鸟节上海站系列活动的上海植物园观鸟大赛在上海植物园成功举办。来自上海和青岛地区的 100 多位观鸟爱好者组成 21 支参赛队伍,在上海植物园内开展鸟类观测记录。经过大赛评委组确认,本次大赛共记录到有效鸟种 47 种。
这是一场上海鸟赛老手的大聚会,也是观鸟新人的体验场。
图:活动合影
图:观鸟照片
12月8日,2024年全民观鸟节海南站活动于美舍河畔圆满落幕,让我们一同来回顾这段精彩的观鸟之旅吧!
今年海南的全民观鸟节以观鸟赛的形式开展,与以往仅在个别观鸟点或市县举办的模式不同,赛事覆盖了除三沙市辖区外的整个海南岛,并面向公众全面开放。
图: 活动合影
本次观鸟赛为期一周,共有84名观鸟爱好者组成57支队伍参赛,角逐鸟种记录奖、至尊鸟种奖、动人记录奖、最佳预测奖4大类奖项、共19个席位。
比赛过程中,参赛者的足迹遍及海南13个市县,共记录鸟类17目62科212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鸟类5种和二级保护鸟类42种。
图:活动照片
观鸟节启动仪式及闭幕式两场线下活动累计吸引约260位公众到场参与,并得到海南日报、海口日报、海南新闻联播和热带播报等主流媒体的大力宣传报道。
12月21日,全民观鸟节深圳站深圳湾观鸟赛在深圳湾公园成功举办,本次比赛共有170多人参赛,组成14支观鸟人士组成的“鸟人队”和 17 支观鸟“体验队”。
经过2个半小时的角逐,全体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和区域内共观测记录到近74种野生鸟类。
图:现场照片
上午7点,冉冉升起的阳光照耀着深圳湾的滩涂,鸟儿们正忙碌觅食,鸟人组的队员在晨曦中也开始忙碌,寻找和观测鸟儿,拍摄和记录,并通过“观鸟君”小程序提交鸟类观测记录,记录鸟种的多少将决定他们的成绩。
体验组在带队导师的指导下寻找和观测鸟类,他们每队只需要完成观测20种鸟儿就可达标,在比赛中他们就可以放松一些,不时可以欣赏鸟儿,当然作为比赛他们也需要抓紧时间观测滩涂上的水鸟和树林中的林鸟。
全民观鸟节|城市观鸟赛集锦
“全民观鸟节”旨在推动中国观鸟人口数量的增加,倡导公众进行科学观鸟。2024 年“全民观鸟节”主题为“城市飞鸟集”,让更多人去感受身边的鸟类多样性,提高公众对鸟类及自然生态的关注,为公民科学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通过在全国10个重点城市观鸟比赛以“赛”带观,带动本地鸟友开展城市鸟类观测、认知“全民观鸟节”品牌和使用“观鸟君”小程序,推动城市观鸟文化。
一起来看看全国各地开展的观鸟节情况吧!
1. 合肥
11月3日,合肥参赛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观鸟盛宴——2024 全民观鸟节合肥西扩公园城市观鸟赛拉开了序幕。131位参赛员,分为10支“老鸟队”、10支“菜鸟队”集结完毕,参赛者们身着专业装备,手持望远镜,犹如一群即将踏上探险之旅的勇士。他们脸上洋溢着期待与兴奋,仿佛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揭开西扩公园清晨的神秘面纱。
本次观鸟赛在2个小时内,共记录鸟类12目29科49属63种。其中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为白额雁,凤头鹰,松雀鹰,雀鹰,白胸翡翠。
2. 青岛
11月9日,天气已然凉爽,临冬的青岛又迎来一大批观鸟爱好者,全民观鸟节·青岛站观鸟比赛顺利举行。来自祖国各地的选手齐聚青岛,凭借丰富的知识积累与漫步日夜的双腿记录下翱翔于半岛的冬日飞鸟,让鸟赛成为生态旅游新通道,比赛更加多彩。
经过整日的激烈角逐,在下午四点鸟种记录正式截止,各队伍共聚青岛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参与答辩与闭幕式,本次观鸟比赛记录的121种鸟类中,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中华凤头燕鸥、东方白鹳、黑鹳、黑嘴鸥、遗鸥;IUCN极危鸟类1种:中华凤头燕鸥,IUCN濒危鸟类3种:东方白鹳、大滨鹬、大杓鹬。虽然记录到角鸊鷉、斑脸海番鸭、中华凤头燕鸥等罕见鸟种,但这些鸟类在青岛属于季节性常见鸟,故最终评选黑鹳为本次比赛的至尊鸟种。
3. 西安
11月16日,26支参赛队伍,160余人共同参与的全民观鸟节·西安站暨西安城市观鸟大赛,在风雨交加中,完美落幕。
这是一场属于西安观鸟爱好者的观鸟盛宴,更是一场面向普通公众的鸟类科普与兴趣展览。参与者年龄从6岁到61岁,参赛人群覆盖幼儿园、小学、初中、大学学生及社会人士,参赛者从观鸟小白到资深观鸟爱好者,参赛队伍的集结有自发自愿好友组队的队伍,同时也有历经数次波折才成功找到队友的纯陌生人队伍。比赛总共记录67种鸟类。
4. 武汉
11月17日,“全民观鸟节武汉站”在沉湖自然保护区盛大开幕,来自省内的24支专业观鸟队以及近50个亲子家庭共计200余人齐聚沉湖,共同探索湿地之美,传递生态保护的理念。
96 名来自湖北省内的各地观鸟爱好者和林业系统工作人员组成了24支专业观鸟队伍,满怀激情地围绕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鸟类大搜查”,探索沉湖湿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之美,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经过一整天的观察和记录,上传观鸟记录3000余条,成功记录到鸟种约170种。
在这场精彩的盛会中,小朋友们也积极参与进来。在武汉观鸟会专业观鸟导师的悉心引领下50个亲子家庭一同踏入了沉湖湿地在七壕观鸟长廊,从望远镜中欣赏候鸟迁徙的壮丽场面,通过观察白鹤、白琵鹭、小天鹅等水鸟的形态,学习观鸟技巧和生态保护知识,深刻体会到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与使命。
5. 福州
11月17日,一百多位观鸟爱好者齐聚于福州东张镇——这片被誉为福建“鸟类天堂”的宝地,共同与林间百鸟编织了一场浪漫而生动的“秋日相聚”。
本次2024年全民观鸟节福州站系列活动——2024 年度东张镇全域观鸟比赛,参赛选手总人数达到130人,其中年龄最小者仅8岁,最大71岁。
本次活动共记录鸟类179种,其中包括中华秋沙鸭、黄胸鹀2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鸟类,红头咬鹃、林雕、蛇雕等17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鸟类。
6. 北京
11月17日,2024年北京城市观鸟大赛在麋鹿苑成功举办,来自北京地区的100多位观鸟爱好者组成21支参赛队伍,在3个小时比赛时间内开展鸟类观测记录,经过大赛评委组确认,本次大赛共计有效记录到74种鸟类,其中不乏震旦鸦雀、苍鹰、鸿雁等珍稀濒危鸟类记录。
图:活动现场
对于我们来说城市生活已经成为一种日常,但对于鸟类来说则是一项新的挑战,经过长期的适应,如今全球有 20% 的鸟类生活在城市生活中,说起我们这些鸟类邻居,它们到底是如何从各个方面适应城市生活的呢?
本期“城市羽鉴”,我们找到了在城市生活适应力很强的五种鸟,一起看看它们的城市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