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news

《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识别》报告正式发布 ——SEE基金会积极探索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高效路径

时间:2023-11-29 作者:北京市企业家环保

 为探讨中国保护生物学研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发展战略,展示该领域最新成果与重要进展,促进科技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11月24-27日,由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联合主办,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等多加单位共同承办的“第一届中国保护生物学大会”于广州召开。

会议就“保护演化生物学”“保护生态学”“保护行为学与保护生理学”等十个专题展开。其中“社会公益保护地”专题交流分享期间,SEE基金会海洋保护总监王静正式发布《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重要区识别报告(1.0版简本)》(下简称“报告”)。

“根据最新统计,中国海域已记录到的海洋生物有29300余种,约占全球总数(241382种)的12.2%,是全球海洋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报告指出,中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海洋生物多样性依然面临着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严峻的威胁和挑战。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是全球最迫切需要应对的生态环境问题。由于生物多样性分布不均衡性和保护力量的有限性,急需在现有能力条件下实现保护效益最大化。报告指出“海洋生物多样性重要区是指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特殊重要性的海洋区域。集中力量优先保护一些生物多样性重要区,是目前较为现实和高效的途径”。

报告基于中国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特征与保护实际,结合现有数据,建立本土化的海洋生物多样性重要区识别方法,识别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区,为甄选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优化海洋保护地布局、选取公益保护地等工作提供重要支撑。

报告指出,在海洋生态分区的基础上,并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从受威胁物种、地理分布受限的生态系统类型、生物过程等三个方面确定了海洋生物多样性重要区识别的标准,构建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重要区识别的技术框架。在全面整合海洋生物多样性分布数据的基础上,着重以中华白海豚、布氏鲸、斑海豹、海龟、鱼类、滨海湿地鸟类等受威胁的海洋物种,以及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盐沼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还原、物种分布模型预测、空间统计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量化各识别指标的空间分布,以生态区为单元,对照识别标准,共识别出36个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重要区。

SEE基金会于2020年12月,正式启动了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重要区识别研究工作,截止2023年10月,共计召开了15次专家组工作会议和专项物种的讨论会。该研究旨在为保护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相关工作提供科学研究支撑,同时指导SEE基金会海洋保护项目的科学发展。

受限于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数据缺乏,目前报告编撰团队仅完成了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重要区识别的基础研究和1.0版本的整理工作。同时,因为收集数据资料有限,本次1.0版本暂未包括港澳台地区的研究结果。据王静介绍,“本次报告的发布,一方面希望向社会报告阶段研究成果,展示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重要区,号召更多的朋友与我们一道,共同开展保护行动;另外一方面也希望收集更多的意见和反馈,帮助我们更新和完善2.0版本”。

报告编撰团队希望,基于报告的发布,可以“进一步增加关注的物种和生态系统类型,细化海洋生物多样性基础数据,提升重要区域识别精度,以期更好地满足中国实现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