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8日,CMFA海洋资助者网络研讨会“可持续渔业-维系海鲜供给与海洋生态安全”顺利举办。本次网络研讨会是CMFA网络研讨会系列的第二场,由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承办。会议邀请到了Seafood Watch科学总监Wendy Norden、青岛海洋生态研究会创始人兼理事长王松林、智渔政策与发展总监李劲松、中国水产科学研究员黄海研究所研究员方建光、大自然保护协会海洋项目官员程珺,先后就不同的议题板块围绕可持续海鲜运动和案例、渔业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进行了讲解。
第一部分:可持续海鲜概述与案例分享
可持续海鲜运动顺应了市场趋势
Wendy Norden,Seafood Watch科学总监
海鲜产品是人类饮食中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全世界由六千万的人口依赖于海鲜产品,有33亿人口把海鲜作为蛋白质和营养的主要来源。美国的Seafood Watch对北美各地的海鲜产品获取渠道进行了调查并且将不同来源的海鲜分级。Seafood Watch给消费者提供了参考,鼓励渔业产业和消费者选择可持续,绿色的海鲜产品,推动了全球可持续海鲜运动,为全世界其它地区的海鲜产品评级体系提供了参考。
可持续海鲜运动有三个优势:商家成功经营的必要选择,是商家认为正确的做法,也迎合了消费者对绿色可持续产品的期待。当然也面临许多挑战,今天的虾类产品来源有77%都被评级为了“应该避免购买”一类;而渔业的主要群体是小规模生产者,在可持续海鲜运动中应该结合当地现实条件,共同承担环保责任,并且尽可能提高效率减少成本,让渔民获得更多利润,推进可持续海鲜运动。
民间组织对渔业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王松林,青岛海洋生态研究会创始人兼理事长
王松林还介绍了中国的海鲜明鉴,一款基于科学和事实的中国的公众和水产行业环保表现评价和教育工具。类似于美国的Seafood Watch,海鲜明鉴把水产来源评估为推荐,慎选,和避免三种类别,指导中国海鲜消费者购买可持续海鲜产品,并且得到了社会企业的理解和支持,配合并支持了政府关于水产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改革工作。海鲜明鉴指导公益+产业+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渔业和养殖业改进示范项目,探寻可持续途径,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发展案例。
让中国的江河湖海年年有渔
李劲松,智渔政策与发展总监
海南近海渔业资源种类繁多,资源密度低,生长快,繁殖力强,小型渔船占比近80%,小型渔业是主要形态。智渔团队通过走访海南超过50个渔村发现近岸捕捞生产拐点已经出现。捕捞产量在2016年达到峰值后持续下降,2019年渔民人数和渔民收入有所下滑。为此,智渔团队对海南近岸捕捞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路径探索,提升渔业公众显现度,加强渔业资源保护,挖掘,赋能“渔二代”,让中国的江河湖海年年有渔。
第二部分:渔业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
水产养殖产生的污染物是最大挑战
方建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员黄海研究所研究员
修复牡蛎礁有利于提升渔业产量
程珺,大自然保护协会海洋项目官员
牡蛎礁因其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带来的社会效益,有着“温带的珊瑚礁”之称。牡蛎礁可以净化水体,有脱氮作用,并且为沿海居民提供防护,同时孕育着丰富的生物量。最重要的,修复牡蛎礁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渔业产量增值。程珺提供了一个美国切萨皮克湾哈里斯溪修复项目带来的渔业增殖价值量化案例。截至2015年,完成142公顷的修复,蓝蟹增加160%,白鲈鱼增加650%,增加的产量 2280万美元/年,仅蓝蟹就有每年1100万美元的增长。
在我国有2个现存天然牡蛎礁:天津大神堂和江苏小庙洪。而牡蛎礁作为重要的栖息地作用也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认可。未来能够实现牡蛎礁海洋生态和渔民社区共赢的牡蛎礁修复项目有很大的推进潜力。
CMFA海洋资助者往期活动
海洋资助者联盟(CMFA)是一个资助中国海洋环境的基金会之间的非正式网络,由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大卫与露茜尔·派克德基金会、桃花源基金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多家基金会共同发起。该网络旨在通过基金会之间的共同学习、合作与协调,提升基金会群体支持中国实现海洋生态文明的目标的能力。目前CMFA秘书处设在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
下期预告
第三场CMFA网络研讨会 “蓝色经济线上论坛” (点击蓝字了解会议详情)将在10月16日北京时间20:00-22:00举行。这次会议是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与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一场线上高峰论坛,邀请国内外的专家,着重围绕:1)蓝色经济规划;2)蓝色经济示范案例;3)蓝色经济融资机制三个话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够推动海洋经济成为可持续的蓝色经济。我们希望本次云端高峰论坛,能够为大家提供蓝色经济发展新的想法和最佳实践案例做参考,更好的促进全球关于蓝色经济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