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项目 Brand project

留住长江的微笑

简介

 

阿拉善SEE“留住长江的微笑-拯救江豚”专题项目旨在提升社会组织在长江大保护行动中的参与度和行动有效性,形成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NGO、公众等各方力量联动,有效的参与拯救长江旗舰物种,最终实现长江江豚等旗舰物种种群数量恢复,长江生态系统稳定健康发展的美好愿景。


截至2023年末,已建立846支协助巡护队伍,发展渔政协助巡护超2.5万人,完成635人次协助培训巡护队伍骨干培训工作,组织协助巡护员共同参与开展水域巡查、科普宣传、水生生物保护等工作,使之成为长江十年禁渔执法监管工作的重要补充力量。

  • 我要捐款
  •  

    微信扫一扫,助力环保

项目进展

3

2024

“长江渔政协助巡护”走向国际舞台

 

2024年2月26日至3月1日,第六届联合国环境大会(UNEA-6)在肯尼亚内罗毕召开。本次大会以“采取有效、包容、可持续的多边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污染”为主题,来自193个联合国会员国的7000多名代表和170多名部长参加。

项目执行机构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负责人在本次大会上分享了“长江渔政协助巡护”,长江大保护的中国故事。

 图:给UNEP多边展厅访问者分享“长江渔政协助巡护”的中国好项目

 

2

2024

鲟梦队的绿色长江梦

 

在40公里长江穿行而过的万里长江第一县--江安,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每天来回穿梭于100余公里的长江岸线,用情怀撑起长江生态保护之责,守护好一江碧水,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

1. 为梦想组队

周涛,1974生于江安,从小在江边长大的他,童年就在钓鱼摸虾中度过,对鱼情有独钟。

在他的记忆中,大约是七八岁的时候,邻居贺二爷用滚钩捕到一条700来斤重的灰白色大鱼,由于小时候不认识白鲟,看见大鱼有长长的鼻子(吻部),便叫它象鱼。

看到长江里有这么大的鱼,对周涛来说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上学时还和同学聊过。后来,周涛逐渐认识了长江里的江团、土耗儿、铜鱼、玄鱼子、沙鳅等上百个品种的鱼。
大学毕业后,周涛自主创业从事水电安装,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好仍然是钓鱼,后来通过中国钓鱼运动协会举办的比赛入选了中国国家舟钓队,他便开始代表中国参加各种类型的舟钓比赛,最好的成绩是国际公开赛的第三名。

2. 中国长江里的鲟鱼有三种,现在还有吗?

2014年初,周涛代表中国参加“一带一路”沿岸国家舟钓比赛,在俄罗斯里海比赛时,一位澳大利亚选手问道:“中国长江里的鲟鱼有三种,现在还有吗?”周涛想起小时候看到鲟鱼的场景,那时候鲟鱼数量还很多,又想到近年来确实没有见过鲟鱼了;加之看到外国人钓鱼一般是拍照留念,然后放归自然,周涛深受启发。

“喜欢鱼,想知道长江里是否还有童年见过的那些鱼。”这个想法在周涛心中开始萌芽,比赛结束后,周涛和朋友走访渔民才知道近些年,人们采取放地笼、电鱼等方式非法捕捞,长江里的鱼确实越来越少。

为了让童年见过的鱼类能够重新出现在长江,2014年6月,周涛和两名钓友工作之余,在江边开展义务协查巡护,从钓鱼人变为护鱼人,协助当地渔政和公安开展打击非法捕捞、救助野生鱼类等工作,从此开启守护长江之旅。

3. 用情怀苦撑

众所周知困扰民间志愿组织最大的问题就是经济来源,很多初期做得很好、很有特色的组织都因为资金链断裂而无法坚持下去。一开始,周涛的团队运行困难重重,在自费购买船只,自费加油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至少每周三到五次的水上和岸线巡护,据周涛回忆,大约在2017年时,自己早期做工程攒下的钱近乎全部投入了巡护之中,最艰难的时候,大家把每月的零花钱凑来加油。

几年下来,工作站虽然受到各方肯定,但开销花费也近120万元,几乎走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亲人的不理解,生活的压力,2017年彷佛成了一道过不去的坎。周涛说,当时唯一能支撑他们做下去的理由就是几年来团队协助打击非法捕捞取得的成就,2017年,队伍几乎是在周涛和队员利用钓鱼裁判的身份,四处参加钓鱼比赛执裁工作?挣点裁判费来撑过的。

2018年7月,团队赢来转机,在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与原江安县畜牧水产局帮助下,团队更名为宜宾长江鲟协助巡护队,获得了“留住长江的微笑”协助巡护项目资金和技术支持。

“基金会的资金不可能全部覆盖到,每天都会产生新的费用,但我们有义务为子孙后代多留几条鱼。”周涛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一种对长江的热爱和情怀在做生态保护的事。

截至2023年2月28日,周涛所在的鲟梦队共计巡护里程246800公里,人均每月巡护里程超600公里;协助执法部门打击非法捕捞62次,收缴电鱼设备28套,抓获涉渔违法人员32人,收缴违规网具2900余副;解救误捕长江鲟445尾、胭脂鱼39尾、岩原鲤45尾、大鲵9尾;开展自然科普教育和应急救援知识培训4次;参与地震灾害救援4次、抗洪抢险2次,义务打捞落水人员遗体76次。

巡护队工作成效明显,救助珍稀鱼类事迹频繁被中省市各级媒体报道,CCTV1《新闻联播》、CCTV4《中国新闻》、CCTV13《新闻直播间》、新华网、人民网等媒体时常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1

2024

守护长江最美微笑

 

1月20日下午,全国首部长江生态主题新国风动漫电影《江豚·风时舞》在武汉武商梦时代摩尔影城举行首映礼。此次首映礼活动由留住长江的微笑项目执行方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和武汉白鱀豚基金会共同主办,来自湖北省、武汉市相关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志愿者、环球数码集团等单位的领导和代表,阿拉善SEE长江项目中心企业家以及媒体记者、小学师生和热心影迷等360余人参加活动。

图:观影活动现场合影

《江豚·风时舞》聚焦江豚生存困境,以民间传说“江豚拜风”为灵感,讲述了江豚仙子与人类男孩共同拯救江豚一族的故事。经过5年的精心打磨,电影于1月20日在全国各大院线正式上线,希望通过江豚动漫电影,让更多人了解江豚保护的紧迫性,进而自觉守护江豚和我们共同赖以生存的家园。

以动漫电影影响更多公众关注江豚保护

 

《江豚·风时舞》以守护长江流域生态及地域文化发展为主线,采用特色唐代岩彩画风格,多角度呈现长江岸线到鄱阳湖水域,包括湖口江湖两色、石钟山、鞋山、最美水上公路、都昌老爷庙、东方百慕大、庐山等江西知名地标场景,从“长江精灵”江豚的视角,揭开鄱阳湖水龙卷传说中的故事,传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也宣传了“留住长江的微笑”公益项目。

图2 电影剧照

长江江豚是长江的旗舰物种,也是长江生态环境质量的指示性物种,江豚数量的多少,预示着长江生态系统的好坏。在过去几十年里,由于人类活动导致栖息地缩小、生态环境退化等原因,江豚种群数量快速衰减,一度难觅踪迹。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和十年禁渔等一系列政策施行,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长江江豚数量2017年1012头上升为2022年1249头,止跌回升。

作为电影的公益支持方,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全程为电影剧本和拍摄制作提供内容策划、科学指导、宣发活动以及资源协调等多方支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副理事长王利民表示,用动漫电影等手法,讲述江豚等旗舰物种的故事,一方面是吸引更多的人认识江豚,另一方面更是通过此,影响、动员更多的公众,关注长江生态系统,参与长江大保护。

 

12

2023

十年禁渔启动以来水生生物恢复向好

 

央视新闻:从“休养生息”到“生生不息” 长江十年禁渔启动以来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向好

 

作为保护长江母亲河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2020年1月1日零时起,农业农村部率先在长江流域33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一年后,也就是2021年1月1日零时起,我国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全面实施暂定为期十年的常年禁捕,范围扩展到长江干流、长江口、鄱阳湖、洞庭湖和七大通江主要支流。此外,长江沿岸各省份也自主确定了纳入禁捕范围的其他重点水域。

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以来,截至目前,禁捕水域非法捕捞群众举报量减少了20%,禁捕水域管理秩序总体平稳;23万多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实现全覆盖,退捕渔民总体满意;长江江豚数量首次止跌回升,长江刀鱼、鳤等稀有物种分布范围和可见频率显著上升,水生生物资源呈现恢复向好趋势。

长江十年禁渔的最终目标,是加快促进长江流域水域生态恢复,包括重点水域鱼类资源和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

目前,我国已建立起全面系统的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监测体系。除了对特定水域专项资源调查评估外,沿江还布设了700多个监测站位,进行常态化调查监测。在此基础上,开展长江禁渔效果评估和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

为加快促进长江流域水域生态恢复,在禁止捕捞的同时,农业农村部还组织实施了以中华鲟、长江鲟、长江江豚等旗舰物种为代表的珍稀濒危物种保护行动,并系统开展珍稀物种野化放归、野外自然繁殖试验,补充野外种群资源。

随着长江十年禁渔持续推进,2023年,长江武汉段、宜昌段等江段多次出现成群江豚水中嬉戏的场景。抚河南城段监测到的鱼类种类增加到29种,比上年多了4种。

最新监测显示,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向好。根据最新的调查监测结果,监测到的鱼类达到了193种,比2020年禁捕之初增加了25种,长江江豚数量达到了1249头,实现了2006年有监测数据以来的首次止跌回升,长江干流、鄱阳湖、洞庭湖的生物完整性指数,比2018年建立指数体系之初提升了两个等级。

为加快促进长江流域水域生态恢复,长江沿岸正采取最严格的保护措施,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让水生生物资源在江河湖泊中从“休养生息”到“生生不息”。

留住长江的微笑项目将继续围绕长江江豚等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携手更多的伙伴开展长江大保护相关科普、支持科研工作者开展长江大保护议题的应用型研究为项目开展方向提供理论支持、持续探索科学放生与渔民替代生计,探索一条可复制和可持续的环境友好型“渔村振兴”之路。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期待与您继续携手同行,一起保护长江,留住长江的微笑。

 

11

2023

渔政协助巡护骨干培训顺利举办

 

11月14日,2023年鄱阳湖渔政协助巡护骨干培训班在江西鄱阳湖畔顺利开展,来自鄱阳、九江、上饶、南昌167名协助巡护骨干参与了培训。本次培训班由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农业农村部渔政保障中心指导,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管理局主办,江西省水生生物保护救助中心、鄱阳县农业农村局、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以下简称:CCF)和上海海洋大学具体承办。

项目执行机构CCF副秘书长钱正义博士以“社会力量如何参与长江大保护”为切入点,从“捕鱼人”转型“护鱼人”的发展历程,将协助巡护的故事娓娓道来。同时,也对“留住长江的微笑”项目进行了系统介绍,包括项目起源、架构、成果、未来规划等内容。稍后,钱正义博士现场给大家演示新版“巡护管家”APP的使用方法,一步步详细指导学员们如何利用APP开展江豚监测和日常巡护工作。

 

10

2023

10月24日,第14个国际淡水豚日,也是我们中国的江豚保护日。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总书记关于长江大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生态保护领域更多的跨界合作,加快“社会化参与长江江豚保护”的进程,2023年长江江豚保护日系列活动暨“长江生态数字保护”计划启动仪式在湖北武汉东湖磨山SEE-CCF自然教育基地举行。在此活动上,项目执行团队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以下简称CCF)联合腾讯公益、王者荣耀共同发布“长江生态数字保护”计划,三方将携手聚焦江豚保护,通过“科技+公益”的跨界合作方式,让公益更有力,让科技更温暖,让生态更美好。

活动上,由腾讯公益、王者荣耀和CCF三方共同发起的“长江生态数字保护”计划正式启动,该计划是在原有的打造“一专多能”的协助巡护队伍、“多元发展”的民间NGO组织保护力量的基础上,借助数字力量和平台,通过“内容演绎+媒介扩散”触达链接,呼吁更多人关注参与,为长江生态保护做出更多贡献。“长江生态数字保护”计划是长江大保护“在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的重要体现,将服务于恢复长江流域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将贡献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这也是公益组织和科技企业又一次破圈跨界合作。在2023年99公益日期间,王者荣耀联合腾讯公益、CCF上线了“守护长江之灵”的线上活动,邀请玩家一起参与活动并送出了超过2亿朵小红花,这些善举都会转化为实际的捐赠,助力长江2.5万长江巡护员更好地守护长江。今年10月,王者荣耀八周年庆之际,进一步从长江物种保护切入,正式推出了英雄阿古朵的“江河有灵”文化皮肤。该皮肤故事讲述了长江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过去与未来,以守护白鱀豚和江豚为故事情感落点,助力扩大长江生态保护观念的传播与关注力度。通过线上传播线下活动,邀请更多王者用户一起守护长江。

 

9

2023

“沙鸟背樯去,江豚逐浪回。”

8月29日,长江武汉段上游的武汉经开区大咀江段与下游的新洲区双柳江段,同现长江江豚戏水场景。一群江豚迁居武汉的消息引来大批网友点赞。8月20日,长江靖江段也再现“母子豚”戏水,该区域两年累计观测长江江豚38群次127头。安徽铜陵、湖北宜昌、江苏南京……越来越多长江水域,再现江豚成群嬉戏、翻滚逐浪的画面,长江精灵正在微笑归来。

图:长江江豚余会功 摄

数据也印证了大家的感知,今年农业农村部公布的2022年全流域长江江豚科考结果显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约为1249头,这是有监测记录以来,长江江豚种群数量首次实现止跌回升。1249,这个数字令人鼓舞,证明江豚的生存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是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依然较少,极度濒危现状仍未改变,江豚保护还面临着很多挑战。

图:江豚数量变化图

长江水好豚先知

长江环境好不好,江豚说了算。长江江豚目前是长江中唯一存活的鲸类物种,属于长江特有的珍稀动物和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具有反映长江生态系统状况的重要作用,被誉为“水中大熊猫”和长江生态的“晴雨表”。

图:杨河摄

过去由于工业和船舶污染,长江水质恶化,江豚种群数量逐渐下降。2017年长江江豚科考数据显示,长江江豚数量约为1012头,种群数量少于大熊猫,呈现极度濒危状态。这几年,人们时常发现,“江豚戏水”的生态美景再现长江。这背后,不仅与我国近年来实行的系列保护政策直接相关,也离不开众多环保机构、爱心企业、渔民以及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2016年1月,国家首次提出长江大保护战略。当年12月,农业部正式发布《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2016-2025)并进入实施阶段。

图:居涛 摄于白鱀豚馆

正是这一年,阿拉善SEE长江、江淮、潇湘、东海中心联合当代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留住长江的微笑」专题项目,并由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CCF)负责具体执行,希望以拯救长江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长江江豚等为抓,倡导公众参与到长江大保护行动中来,为实现碧水蓝天作出实际贡献。经过8年的发展,「留住长江的微笑」已形成“协助巡护”、“小豚大爱”和“豚越计划”三大品牌项目,并在长江流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

2.5万协助巡护员的默默努力

加入宜昌城区协助巡护队前,何宝兵是打渔30多年的渔民。他说,祖祖辈辈都是渔民,他也向长江索取了30多年,CCF请来的专家们让他意识到保护长江的重要性。“我们要有担当,把保护长江的使命扛起来。”何宝兵说。

何宝兵还记得,协助巡护队刚起步时,江边不时能看见电鱼的、抛网的、一人多竿多钩钓鱼的。一开始,劝阻违法垂钓难度很大,巡护员为此没少挨骂,队员刘承林还被鱼钩划破了脸。随着长江大保护工作的推进,他们的工作越来越容易。

现在,何宝兵和他的9名队友巡护着68公里宜昌江段,让何宝兵最开心的事情还是,电鱼、毒鱼、炸鱼、抛网的,都看不见了。越来越多的宜昌人理解了长江大保护。从2019年以来,宜昌江段年年都能看到新生的小江豚,从最开始的一两头,到今年的近30头。长江流域渔政协助巡护队,是2017年开始组建并进行试点的。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农业农村部渔政保障中心、中国水野分会指导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阿拉善SEE公益机构等环保社会组织开启了协助巡护项目试点,将退捕渔民发展为保护长江的协助巡护员。经过6年多的发展,协助巡护上升为国家政策并在长江流域推广,渔政协助巡护队伍不断壮大,从最初的11个示范点、108名协助巡护员,现已发展到846支协助巡护队、2.5万余名队员;其间,协助巡护范围不断扩大,已基本覆盖长江流域干流、重要湖泊、支流等所有水域,基本构建起了新时期专管与群管结合的执法监管体系,成了长江流域渔政执法的重要补充力量。

 

图:长江流域优秀协助巡护队伍分布图

项目还通过培训巡护技能,改善巡护设备,开展评选、表扬、激励活动,使队伍能力更全面,提高巡护队伍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更好地发挥发挥其在长江大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8

2023

8月14日-15日,“2023年第三期长江流域渔政协助巡护骨干培训班”在湖北宜昌成功举办,来自宜昌、荆州、荆门、恩施等地的110名协助巡护员骨干参加了本次培训。本次培训班由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农业农村部渔政保障中心指导,宜昌市农业农业局、CCF主办,宜昌市稻草圈圈生态环保公益中心承办,宜昌市渔政监察支队协办。

                           图:2023年第三期长江流域渔政协助巡护骨干培训班合影

开班仪式结束后,项目执行团队CCF副秘书长钱正义博士围绕“社会力量如何参与长江大保护-以捕鱼人转型护鱼人为例”对“协助巡护”项目发展历程,起源、架构、内容、现状以及未来等,同时表示CCF会继续大力支持协助巡护制度的未来发展。湖北省禁捕专班林刚副处长为学员们细致介绍了长江禁渔政策背景以及当前湖北禁渔形势,多维度分析了当前湖北禁捕工作开展情况,以及下一个阶段重点工作。

图:湖北省禁捕专班林刚副处长

宜昌市蓝天救援队蒋星带来“野外巡护生存及救护”课程,围绕“风险-安全”给学员们详细分析协助巡护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例如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引起的危险及其防范措施等,并现场展示了CPR心肺复苏急救措施实施要点。

图:宜昌市蓝天救援队蒋星

宜昌市公安局食药环森支队王海波围绕“巡护队员处置违规违法现象现场技巧”主题,结合实际巡护工作案例,介绍相关法律法规、现场处置操作和相关证据规范等。

图:宜昌市公安局食药环森支队王海波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唐斌博士为学员们带来“长江湖北段长江江豚野外监测及紧急救护”,在介绍长江江豚、湖北段江豚种群数量及栖息地状况等基础知识后,重点介绍了江豚受伤搁浅的常见原因和紧急救助措施。

图: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唐斌

三峡日报廖全老师为学员们带来了“带着镜头记录世界-拍摄技巧及规定”课程,从色彩、光影和构图等要素入手,介绍手机摄影摄像要点,以及短视频拍摄方法,分析了不同摄影构图、摄像景别和摄像画面拍摄的带来的不同效果。

图:三峡日报廖全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吴金明带来“长江鱼类多样性“及“珍稀鱼类监测、鉴定与救护”课程,就巡护工作中如何鉴别中华鲟等濒危珍稀物种,进行了细致的讲解。

图: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吴金明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张富铁为学员们带来“长江鱼类保护与科学放流”,讲述了什么是科学放流,为什么要开展科学放流,并以中华鲟放流为例,向学员科普了中华鲟放流的关键点。学员们现场学习了新版“巡护管家”APP的使用方法,并了解了如何利用APP开展江豚巡护监测。

图:学员们学习使用巡护管家APP

理论和实操培训课程结束后,项目执行团队CCF为全程参加培训并为考核通过的110名协巡员颁发结业证书,并配置一台望远镜和一份意外保障险,用于保障和支持野外一线巡护工作。

图:顺利通过考核的学员领取培训证书

 

7

2023

1、项目执行情况
2022年-2023年,项目举办4期“长江流域禁捕水域渔政协助巡护骨干培训班”,为来自15个省市580余名协助巡护员骨干开展培训;支持30余家社会组织围绕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开展系列长江大保护实践行动并开展8次针对性的培训和分享;在武汉、宜昌、上海等地开展以中华鲟为主的科学放流活动10场,推动武汉放流站建设落地;支持8家渔民驿站落地。

完成2021-2022年度优秀协助巡护队和队员评选及表扬活动;完成长江沿线15省市的72支协巡队的走访调研工作,62支优秀巡护队伍和200名巡护队员获表扬;2022年9月开展第4次长江全流域江豚科学考察,全程参与考察并提供充分的保障支持。2023年,在安徽开展4次江豚种群数量同步监测行动。

2、项目故事
江西永修县的瓢芽头是早年采砂在湖底形式的深坑,但同时也是江豚活动的重点区域。由于持续的干旱,鄱阳湖水位下降明显,瓢芽头和周边水域连接处的水深仅1米左右。江豚难以进入开阔水域,过低的水位到冬天有结冰的风险,会给江豚带来致命的威胁。

巡护队员们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展江豚救援行动,为防止江豚受惊冲撞受伤,巡护员用柔性材料制成的网,一点点缩小包围圈,把江豚一头一头地网出来,确认安全后,再带到开阔水域放生。队员范中伟回忆,怀抱江豚就像抱一个“大孩子”,最小的也有四五十斤重,最大的一头,要两个人一起才把它带上岸,一过秤,159斤!他还记得,一个多月里,他们一共帮助111头江豚进入了鄱阳湖的开阔水域。

“现在水涨了一些,不知道它们是不是又回来了。”站在巡护船上,范中伟还在寻找着江豚的身影。

 

6

2023

记录优秀协巡队的守护行动和心声

6月份,寻访长江协助巡护队员的工作现场,记录守护母亲河的行动与心声。

6月17日,随着第一支前往四川、重庆、云南的寻访团队启程出发,“2022年长江流域禁捕水域渔政协助巡护优秀队伍和队员评选”一线调研活动也正式拉开序幕。
在接下来的半个多月时间里,在农业农村部长江办、保障中心的统一部署下,保障中心、水野分会、项目执行机构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简称CCF)组成的4支专家考评组,再次分赴长江流域15个省市的35支巡护队进行深入调研,从长江源头到长江入海口,从长江干流到两湖与汉江,寻访长江协助巡护队员的工作现场,记录他们守护母亲河的行动与心声。

图:2021年度优秀巡护队员评选小组在重庆

该评选调研活动已成功举办了两届,考评小组深入长江协助巡护一线,了解巡护队的工作,挖掘、展示母亲河卫士的奉献与风采,对于推动长江协助巡护工作、深入落实长江“十年禁渔”起到了积极作用。

项目“协助巡护”是在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的领导下,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的协调下,在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等机构的技术指导下,由CCF发起并全额资助的生态转型项目。2017年6月协助巡护项目试点开始,旨在让一部分有思想有情怀的渔民转产成为协助巡护员,协助渔政打击非法捕捞等行动,共同保护江豚、中华鲟、长江鲟等旗舰物种,对长江大保护做出贡献。

图:2022年度优秀巡护队员评选小组在河南西峡、陕西商洛、四川岳池、青海杂多

2021年元旦起,我国开启实施为期10年的长江禁渔措施。协助巡护制度已在长江流域广泛推行,截至目前,已建立522支协助巡护队伍,发展渔政协助巡护员2万余名,他们参与开展水域巡查、科普宣传、水生生物保护等工作,已成为长江十年禁渔执法监管工作的一支重要补充力量。

图:鄱阳湖协助巡护员在水上开展巡护作业

为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十年禁渔的重大决策部署,评选表扬一批为长江流域渔政协助巡护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队伍和优秀队员,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长江禁捕执法监管工作,有力夯实“三年强基础”队伍能力基础,

为加快构建新时期专管与群管结合的执法监管体系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今年,长江流域禁捕水域渔政协助巡护优秀队伍和队员评选活动再次启动,将面向沿江15个省市,通过省内推荐、综合评议等流程,评选30支优秀协助巡护队伍和100名 优秀协助巡护队员,并于7 月 31 日“世界巡护员日”进行表彰和宣传报道。

5

2023

“小豚大爱”项目评审结果公示
2023年 “小豚大爱”项目招募公告正式发布,项目组陆续收到20多份项目申请,经过初步审核,最终参评14家项目申报单位通过评审。

关于“小豚大爱”
为了有效推动江豚保护社会化参与进程,发动更多公众参与保护行动的实践和探索,“小豚大爱“项目通过小额资助的形式,支持沿江流域的伙伴们,面向公众开展以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环保公益行动。至今,“小豚大爱”项目取得显著成效,已支持超过40多家环保社会组织,开展了60多个项目,例如保护行动宣传、考察调研、记录拍摄、自然学校创建等。

4月12日,2023年留住长江的微笑“小豚大爱”项目招募公告正式发布,项目组陆续收到20多份项目申请,经过初步审核,15个项目进入复审阶段。5月11日,“小豚大爱”项目复评会在湖北武汉东湖磨山SEE-CCF自然教育基地召开。来自武汉、襄阳、上海、镇江、南京、重庆等省市的多家伙伴通过线上及线下方式参加了此次评审会。

图 “小豚大爱”项目评审现场伙伴合影

会议评审专家组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危起伟研究员(线上)、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郝玉江副研究员,CCF副理事长王利民、理事王大林、青头潜鸭项目部长陈新洲,阿拉善SEE长江项目中心会员谢景斌等8位专家组成,专家组从筹款规划清晰度、项目方案匹配度、项目可执行性和其他加分项四个维度对参与的伙伴进行了全方位考量。

图 项目评审会评委合影

专家组在充分研讨参选项目项目书的基础上,现场听取了参选项目代表的PPT汇报,经过打分和充分讨论,最红决定:参评14家项目申报单位通过评审,获得“小豚大爱”项目资助。在根据专家组的评审意见对项目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以后,将签订资助项目合同。

图:2023年“小豚大爱”小额资助项目名单


根据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本次小豚大爱小额资助项目的定位包括以下方面:各项目开发的文创最初定位均要面向市场,从公益义卖劝募等纯公益小微模式逐步转化为商业模式探索,通过文化宣传赋能,延续产品的生命力,走上可持续性的道路,带动更多人参与,从而影响更多的人;要重视传播矩阵的建设,进一步的发挥社会组织宣传效果最大化价值。项目通过宣教理念、文创设计等多方式开展长江大保护理念传播,但是不能仅停留在表层,还需不断深入到“保护江豚就是保护生态”的认知去探索和挖掘,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优势和力量,拓展公众在环境认知层面的深度和广度。

未来,“小豚大爱”项目将继续发挥平台作用,组织合作伙伴就文创产品开展交流沟通,带动资源共享,共同打造“小豚大爱”品牌,吸引更多的环保社会组织加入水生生物保护行列。

 

4

2023

一起守护长江生态!

为协巡员进行培训,日常引导公众有序规范开展垂钓活动,严禁垂钓行为对水域生态、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造成破坏。

为贯彻落实国家“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重大决策部署,进一步强化退捕渔民就业帮扶力度,持续提升禁捕执法监管能力,4月26日至27日,由留住长江的微笑项目执行机构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及武汉钓鱼协会共同组织的武汉市渔政协助巡护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新洲区靠山小镇田园综合体成功举办。

图:全体学员合影

新形势下,渔政协助巡护员不仅要协助开展禁捕执法巡查,还要进一步提升引导市民规范垂钓的技能。要按照“系统规划、有序引导、科学规范、严格管控”的要求,引导公众有序规范开展垂钓活动,严禁利用垂钓从事或变相从事渔业生产行为,严禁垂钓行为对水域生态、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造成破坏。


图: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理事王大林致辞

本次培训邀请了渔政执法人员及生态保护领域专家讲解禁渔政策法规,使学员更好地掌握政策界限,精准辨别违规垂钓。同时,为了加强协助巡护员与钓友沟通,培训班还邀请了武汉天元竞钓大师王稳分享合法合规钓法和垂钓技巧。

图:武汉市资深媒体人李旭锋授课

图:留住长江的微笑项目负责人钱正义博士授课

图:武汉天元竞钓大师王稳授课

培训期间,参训学员们对禁捕管理法律法规、协助巡护工作规范、应急安全措施、引导文明垂钓等方面知识进行了充分研讨学习,在互动环节中踊跃提问,经过严格考核,学员全部完成相关课程。

武汉经开区邓南街的协助巡护员代表李绪忠表示,此次培训对今后工作帮助非常大,通过与老师们的沟通交流,政策熟悉程度和沟通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图:学员代表、经开区邓南街巡护员李绪忠发言

图:培训班现场

本次培训班的圆满举办,切实提升了武汉市渔政协助巡护队伍的整体能力,为下一步更好地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引导规范市民文明垂钓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高级项目顾问朱江博士指出,此次培训是针对协助巡护岗位,拓展规范引导文明垂钓能力的有益探索和大胆尝试。

图:高级顾问朱江发言

自2020年实施全面禁捕以来,武汉市坚持系统思维,加强源头治理,努力做好休闲垂钓疏堵结合的文章,将自然水域的垂钓爱好者逐渐引流到休闲钓场,以适当减少自然水域的垂钓强度,有利于长江大保护,维护长江禁渔监管秩序。

在此,我们共同倡议广大垂钓爱好者在武汉市禁捕水域休闲垂钓,要严格遵守“一人一杆一线一钩”的规定,严禁非法锚鱼,禁止使用各类探鱼设备、船艇、排筏等水上漂浮物,禁止使用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钓饵、窝料和添加剂及活体水生生物饵料。

同时,实行留大放小,定量渔获,保护好现场环境,注意垂钓安全,促进休闲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3

2023

培训巡护骨干,保护长江江豚
“2023年第一期渔政协助巡护骨干培训班”在安徽安庆成功举办,来自安徽、江西的171名协助巡护员骨干参加了本次培训。

2023年第一期渔政协助巡护骨干培训在安徽安庆成功举办

3月24日-25日,“2023年第一期渔政协助巡护骨干培训班”在安徽安庆成功举办,来自安徽、江西的171名协助巡护员骨干参加了本次培训。本次培训班由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农业农村部渔政保障中心指导,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管理局主办,安庆市农业农村局和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以下简称:CCF)具体承办,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安庆师范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江西省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救助中心、安徽省长江环保协会、铜陵市郊区长江豚保护协会等单位协办。

图:全体学员合影

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执法监督处曹剑峰三级调研员、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管理局程中平副局长、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李正荣副站长、安徽省安庆市渔政执法支队罗汪来支队长、安徽省安庆市农业农村局渔业渔政办公室副主任宋禄山、CCF理事王大林、CCF副理事长王利民等领导嘉宾出席了本次培训班开班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开班仪式由留住长江的微笑项目负责人、CCF副秘书长钱正义博士主持。

图 培训现场

农业农村部长江办执法监督处曹剑峰三级调研员提到:“希望通过这次集中培训,大力推进渔政协助巡护体系建设,更好地服务于长江大保护十年禁渔。希望学员们珍惜机会,深入思考、加强交流、学出成效,学以致用,打造“一专多能”的协助巡护队伍,同时提出了三方面意见:一是克服多重困难,渔政协助巡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二是统一思想认识,充分把握渔政协助巡护形势任务,三是健全长效机制,切实提升协助巡护队伍运管水平。”

图:农业农村部长江办执法监督处副处长曹剑峰

CCF理事、长江保护部部长王大林围绕“协助巡护的历史和经验”对“留住长江的微笑”项目进行了系统介绍,包括项目起源、架构、内容、现状以及未来等,重点介绍了“协助巡护”项目的发展历程,同时表示CCF会继续大力支持协助巡护制度的未来发展。

图:CCF理事、长江保护部部长 王大林

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李正荣副站长就渔政管理执法相关规定进行了介绍,结合工作中处理的真实案例,为学员们带来生动且详细的渔政执法和协助巡护相关法律法规讲解。

图: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李正荣

四川江安鲟梦自然保护中心执行主任周涛通过“水生生物协助巡护员野外避险与救援”和“水上救援”课程,给学员们分享了巡护过程中的动物伤害、自然伤害和意外伤害的处理方法。

图:四川江安鲟梦自然保护中心执行主任周涛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梅志刚详细介绍了2022年江豚科学考察原理和过程,通过展示这些难得一见的野外江豚素材,生动地对比介绍了江豚基本习性,同时深入浅出地向学员们介绍了野外江豚观测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图: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梅志刚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梁阳阳博士围绕“长江鱼类保护与初级救护”,从长江流域生境特征、长江流域鱼类生态习性、长江鱼类危机、长江鱼类保护和中华鲟救护技术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图: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所博士梁阳阳

安庆师范大学副教授文继奎为学员们带来了手机摄影摄像及取证技巧的详细介绍,分享了手机摄影摄像取证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分析了不同摄影构图、摄像景别和摄像画面拍摄的带来的不同效果。

图:安庆师范大学副教授文继奎

安庆师范大学副教授陈敏敏就“长江江豚保护与野外救护“进行了介绍,讲解了江豚的保护措施及意义,结合案例介绍江豚野外救护的方法和步骤。

图:安庆师范大学副教授陈敏敏

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章贤主任带来了长江白鱀豚观察技巧与历史资料回顾,为大家展示珍贵的白鱀豚的视频,通过这些珍贵的视频记录,让学员们深刻体会到了,面对一个物种消失的巨大遗憾和无力,也进一步说明了本次江豚考察监测的重要意义,绝不让白鱀豚的悲剧再次上演。

图 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支部书记章贤

留住长江的微笑项目负责人、CCF副秘书长钱正义博士现场给大家演示新版“巡护管家”APP的使用方法,一步步详细指导协助巡护骨干们如何利用APP开展江豚巡护监测,并带领学员们前往安庆西江江豚保护区,现场开展江豚观测。

图:钱正义演示新版“巡护管家”APP及现场指导江豚观测

理论和实操培训课程结束后,CCF为全程参加培训并为考核通过的171名协巡员配置户外背包,急救包、救援绳及手机充电宝等,用于保障和支持野外一线巡护工作,并颁发结业证书。

 

2

2023

长江江豚数量回升至1249头!
致敬所有江豚守护者,1249头!江豚数量“止跌回升”,是我们一起努力的成果!

1249头!江豚数量“止跌回升”,向一线长江巡护员致敬
1249头!2月28日,在农业农村部介绍“中国渔政亮剑2022”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及长江十年禁渔阶段性成效新闻发布会上,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数据正式发布,长江江豚数量有所回升,最新的种群数量为1249头,其中,长江干流约595头、鄱阳湖约492头、洞庭湖约162头。与2017年1012头相比,5年数量增加23.42%,年均增长率为4.3%。


长江的微笑,逐渐被留住!

图:1249头!江豚数量“止跌回升”


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增长是大势所趋
2016年1月,习总书记在重庆长江经济带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出长江大保护。12月,农业部正式发布《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2016-2025)并进入实施阶段,提出“基本维持长江干流和两湖中长江江豚自然种群相对稳定,自然种群的衰退速度要明显下降”等目标。
2021年1月1日开始,长江流域开始为期十年的全年禁渔,成为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关键举措。
长江大保护的号角紧随时代的春风吹响,农业农村部长江办和沿江各省(市、区)主管部门和保护区狠抓落实,各科研单位加紧研究,环保公益组织也在积极行动,以阿拉善SEE生态协会、CCF为代表的社会组织积极开展江豚保护科普宣传,推动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此外,协助巡护制度在长江全流域推广、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为代表的制度法律保障不断完善等,都让长江江豚的保护进入新的保护阶段。

图:鄱阳湖赣江南昌段长江江豚 方克军摄


致敬所有江豚守护者
在长江江豚保护的行动中,各省市县农业主管部门在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监督管理办公室的领导下,落实禁渔政策,各项保护措施协同推进,为绿水青山做出不懈努力。各研究单位科研部门也在加紧开展研究工作,为保护实践提供更多的科学指引。各保护区也在加强开展保护措施,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切实有效的保护行动。在众多的保护者中,更有渔民、NGO组织和爱心企业及万万千千的社会公众的身影。
截至2023年1月,全长江流域共建成渔政协助巡护队伍715支,共有2.2万名协助巡护员。不论严寒酷暑,他们都行走在巡护的路上;不分昼夜,不计汗水,他们在协助打击非法捕捞的途中坚毅恒久。在巡护员眼里,江豚就像他们的孩子一样,照顾好它们,是最初的梦想!
曾经的他们,是“捕鱼人”,如今的他们是“护鱼人”,他们知道,他们是离江豚保护最近的人!用脚步丈量江水,用守护反哺长江,他们的每一份努力都格外不易而珍贵。

图三 巡护中的长江协助巡护员
而除了数字上的增长,长江江豚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次数也越来越频繁。近年来,在芜湖、南京、洞庭湖、鄱阳湖、武汉、宜昌等多地都开始出现江豚跳跃的身影,这些微笑天使逐渐返回到人类的视野,在浩瀚长江中与人类一笑“泯恩仇”。
感谢每一个参与守护江豚的善良灵魂。我们希望,通过今后每一份更加努力的守护,让长江江豚种群的数字在未来5年,10年,以及更久远的时空中持续保持增长,让他们的基因永在浩渺江水中存续奔腾。


 

江豚保护之路仍任重道远
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马毅表示,总的来看,禁渔实施以来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向好,水生生物多样性水平有所提升。但是,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总体偏低、珍稀物种濒危状况严峻、外来物种种类较多、水系连通性和水生生物生境状况较差等方面现状尚未根本性改善,仍需要坚定不移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统筹开展系统性保护。
在物竞天择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曾给无数物种带来灭顶之灾,我们既从大自然中汲取基因延续的养料,也应心怀感恩永葆敬畏之心,对大自然给予更多的反哺和照拂。长江江豚是生活在大自然世界的精灵,他们在无数优胜劣汰中顽强求存,他们是否能活得更好更久远,也代表着以长江水域为代表的生态系统的良好程度,而人类的延续也同样依赖着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
保护长江江豚,就是守卫我们共同的家园!

图:宜昌江段母子豚 杨河摄
 

1

2023

春来到,江豚知多少?
立春正是长江江豚活跃之际,肥肥的“倩影”频频现身长江江段,引得岸上的公众纷纷驻足拍摄,记录下这以往难得一见的场景。

图:2023年1月,江豚的身影频现各头条


2023年1月,湘江长沙望城段发现长江江豚身影,不是一头,而是至少三头!据专家介绍,此次不仅监测到了成年江豚,还见到了江豚幼崽,推测很可能是一个江豚群体,十分罕见。安徽铜陵,一游客江岸边偶遇江豚嬉戏,一边扎猛子一边欢快地向游客吐口水。南京鼓楼一直是城市江豚观察的最佳点,“春江水暖豚先知”,夜晚江豚格外的活跃,运气好的时候能看到成群结队的江豚,迎着夕阳纷纷跃出水面,追逐嬉戏。
2023年是“十年禁捕”工作第三年,也是长江生态保护工作“强基础”的第三年。早春江豚频繁见诸报道,似乎散发着一种积极的信号,长江生态资源有了明显改善,以长江江豚为主的水生生物也得到了较大的喘息和繁衍空间。但仍有个疑惑,江豚的数量真的有明显增加,还是因为江豚身影频繁见报给了我们一种“江豚很多”的错觉?在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实施、长江保护法施行后,江豚有着怎样的变化?
这就需要提到2022年9月启动的第四次长江江豚科学考察,相当于长江江豚的第四次“人口普查”,很好的解答“长江还有多少豚”的疑问。本次科考是继2006年、2012年和2017年后的第4次长江全流域江豚科学考察,也是长江实施全面禁捕,《长江保护法》颁布实施后首次流域性物种系统调查。通过本次考察,将全面掌握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分布和栖息地环境现状,整体评估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结构及变化趋势,科学分析长江江豚致危因素和保护措施效果,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长江江豚保护方案提供依据。

图: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现场


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初步观测结果显示,长江江豚自然种群较之2017年的1012头有所恢复。湖北宜昌葛洲坝下、黄石戴家洲、江西湖口、安徽安庆至马鞍山、江苏南京、镇江等江段和洞庭湖观测到的长江江豚头次数量明显增长。湖北武汉、江苏南通、上海崇明,这些在2017年考察中分布空白的江段,也发现了长江江豚的新群体。整个长江中下游长江江豚种群分布数量更加连续,这也将促进不同种群间的迁移和交流。此外,发现母子豚的数量也显著增加,预示未来种群可能有较大恢复。
因涉及到长江干流和鄱阳湖、洞庭湖6个科考队的数据,所以科考数据正在进一步汇总分析中,最终科考结果将由农业农村部统一向社会公布。但数据的公布不是终点,而是起点。科考数据不仅是评价长江十年禁渔效果和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的一个重要指标,也将是未来长江大保护工作规划的有效依据。结合考察结果,进一步深化社会组织在江豚保护社会化参与工作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继续深化开展协助巡护员骨干培训,推动以长江江豚为代表的水生生物保护宣传和科普,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长江大保护这种良好氛围,让更多的人识豚、护豚、爱豚。

 

12

2022

“渔民驿站”项目评审会顺举办
为保护长江生态,渔民不得不放弃世代为生的捕捞业而转产转业,“渔民驿站”在生计替代探索实践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2022年12月1日上午,2022年长江大保护“渔民驿站”项目评审会以线上会议的形式顺利举办。本期“渔民驿站”自发8月公告正式发布以来,共收到来自长江流域的12个项目团队申报,最终来自重庆、湖北、安徽、江西等地的8个项目顺利通过初选,来到项目专家评审阶段。

图:2022年长江大保护“渔民驿站”项目评审会海报 

为进一步加强评审专业度,在沿江流域扩大项目影响力,评审会邀请了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刘晓强副处长、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局张金保局长、安徽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管理局程中平副局长、重庆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魏耀东副总队长、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处雷良伟副处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危起伟研究员、上海市长鱼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基金会叶卿秘书长、阿拉善SEE终身会员谭干先生、CCF副理事长王利民、理事王大林组成了项目评委组。

图:2022年长江大保护“渔民驿站”项目评审会线上会议截图


会议现场,8家参评单位依次经过紧张的7分钟PPT汇报和6分钟答辩环节,最终全部顺利通过评审。评审组也充分发挥专业度,细致地了解每个驿站项目优缺点,再针对性地发表意见,给与建设建议。

图:2022年长江大保护“渔民驿站”项目8家参评队伍


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一江两湖七河”开始十年禁渔,约30万渔民退捕上岸。他们为了保护长江生态环境,他们不得不放弃世代为生的捕捞业而转产转业,但是渔民受到文化程度低、年龄较大、技能单一等因素影响,转到其他产业和行业相当困难,因此,这些渔民是否能“退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是长江十年禁渔期间的关键,而渔民驿站在渔民替代生计探索实践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农业农村部长江办的指导下,留住长江的微笑项目与上海长鱼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基金会紧密合作,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和现实的需要,启动长江大保护“渔民驿站”项目。
农业农村部长江办刘晓强副处长表示,渔民驿站发展到新的阶段,更要紧密结合渔民和渔村的发展需求,结合各自的地域文化、资源特点,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渔民驿站”,开展“看得见,留得下,传承得了”的项目活动,诠释好“和而不同,多点开花”的长江渔文化瑰宝的精髓,传承好长江文化脉络。

图四 往期“渔民驿站”渔文化展示
 

11

2022

COP14 长江大保护论坛在武汉成功举办
11月5日至13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大会)在湖北武汉举办,这是我国首次承办该国际会议。

11月5日至13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大会)在湖北武汉举办,这是我国首次承办该国际会议。
11月8日在武汉东湖国际中心,留住长江的微笑项目执行机构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以下简称:CCF)作为承办方之一,举办了以“共建生命长江,传承大河文明”为主题的长江大保护论坛,成为此次大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来自政府、科研、司法、企业、社会组织等参与方,从长江大保护的法律法规、双碳经济、生态文化、社会建设、大河文明等五位一起出发,就长江大保护现阶段学术研究、企业力量、成效和愿景、司法审判、及社会化参与等五大议题进行研讨交流,为推进长江大保护聚智谋策,在全球湿地保护的舞台上,分享长江大保护的故事,为全球湿地保护贡献中国的智慧和力量。

图一 中国科学院院士、CCF理事长桂建芳


中国科学院院士、CCF理事长桂建芳表示:“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全面实施10年禁渔,彰显出全球湿地保护的中国智慧。10年禁渔的目的是恢复生态,保护我们人类自己的健康,是渔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抓手,为全球大河治理提供长江经验。40年前中国渔业的蓝色转型使养殖产量已远远超过了捕捞产量,让捕捞渔业退出历史舞台,一不会影响我国渔业的发展,二不会影响百姓生活对水产品的需求,却能让长江休养生息,渔业种质资源得以恢复,是保护渔业和生态环境的必要手段。”

图二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


“长江大保护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说:“长江大保护有两个关键的思想,一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就是长江生态系统需要一体化的保护与修复,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才能有成效;二是基于自然的生态环境修复,长江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工程要逐步转化到基于自然的生态环境修复,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为长江流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韧性的生态系统服务” 。
多元共治,社会化参与长江大保护
长江大保护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性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积极行动,开拓创新。近年来,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司法部门、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围绕江豚等旗舰物种保护、湿地修复、绿色产业转型、湿地碳汇、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为长江大保护提供了一系列成功案例。

图三CCF执行理事长、奥泽文教科技集团董事长邬剑刚

CCF执行理事长、奥泽文教科技集团董事长邬剑刚在企业家沙发论坛环节上表示,“CCF以保护江豚为抓手,5年前发起『留住长江的微笑』专题项目,其中专题中的核心—‘协助巡护’项目让一部分渔民转产成为协助巡护员。2017年6月-2020年底,CCF先后在川、鄂、湘、皖、赣、苏等省使用约3400万元公益资金,全额支持120名协助巡护员开展试点示范工作。2020年底,协助巡护上升为国家政策在全长江流域推行。截至今年9月,全长江流域已成立522个协助巡护队、协助巡护员2万余人。6年来,CCF还发起了『守护青头潜鸭的家园』『长江有鱼』『零碳长江』等环保项目,动员超过300家企业、150家环保组织、250万名社会公众参与长江大保护。”

首次发布“长江流域十大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案例”
本次论坛还首次发布了“长江流域十大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案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滕佳昆博士、CCF副秘书长钱正义、武汉中科瑞华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俊华共同进行了介绍。今年9月,由CCF、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阿拉善SEE东海项目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发起了“长江流域十大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案例”评选活动。入选的十大案例模式将作为重要内容纳入《长江生态保护与修复绿皮书》。绿皮书的发布将为落实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战略提供政策咨鉴。

图四 从左至右依次为:滕佳昆博士(线上)、钱正义、张俊华

10

2022

他们,转变为了“护鱼人”
昔日“捕鱼人”转变为“护鱼人”,他们夜以继日地守护着长江生态。

10月25日,2021年度长江流域渔政协助巡护优秀队伍和队员颁奖活动在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举行,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江豚协助巡护队等26支队伍和100名队员获表彰。
长江十年禁渔,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作为长江大保护的历史性、标志性、示范性工程,长江流域十年禁渔于2021年1月1日全面展开。农业农村部以及各地、各有关部门迅速行动,狠抓落实,十年禁渔开局一年多来成效显著。昔日“捕鱼人”转变为“护鱼人”,长江渔政协助巡护队伍,已经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型范例。

图:颁奖现场获奖协助巡护队伍和个人合影留念

目前,长江流域各地已组建522支渔政协助巡护队伍,渔政协助巡护队员已发展到2万余名,基本构建起了专管与群管结合的执法监管体系,成为长江流域渔政执法的重要补充力量。广大协助巡护队员充分发挥熟悉水情、贴近群众、机动灵活、覆盖面广等优势,在开展水域巡查、鱼类保护、科普宣传等工作中作出了积极贡献,有效弥补了专业执法力量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不足。

 

图:颁奖现场照片

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马毅还表示,在各级公安、渔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和协助巡护队伍共同努力下,非法捕捞高发频发态势得到初步遏制,长江禁渔管理形势总体平稳,“水上不捕、市场不卖、餐馆不做、群众不吃”长江野生鱼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工作过程中,涌现出一批严格自律、爱岗敬业、敢于管理、无私奉献的优秀队伍和队员,希望他们戒骄戒躁、不忘初心,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努力在新起点上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图:颁奖现场获奖协助巡护队伍和个人合影留念

CCF理事、阿拉善SEE长江中心副主席王大林也表示,如今,‘十年禁渔’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长江江豚群体出现的频率显著增加,渔业资源量开始逐步恢复。今后,CCF将继续支持协助巡护骨干培训班、优秀协助巡护队伍和队员评选、协助巡护管家APP、渔民驿站、长江科学放流等工作,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支持渔民退捕转产,贯彻落实“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的要求,为长江大保护作出更有力的贡献。

9

2022

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全面启动

摘要:本次长江全流域江豚科学考察,是长江十年禁渔实施后首次流域性物种系统调查,对长江江豚乃至整个长江生态系统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正文:9月19日,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正式启动。本次考察是继2006、2012和2017年后第4次长江全流域江豚科学考察,也是长江十年禁渔实施后首次流域性物种系统调查,对于长江江豚乃至整个长江生态系统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钱正义博士作为科考队员代表基金会全程参加本次考察活动。

▲科考渔政030船(记者周梦爽摄)

“发现江豚,发现江豚,15度,离船450米,离岸300米,2头江豚!”9月22日上午8时,2022年长江江豚科考队安徽组030号科考船的目视观察队员将信息通报给记录员。与此同时,多位摄影师同时按下快门,记录下了这精彩的画面。

▲科考现场

▲2头长江江豚同游(记者周梦爽摄)

这是发生在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上的一幕。在渔政030号船顶正前方,科研人员搭建了观察平台,3名科考队员正在用专业望远镜仔细观察前方水域,搜寻长江江豚的踪迹,中间观察者还不时的在电脑和记录本上记录数据。在这3名目视观察队员后面的一个一米高的台子上站着用望远镜观察的队员钱正义博士则显得有些“东张西望”。
“我的岗位叫‘独立观察者’,一般是由经验丰富的人担任,其任务一是帮助前面3位目视观察者确认观测情况,如江豚的数量,是否是母子豚等,二是单独补充记录被看‘漏’掉的江豚,作为考察结果的一种校正。”钱正义笑着说。

▲科考队员正在观测长江江豚(记者周梦爽摄)

▲科考队员钱正义正在观测江豚(记者周梦爽摄)

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队安徽组负责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凯介绍,虽然本次科考采用了被动声学、环境DNA及影像辅助识别技术,但是水上目视观察依然是非常重要、核心的考察手段。“在颠簸的江面上使用高倍率望远镜极易造成视觉疲劳,我们建立了每30分钟一次的轮班制度,保证队员的精力充沛,降低了个体差异造成的观测误差。”刘凯说。

▲科考队员合影

本次科考范围包括长江干流中下游段约1600公里江段,洞庭湖、鄱阳湖湖区及部分长江支流江段,由120余名考察队员、20余艘渔政船艇同步实施。安徽江段,科考队搭乘渔政030号、037号2艘船进行科考任务,已连续多日,在芜湖、铜陵、安庆等江段都观察到了长江江豚母子同游和长江江豚集群活动的宝贵画面。
据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长江江豚是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属于长江中特有的淡水鲸豚类动物,是评估长江生态系统状况的重要指示物种。2017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结果显示种群数量约为1012头,种群极度濒危。通过本次考察,将全面掌握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分布和栖息地环境现状,整体评估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结构及变化趋势,科学分析长江江豚致危因素和保护措施效果,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长江江豚保护方案提供依据。

8

2022

持续大旱,长江江豚去哪儿了?

摘要:很多人都在问,在如此干旱的情况下,长江江豚在哪儿,到底会不会有危险?

正文:8月22日,中央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这已是连续第11天发布该预警。连日高温,导致南方多省中度至重度气象干旱,局部特旱。鄱阳湖、洞庭湖打破有记录以来同期最低水位,水体面积较一个多月前均减少了约66%。至9月中旬,长江流域旱情仍在持续发展,部分地区无有效降雨日数已超过50天,形势严峻。

▲鄱阳协助巡护员在退水后的湖底发现被晒干的鱼

持续干旱让部分地区水位迅速下降,不禁让人开始忧心,依赖于长江水系,尤其是鄱阳湖、洞庭湖等水域的长江江豚在这场天灾之中怎样了?江豚都去哪了?

协助巡护员:水退太快,江豚越来越少?

8月8日早上,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钱正义博士接到了一通电话,江西鄱阳协助巡护队队长蒋礼义焦急的说道:“鄱阳湖水越来越少了,江豚也越来越少看到了。”同样,8月13日,铜陵市郊区长江豚保护协会张明浩会长也打了一通同样表达焦虑的电话——“长江铜陵段水退的太快了,江豚好像也随着退水游走了。”

▲长江安徽铜陵段裸露出江中心的滩涂

接到消息以后,项目执行团队高度重视,并就该议题迅速展开讨论。经过讨论,迅速开展以下措施:一是密切关注天气动态,关注旱情何时可以缓解;二是继续咨询有关专家,分析江豚可能遇险的重点分布区;三是和各地巡护队及时联系,咨询水位情况,建议加强巡护,并告知专家分析的重点水域,倘若江豚有风险,应第一时间联系。同时,农业农村部门,中科院水生所,鄱阳湖所在的江西省林业部门等都已行动起来。8月16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发布调度令,调度三峡水库于16日12时起向长江中下游补水。

▲鄱阳湖曾经茫茫的湖面,现在很多地方都只有这么一点点小水沟

如此干旱,江豚去哪了?

很多人都在问,在如此干旱的情况下,江豚到底会不会有危险?江豚虽是恒温动物但对水温的适应范围很广,从4-30摄氏度均能够正常生活。不管是长江干流还是鄱阳湖,在目前干旱的情况下仍然有很多深水区,夏天长江水温在20-30摄氏度,冬季水温持续在10摄氏度左右,而超过区间范围江豚会游向深水区另寻凉爽的地方。随着退水的过程,江豚也会迁移到深水区去,暂时躲避危险。
但,若是干旱加剧,江豚暂时躲避的区域进一步因为地形等被分割成若干个小水域,特别是像鄱阳湖区众多封闭水域分布,江豚或有搁浅的风险!

▲湖北日报相关报道

更甚的是,极枯水位尚未到来,可预见的是江豚难熬的或是今冬明春。下一年3月份开始涨水,可眼下才9月,这中间近半年,如果仍持续干旱少雨,江豚怎么熬过去呢?外加上,湖区长时间枯水,水流量小,水质恶化、鱼类资源匮乏的现象都可能会逐渐显现,对江豚影响几何,还需进一步监测研判。
因此,接下来的半年是更为关键的时期,持续地加强巡护监测极为关键。天灾面前,人类的力量看似渺小,但绝不言弃,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建立江豚救助为主的水生动物应急救护预案,加强与相关主管部门及科研机构沟通,建立联合救护机制,并尽快购置水生动物应急救护设备、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加强巡护。

离江豚最近的人,正在“守望”他们

目前,项目执行团队已紧密联系各江豚分布区的巡护队,暂未发现有江豚搁浅、遇难、被困等消息。各地巡护队也在不断加强巡护,不管是烈日毒烤中暑风险,都阻挡不了他们巡护的脚步。

▲鄱阳县江豚协助巡护队队员在鄱阳湖搜寻江豚的身影

只是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江豚被困在某些小水域,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可能就一两天,若不及时把江豚转移到大的水域,江豚就可能遇险。鄱阳协助巡护队的队员们有好几位参加过2013年鄱阳乐安河江豚的救护,还依然记得搁浅死亡的那头江豚最后的样子,也庆幸救护及时,其他几头江豚被安全救下。他们知道,若是有江豚搁浅,只要发现及时,一定能希望救下它们。如今退水严重,巡护路程大部分需要步行,范围较大,不停歇的走两天才能把所属水域(现在大部分是裸露底部的沙滩)完全的走一遍,但是他们却很少抱怨,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是离江豚最近的人!只有他们在动,江豚才能平安!

5

2022

“蓝皮书”发布了

摘要:《中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蓝皮书》聚焦包括长江江豚等在内的15个重点物种,为有效执行长江江豚拯救计划给出了建议。 

正文:

当我们有了一本《中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蓝皮书》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近日重磅发布的《中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蓝皮书》紧密呼应了该主题。蓝皮书系统梳理了我国水生野生动物“家底”,帮助公众及环境保护工作者较全面地了解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状况,也为接下来江豚保护道路指明了方向。

▲《中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蓝皮书》

蓝皮书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局委托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组织编著。蓝皮书全面系统地对我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历程、政策法规以及管理机制、主要措施等进行了梳理,并首次明确了“水生野生动物”的定义。

我国是世界上水生野生动物种类极丰富的国家之一,对世界生物多样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国已鉴定的海洋生物种类20278种,内陆水域有鱼类1384种,湿地野生动物724种。2021年2月公布的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水生野生动物共有294种。

我国特有水生生物种类多,特有种是美国的2.5倍、欧洲的3倍以上、俄罗斯的近30倍、加拿大的275倍,白鱀豚、长江江豚、扬子鳄、长江鲟、大鲵、胭脂鱼等都是我国特有种。

▲我国特有种长江江豚

但是,我国特有种类虽多但濒危程度也高。我国内陆鱼类濒危物种有252种,其中211种是特有种,占濒危物种总数的83.73%。现有6000余种脊椎动物中,水生物种占70%左右,已有92种鱼类被列为野生绝迹、濒危、易危、稀有等级。

▲中华鲟  摄/张秋云

蓝皮书聚焦15个重点保护物种,包括白鱀豚、长江江豚、中华白海豚、中华鲟、长江鲟、白鲟、胭脂鱼、鲨类等,其中长江水生野生动物占了一半。已经功能性灭绝的白鱀豚,已经“近危”的中华白海豚,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等级中可能灭绝的白鲟,已经连续五年没有检测到自然繁殖的中华鲟,以及时常出现长江中的江豚……

▲长江江豚

长江江豚是长江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重要指示物种和伞护种,具有重要的保护地位和研究价值。20世纪末至今,长江流域指示物种白鱀豚、白鲟已多年未见踪迹,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也在不断下降,分布范围亦呈萎缩趋势,其拯救和保护已进入最后的“保种”阶段。2013年,长江江豚被列为“极度濒危”,2021年成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17年,长江江豚科考结论显示共有1012头,其中长江干流445头、鄱阳湖457头、洞庭湖110头。

目前,江豚数量大幅下降趋势虽然得到遏制,大但其极度濒危状况没有改变,且长江中下游干流的分布特征呈现出相对集中、日益斑块化的趋势,各群体之间的间隔距离渐趋扩大,表现出明显的地理隔离。蓝皮书分析,长江江豚致危因素主要有涉水工程建设、水环境污染、过度捕捞及有害渔业活动、非法采砂、航运、干流自然岸带衰退等。

而今,江豚的保护工作已全面展开,也取得一定进展。其中,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自然保护区的迁地群体已从1990年的5头增长至2020年的80头,湖北何王庙保护区群体也达到2020年的15头。

为有效执行长江江豚拯救计划,蓝皮书给出建议,各级各部门应加强组织领导协作,落实配套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推进科学研究,建立监测和保护体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保护力量的作用。

 

“水生野生动物是水生动物中的珍贵、濒危种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也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作。”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会长李彦亮

4

2022

江豚将迎来新成员~

摘要:四月,是好“孕”的季节。宜昌江段、江西江段等地均拍摄到有孕江豚,腹部明显,略显臃肿,不日将喜迎家族添丁。

正文:

四月,是好“孕”的季节。好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宜昌江段、江西江段等地均拍摄到有孕江豚,腹部明显,略显臃肿,但依旧活跃状态良好,孕味十足,不日将喜迎家族添丁。

▲有“孕”江豚视频截图

还有,岳阳协助巡护员郝爱军分享了4月20、24日两天,在岳阳县东洞庭湖鹿角水域的巡护视频。视频中船行鱼跃的场景,看着好不热闹。 

船上看着鱼群飞跃的巡护员们,也乐呵呵地表示,这些场景他们也少见。鱼为何而跃?仔细研究视频,发现跃出水面的鱼,大都是四大家鱼中的鲢、鳙鱼,而4月正是四大家鱼繁殖季,产漂浮性鱼卵。结合视频中水流上涨,水边茂盛的水草环境,可以做出合理的推测:这片水域是四大家鱼的产卵场。当巡护船只经过时会产生一些波动,附近的鱼会受到影响而跳跃。

▲船行鱼跃视频截图

 难得一见的“豚孕、鱼跃”,这些迹象可以表明,豚和鱼终于有了良好的繁殖环境。进一步的监测结果也表明,长江四大家鱼产卵规模逐年增加,产卵量已经创历史新高,从2019年的30亿粒,到今年的43亿粒。长江生态正在逐渐恢复,但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长江中已经找不到长江白鲟的身影,中华鲟也面临着野外灭绝的风险……

因此,恢复长江鱼类资源,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仍需要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守护这豚孕鱼跃,守护长江生态。

3

2022

长江江豚现身江城

摘要:三月万物生发,江豚也格外的活跃,武汉江段水域连续拍摄到江豚来访。

正文:

三月万物生发,江豚也格外的活跃,武汉江段水域连续拍摄到江豚来访。

▲拍摄江豚视频截图

3月11日上午9时许,武汉环保志愿者徐建利一行,在新洲区双柳街道挖沟村附近的长江边拍摄到了长江江豚戏水视频。在3段共约45秒视频中,江面上不时冒出2个黑色物体,逗留约4~5秒后潜入水下,然后又冒出水面。从画面中,能够感受到它们在欢快地戏水。视频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郝玉江博士辨认:画面中至少有2头江豚,疑似母子豚。

3月23日9时许,武汉市江夏区长江片区渔政执法工作站工作人员王明武在长江金口段开展日常巡查时,发现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有几只江豚来回翻转,跳跃嬉戏。

“微笑天使”江豚频繁现身江城,立刻引发各界热烈讨论,曾经被认定为”无豚”的武汉要上演“江豚回归”了?其实在90年代,武汉仍有江豚分布,但此后长江武汉段逐渐极少发现江豚,2020年有所改变,能观察到江豚现身武汉江段。而上述报道中,更可贵的一点是,不是零星江豚,而是“江豚群”现身武汉。

江豚现身武汉江段的时间和长江十年禁渔政策推行的时间线大致重合。从时间线上可以粗略推测,严厉打击非法捕捞、排污治理、生态修复等保护措施实行,是江豚分布变广主要原因之一。长江十年禁捕使得渔业对江豚生存干扰变小,鱼类资源恢复,江豚觅食、嬉戏的通道也逐渐打通,分布区域扩大。长江江豚逐渐出现在武汉段,白沙洲、天兴洲水域,甚至进入支流汉江。而且,江豚皮肤细嫩,对水质要求较高,浑浊水域下难以生存,因此,江豚现身武汉,可以说武汉江段水质有所改善,也侧面证明“长江十年禁捕”等保护措施的有效性。

当然,武汉江段的江豚是否就此“留下定居”,还是随着江涛褪去,仍未可知。只有在此基础上,对武汉江段不断地开展监测,用时间证明,用数据说话。这就需要进一步推进社会化参与,发动更多的组织和公众源源不断地参与到江豚监测和保护行动。

▲CCF合作伙伴徐建利团队一行于项目点合影

上述报道中,拍摄到江豚的徐建利团队是留住长江的微笑项目合作伙伴之一,在项目支持下长期在武汉新洲区进行环保、生态、河湖保护等政策、科普宣传和活动。此次并不是偶然拍摄,而是团队在长期投身江豚在地保护工作的必然。相信在更多江豚保护行动者的坚持下,未来,我们能在“武汉是否有豚”上做出更多的回答。

2

2022

江豚紧急救援行动

摘要:2月9日,宜昌江豚摄影爱好者杨河和往日一样在葛洲坝坝下水域岸边拍摄江豚。杨河镜头里出现了两个空塑料瓶,在江中一浮一沉,是一只江豚被塑料瓶间的尼龙绳紧紧缠住,在江中挣扎!杨河迅速上报给宜昌市渔政监察支队和宜昌江豚协助巡护队,江豚在随后的紧急行动中成功获救脱困,安全放归长江。

正文:

2022年2月9日,一场紧急救助长江江豚的行动在宜昌葛洲坝坝下附近水域展开。当日,宜昌江豚摄影爱好者杨河和往日一样在葛洲坝坝下水域岸边拍摄江豚。中午12时10分左右,杨河镜头里出现了两个空塑料瓶,在江中一浮一沉,仔细观察后发现,一只江豚被塑料瓶间的尼龙绳紧紧缠住,在江中挣扎。杨河迅速将相关情况上报给宜昌市渔政监察支队和宜昌江豚协助巡护队,因信息及时,江豚在随后的紧急行动中成功获救脱困,安全放归长江。

▲2月9日救助江豚现场,渔政记录人员记录实时记录现场情况杨河摄

这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解救行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相关新闻报道也登上中央电视台等主要媒体。

江豚摄影爱好者杨河从2019年起跟拍江豚,日常拍摄过程中积极观察江豚生活状态,第一时间为保护和宣传工作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积极将江豚照片贡献于于公益事业,宣传保护长江江豚。为了感谢其在本次救助行动中的突出贡献以及日常对宜昌江豚保护工作的支持,授予摄影爱好者杨静(网名:杨河)“生态摄影师”称号。

▲刘敏女士为杨河授牌

3月4日下午,“携手保护江豚,共建生命长江”主题活动在宜昌市镇江阁旁江豚最佳观测点举办。活动现场,阿拉善SEE长江项目中心、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委托刘敏女士为其颁发证书。杨河接收证书并分享了江豚拍摄和观测经验,并表示,今后将会持续关注江豚保护事业,贡献更多影像资料。也会积极参与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动员更多的宜昌市民了解江豚保护知识,参与和践行长江生态保护。

▲CCF生态摄影师@杨河

为了更好地守护宜昌江段珍稀水生动物,在宜昌市生态环保局、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保护区管理处、宜昌市渔政监察支队等单位支持下,阿拉善SEE长江项目中心、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和宜昌市稻草圈圈生态环保公益中心于2018年7月共同启动了社会化参与拯救长江江豚试点项目。项目通过禁捕退捕渔民转产转业成为巡护员,协助渔政监察支队打击非法捕捞等违法行为,支持渔民转产转业和长江十年禁捕工作。同时通过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动员更多的宜昌市民了解江豚保护知识,参与和践行长江生态保护。该项目运行近4年,通过社会组织与政府部门携手合作,探索合适运行机制,走出了一条政府部门指导,爱心企业支持,社会组织科学运营,全社会共同宣传参与的宜昌长江生态保护模式。

未来,也希望有更多和杨河一样的江豚保护志愿者、爱好者涌现出来,我们携手,为构建全方位保护、全流域修复、全社会参与的长江生态共同体一起努力,绘就江清水阔任鱼游、人鱼和谐共相处的生态画卷!

1

2022

小型循环水设施养鱼培训顺利举办

摘要:项目团队进一步推进小型循环水设施养鱼项目,是助力渔民替代生计探索的又一次积极尝试。

1月11日,项目执行团队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CCF在武汉举办了“退捕渔民替代生计探索(小型循环水设施养殖)骨干培训班”,湖北省水生物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聘顾问马登华,以及来自湖北嘉鱼、江西南昌、江西鄱阳的农业农村局代表及退捕渔民代表等十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培训活动现场合影

此次培训分为理论学习和实地考察两个环节。理论课上,湖北省水生物种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左瀚腾先生向培训学员介绍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背景、核心技术、应用前景及主体设备系统参数信息,全面地展示了循环水养殖科技成果,描绘了“零投药、零公害、零排放、实时监管”的数字化绿色养殖渔业美好愿景。

▲培训现场

在考察环节,培训学员在专业人员带领下,现场考察了全套循环水养鱼设施,观摩了便捷的数字化水质监测系统,体验了鱼苗喂食等基本操作流程,并与专业人员就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现场考察

考察结束后,CCF副理事长王利民引导参会人员围绕“如何推进循环水养殖设施与退捕渔民替代生计相结合”的议题展开了“头脑风暴”,与会代表们纷纷各抒己见,从研发单位、中试单位、CCF三个角度,探讨了各自所应当承担的角色,达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多方共赢”的共识。

▲“头脑风暴”现场

2020年10月,为响应国家号召,助力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经过多方调研,CCF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省长江水生态保护研究院提出了循环水养殖系统小型化模式,计划以“政府引导、基金支持、科研单位研发、企业运营”的方式打造出一个养殖行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助力退捕渔民转产转业。

目前,项目研发阶段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本次培训是项目团队进一步推进小型循环水设施养鱼项目助力渔民替代生计探索的又一次积极尝试。

12

2021

“渔民驿站”等你打卡

摘要:历经10个多月的筹建,位于大桥镇的扬州首个渔民驿站试运行,已有江都区400多师生参观,感受鱼文化魅力,了解长江十年禁捕的意义。 

12月22日,历经10个多月筹建,位于大桥镇的扬州首个渔民驿站试运行,已有江都区400多师生参观,感受鱼文化魅力,了解长江十年禁捕的意义。 

江都区江豚保护协会会长李华荣表示,该驿站目标主要从帮扶渔民、 推广鱼文化两个方面出发,针对渔民开展政策宣传与解读、技能培训、娱乐交流以及提供线上线下的平台“消费性帮扶推销他们的产品或者专业技能服务”。 除了帮扶退捕渔民外,驿站还布置“鱼文化展列室”,通过墙面广告宣传中国鱼文化的历史与发展,展示相关渔业文化实物、影像资料等,让学生认识鱼文化,并参与到“植物敲染+鱼拓”、“活字百家鱼”印章创意个性线构图等生态文明实践中。

“渔民驿站”旨在通过创建退捕渔民培训、交流、学习的公共空间,引导长江10年禁渔退捕渔民寻找新的替代生计,传承弘扬渔业文化,带领退捕渔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目前,本项目已在长江干流沿线的重庆、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市,落地了31个“渔民驿站”。江都区渔民驿站作为“留住长江的微笑”项目资助的首批渔民驿站之一,其开业运行获得了媒体及大众的广泛关注。相信随着各地渔民驿站逐步建成并开业,将会在长江鱼文化传承和助力渔村振兴方面发挥更多的作用。

11

2021

这里可以看到江豚~

摘要:在留住长江的微笑项目支持下,4台固定式望远镜在宜昌市沿江步道镇江阁区域完成安装,正式投入使用。让市民能够更方便地在即将开园的江豚生态文化广场进行日常观测,参与到江豚保护的具体行动中来。

11月,由留住长江的微笑项目支持的宜昌在地伙伴将4台固定式望远镜(放大倍率25*100)在宜昌市沿江步道镇江阁区域完成安装,正式投入使用。项目拟与宜昌中华鲟保护区开展合作,让市民能够更方便地在即将开园的江豚生态文化广场进行日常观测,参与到江豚保护的具体行动中来,进一步了解江豚习性,观测和拍摄江豚生活状态。此外,通过全民参与望远镜观察周边生活环境等方式,将“天网”(监控系统)与“人网”(人工望远镜观察举报)相结合,全民参与助力禁捕工作,共同保护宜昌江豚生活核心区。

▲在江豚生态文化广场的望远镜

2018以来,宜昌媒体及市民多次在葛洲坝坝下水域,观测并拍摄到江豚。2020年6-10月汛期,多家媒体在葛洲坝坝下镇江阁水域水域拍摄到小江豚出生。

据有关人士估算,目前该水域生活至少2个族群超过10头江豚,同时观测到至少2头小江豚出现,说明江豚种群正在健康发展。

▲相关拍摄到江豚的报道

10

2021

提升巡护员巡护能力,共卫长江!

摘要:10月18日下午,为期一天半的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第一期渔政协助巡护员骨干培训班在武汉正式启动,来自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的160人参加了本次培训。项目组邀请相关专家为巡护员开展江豚救护技能及相关法律政策等培训,提高其巡护技能。

10月18日下午,在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指导下,为期一天半的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第一期渔政协助巡护员骨干培训班在武汉正式启动,来自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的160人参加了本次培训,包括首届“优秀长江协助巡护员”40人。

培训过程中,“留住长江的微笑”在地执行机构CCF副理事长王利民就项目进行了系统介绍,包括项目起源、架构、内容以及现状等,涉及到“协助巡护”、“小豚大爱”、“豚越计划”“长江有鱼”、“渔民驿站”几个子项目。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郝玉江主要讲授了豚救护专业知识,包括受伤搁浅江豚的救护决策以及现场紧急救护操作的原则和方法等;

四川江安鲟梦长江自然保护中心执行主任周涛则凭借着多年的一线生态保护经验,向学员们分享了很多手机摄影取证技巧以及在一线巡护中可能会用到的急救知识。

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冯广朋研究员带来了许多学员都不太清楚的长江禁用渔具名录相关知识介绍,让学员们以后在同非法捕捞的斗争工作中有据可依、有法可依。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濒危鱼类首席科学家危起伟向学员们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长江鱼类濒危现状,又系统介绍了关于中华鲟保护及救护的相关知识。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唐议院长给学员带来了关于长江禁捕相关法律规定的详细介绍,并重点介绍了协助巡护工作中需要参考的相关法律法规。

在首届“优秀长江协助巡护员”中获得一等奖的江西省鄱阳县协助巡护队队长蒋礼义此次与队伍中6位巡护员前来参加培训,他说:“巡护员培训很有必要,通过这次培训又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比如禁用渔具名录和相关法律法规等。项目组提供的保险更是‘及时雨’,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让我们能够更加安心地投入到巡护工作中,保护生命长江。”

临近结束时,培训班举行了线上及线下的考试,项目组为考核通过的学员们颁发结业证书的同时,还为他们提供了100万元保额的意外保险保障,目前,项目团队正在核对投保信息,切实落实协助巡护员的保险保障。

 

9

2021

严厉打击非法捕捞!

摘要:近期,垂钓行为明显增多,巡护队沿陆路对高新区违法事件高发区域进行突击巡查。同时,垂钓行为的不断增多,引起了协巡员们的警觉,为此,所有协巡员全部在大胜矶戴家嘴水域集合,对这一片水域开展重点巡查。

9月24日凌晨三点多,巡护队四名队员在队长胡师斌的带领下,沿陆路对高新区违法事件高发区域进行突击巡查。

一路发现若干违法钓鱼者,均采取警告劝离措施,但明显反弹的垂钓数量,引起了协巡员们的警觉。凌晨五点,所有协巡员全部在大胜矶戴家嘴水域集合,对这一片水域开展重点巡查。

▲巡查现场

凌晨五点半时许,水里移动的黑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协巡员快速靠近,发现是一名穿着下水裤的非法捕捞者正在收丝网。违法者看见巡护员,放下丝网,慌忙逃跑,协巡队员立马跟上拦截。经过一番说服教育后,违法者主动上岸,并配合巡护员把水中丝网收上岸,巡护员将渔获物拍照取证。

▲开展教育宣传工作

▲收缴的渔网

中秋节过后,西江江豚迁地保护区周边钓鱼者明显增多,为加强保护区夜间巡护力量,安庆市江豚巡护队特意增派人手,配合西江保护区开展巡护工作,保护江豚及长江旗舰物种的安全!

8

2021

助力退捕渔民生计替代

摘要:项目组在重庆涪陵南沱镇睦和村落地了助力探索渔民替代生计的“渔民驿站”项目。在当地村委的带领下,退捕上岸的17户渔民也加入到了果林种植、乡村生态旅游的行列,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地处长江南岸,距涪陵城区28公里,有丰厚的渔业文化底蕴和历史底蕴,千百年以来,村民都有“忙时农耕,闲时捕鱼”的生活习性,渔业曾经是睦和村村民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如今这里主要以果林、采摘、旅游业为主。

去年,项目组在重庆涪陵南沱镇睦和村落地了助力探索渔民替代生计的“渔民驿站”项目。在当地村委的带领下,退捕上岸的17户渔民也加入到了果林种植、乡村生态旅游的行列,今年8月底,重庆南沱睦和村龙眼大丰收! 

助力探索渔民替代生计的“渔民驿站”项目,旨在通过创建退捕渔民培训、交流、学习的公共空间,培育渔村组织建设,引导长江10年禁渔退捕渔民转产转业,传承弘扬渔业文化,助力渔村振兴,带领退捕渔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7

2021

项目执行成效:

2020年1月-2021年2月,项目直接资助宜宾、宜昌、岳阳、湖口、鄱阳、安庆等8个协助巡护制度示范点的98名协助巡护员,累计巡护里程28万km以上,协助渔政打击非法捕捞87次,清理非法/废弃网具重量达70吨。

2020年11月24日,农业农村部等三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推动建立长江流域渔政协助巡护队伍的意见》,标志着协助巡护项目正式上升为国家政策,并在长江流域全面推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6月底,长江流域15省(市)已建成渔政协助巡护队伍288个、协助巡护员约7750人。

在探索长江流域退捕渔民寻找新的替代生计方面,项目支持建立17所渔民驿站,传承渔业文化的同时发挥渔民就业信息交流、渔产品销售、渔文化展示的平台作用,助力转产渔民寻找新的生活技能和替代生计。此外,还通过探索水蛭养殖、小型设施养鱼等方式帮助渔民寻找替代生计。

“留住长江的微笑”项目下一阶段在深耕现有项目的基础上,继续着力协助巡护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探索渔民新的替代生计,通过科学放流恢复长江濒危鱼类,科研和宣传并举引导公众社会化参与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共同建设人欢豚跃、鱼翔江底的美丽生命长江!

项目故事:

2020年七月的暴雨,不仅让鄱阳湖流域的诸多村庄围困于洪水之中,也让湖面下的江豚面临着危险,洪水中夹杂着的一些泥沙、石块、树枝、废弃渔网等都会使江豚被误伤。

原本鄱阳县江豚巡护队最重要的工作是观测记载江豚的种族数量和活动规律,因为汛情,清运湖面垃圾却成为最耗时、耗力的工作。

▲巡护员清理渔网

“树枝、泡沫、塑料瓶、废弃渔网,陆地上有的垃圾湖里都有。”白沙洲水域的巡护队员范细才说道。湖面垃圾最多的时候,一条巡护船需要在一天之内清运几趟,每次两三百公斤!

▲蒋礼义(中)和队员们在汛期清理垃圾

更可怕的是,洪水对江豚带来的生存影响远不止这些,退水之后才是真正的危险和挑战所在。水位上升,江豚会游到农田里的浅水区,退水时若是游不出来便会搁浅,因此,做好江豚搜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曾经参加过因为汛情导致江豚搁浅营救行动的蒋礼义有着丰富的经验,所以在汛期时便紧急“自费”出了一则“悬赏令”,鼓励流域内的沿岸村民,若发现受困、搁浅、受伤的江豚,及时报告至其所在的鄱阳江豚保护协会,将给予800至1000元的奖励。

“我相信如果真能及时救护一头江豚,其价值肯定不是这800-1000元能比得了的。我只是做了一名江豚协助巡护员应该做的事而已”蒋礼义说道。

6

2021

助力退捕渔民探索替代生计
摘要:“长江有鱼”旨在通过NGO、科研单位、企业三方联动,实现循环水养殖系统小型化的模式,助力退捕渔民探索新的替代生计、增收保障,持续有效的加入长江生态大保护中,保护长江旗舰物种。
正文:
6月,“留住长江的微笑”专题支持的“长江有鱼”小型化陆基循环水养鱼设施已进入养水试运营阶段。
“长江有鱼”旨在通过NGO、科研单位、企业三方联动,实现循环水养殖系统小型化的模式,助力退捕渔民探索新的替代生计、增收保障,持续有效的加入长江生态大保护中。

图:安装陆基循环水养鱼设备
本项目4月完成设施设计及材料采购方案,5月正式开始小型化循环水养殖设备生产装配工作,智能控制柜同步调试。

图:陆基循环水养鱼设备
目前,经过科学筛选,选择了加州鲈鱼开始养殖实验工作,设备进入养水、试运行阶段。测试期间,技术人员对系统循环能力、曝气能力等指标进行了试运行测试,智能化控制系统目前也在紧锣密鼓的调试中。

 

图:设备测试调试

图:养殖的鱼苗

5

2021

江豚巡护员协助打击非法捕捞行为
皖河水域是安庆江豚协巡队重视的区域,现在处于涨水时期,也是各类鱼儿的产卵期,安庆协巡队已加强重点区域巡护部署,制定相关预案,积极配合渔政和公安打击一切违法捕捞行为,保护长江生态环境。

正文
5月27日晚上九点多,两名协巡员在石家嘴水域进行巡护时,发现四五个人正在钓抛竿,协巡员上前制止并劝离违规人员。
夜里10点左右,在一处隐秘的水边草丛里发现一条生产自备塑料船,船上有一些丝网、渔笼。胡师斌队长很重视这个情况,立即跟渔政领导联系,同时嘱咐协巡员注意安全,随后协巡员在水里发现了大型渔笼6条,执法人员凌晨第一时间驾艇赶到现场,后续又发现数条地笼,联合水上公安协同处置。

图:发现并拆除非法渔具

图:巡护现场图

图:巡护现场

图:巡护现场

接下来几天,巡护员一直密切注意着山口水域的非法捕捞的情况。5月30日上午7点,胡会长安排巡护员开巡护艇34117和望H护渔003船从港航出发,对高新区山口段水域进行巡查。巡护至山口镇村水域时,发现大型三层网三条,小丝网一条全部收缴。向上游继续巡护时发现虾笼两道,在杨家屋水域发现六七个钓鱼者,在巡护船靠近时全部逃离。到小胜矶水域后回巡护,历时4个半小时,巡护里程31公里。

图:巡护员拆除非法渔具

图:巡护员拆除非法渔具
皖河水域是安庆江豚协巡队重视的区域,现在处于涨水时期,也是各类鱼儿的产卵期,安庆协巡队已加强重点区域巡护部署,制定相关预案,积极配合渔政和公安打击一切违法捕捞行为,保护长江生态环境。

4

2021

武汉街头“惊现”长江江豚
听说武汉光谷通向磨山樱花园的必经之路,有可爱的江豚宝宝相伴,快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正文
中华鲟在江中游荡,青头潜鸭在天际飞翔,热爱自然的孩子们在江边与可爱的江豚宝宝嬉戏,象征着未来与美好希望的纸船慢慢驶向远方......这是武汉街头的一幅壁画,画中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

这幅壁画是 “留住长江的微笑”小豚大爱系列宣传活动——江豚壁画。该江豚壁画已正式在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与八一路口落地,此地也是光谷通向磨山樱花园的必经之路,有可爱的江豚宝宝相伴,希望能为游人们的樱花之旅增添别样精彩。

 

小豚大爱系列宣传活动—江豚壁画,自2020年9月正式启动以来,经历了前期调研选址、设计论证、多方协调、墙面修补等工作,到邀请艺术家前来设计方案、落地创作,耗时约大半年时间,最后一副40米*4.3米的生动画卷赫然呈现在大家眼前。以一种新颖的方式让原本生硬的水泥墙面焕发生机,也让更多的市民、游客认识长江江豚这一可爱的长江精灵。

该壁画通过户外景观壁画这一种视觉冲击力强、景观价值高、受众覆盖面广、传播效果好的创新空间艺术形式, 以创作江豚主题壁画的方式来传达江豚保护的理念与倡议,获得诸多路人及游人的好评。欢迎各位小伙伴到武汉游玩之时,到城市里去找这头“江豚宝宝”打卡哦~

3

2021

2020年3月31日23点33分,宜宾长江鲟协助巡护队在江安县农业农村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统一调度下,配合长江公安在江安县城至南溪区江段进行处置非法捕捞工作。在凌云寺江段收缴地笼两副,拖泥凼江段收缴粘网一张,在粘网中解救长江鲟一尾,该长江鲟全长43cm、体长35cm、体重280克,体格健壮有轻微粘网挂伤,巡护队员随即将其带回救助船进行观察治疗,待伤情稳定后放流回长江。

被解救的长江鲟

2

2021

85后小伙为何当起了长江协巡员?
85后协巡员,两年巡江超过13万公里,可绕地球三圈。他说:“长江里的这些鱼就像亲人一样,十分亲切。“

正文
吴江今年33岁,是个典型的85后。他还有个和同龄人不太一样的身份——宜宾长江协助巡护队队员。他来了以后,就成了队里最年轻的队员。
很多人问吴江,为什么会来当巡护员?
“长江里的这些鱼就像亲人一样,十分亲切。”这份日复一日的守护工作在外人看来可能简单枯燥,但对于这名热爱着长江和鱼类的年轻人来说,却一点都不单调,而是意义重大。

吴江生长在长江边,自幼就跟着曾是渔民的父亲打鱼,也非常喜欢钓鱼,很熟悉长江鱼类的活动规律及捕捞方法。
江安县境内渔业资源种类繁多,曾是长江鲟、中华鲟、白鲟重要的历史产床和幼鱼索饵场。以前,这里有捕捞渔民111户、222人。
由于当地人保护意识薄弱、相关执法部门人员缺乏等原因,该区域无法得到有效管控,电鱼、毒鱼、地笼网、绝户网等非法捕捞情况时有发生,鱼类资源日渐减少。

“看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很着急。都是爱鱼之人,不想看到未来长江里面连鱼都没有。”所以,在正式加入志愿组织前,吴江就开始自发做一些零碎的保护工作。

为了更有力地做好长江守护,2018年7月31日,由江安县渔政主管部门推荐,经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和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审核批准,吴江加入江安县鲟梦自然保护中心所属“宜宾长江协助巡护队”担任协助巡护员。
据统计,两年来,吴江与队友解救了误捕长江鲟515尾,巡江总里程超过13万公里,有效的保护长江江豚在内的鱼类资源。

1

2021

巡护员坚决守护长江
为啥长江巡护员被举报?他们由打渔人变身为护渔人,做的是保护长江的好事……

正文
“大家要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继续协助渔政行政执法、打击非法捕捞、为救助长江珍稀特有鱼类做出积极贡献。”日前,江安县纪委监委驻县农业农村局纪检监察组召集长江鲟协助巡护队举行了一场特殊的信访办理结果反馈会。
原来,2020年底,一封反映县农业农村局执法人员雇人以“禁渔之名”行“捕鱼之实”,在长江进行电鱼等活动的举报信引起江安县纪委监委高度重视,县纪委监委随即组成核查组进行摸排核实。
经查实,举报信中提到“雇佣的人员”实际均为民间组织——长江鲟协助巡护队的队员。该组织由遴选的退捕转产渔民和志愿者构成,主要职能是协助渔政执法,打击非法捕捞,同时协助长江水产研所、渔机所等科研单位开展科考工作等。

(图1)

(图2)
经调查证实该举报不属实!但无形中给执法人员和长江鲟协助巡护队成员背上了思想包袱。
“我们几个队员以前都是长江边的渔民,长江就是我们的饭碗,打了半辈子鱼,后来长江里的鱼越来越少,我们自己也觉得这样下去没法给后代子孙交代。正在这个时候,十年禁渔政策来了,我们积极支持,由打渔人变身为护渔人,做的是保护长江的好事。没料到会被人举报。”巡护队队员肖玉南五味杂陈。除了巡护队队员,肖玉南还是怡乐镇茨岩村党支部纪检委员,“因为我纪检委员的身份,我对自己和家里人要求都更严,可以说是随时绷紧了纪律这根弦,决不做监守自盗的事。”
“希望你继续发挥纪检委员的职责,在监督别人的同时也要主动接受监督,只要对老百姓有利的事,挺直腰杆去做。”反馈会上,县纪委监委对宜宾协巡队的付出给予了高度肯定,为实干者撑腰鼓劲。
希望巡护员们不会因为这次举报而伤心,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多一些对巡护员们的理解和支持!
 

12

2020

江豚协巡员巡护日记
队员们一身水、一身泥,清理渔网、规范垂钓,还遇见了欢快跳跃的江豚六口之家!今天,邀请您与我们一起来看看协巡员大叔的巡护日记~

正文
协巡员日记
湖口协巡队杨新华
2020年12月3日,北风4级

今天,初冬的晴天,阳光灿烂。湖口江豚协巡队湖区小分队队员们和往常一样又开始了紧张而忙碌的一天。

图:巡护员视角
上午9点17分,驾船巡护至牛头石水域,发现有一人在湖边架着十几根鱼竿垂钓,其行为性质远远超越休闲垂钓范围,属生产性垂钓,与当前“禁捕”政策不符,遂进行规范垂钓教育。
10时许,巡护船到达都湖两县交界老虎头水域。由于鄱阳湖水位快速回落,以前沉入湖底的废弃渔网逐渐浮出水面,都昌马鞍村水域犹为突出,废弃渔网尤其多、清理难度较大。今天暂清了二个网蔸,一百余米网片。队员们一身水、一身泥,大家渴了就喝水,饿了就吃点干粮充饥。

图:巡护员在清理废弃渔网

11时,巡护船回航螺丝山水域巡护,途径屏峰令公庙水域时,发现有一件救生衣浮于水面,疑似伪装的渔网浮标,打捞上船后,发现下面有线连接渔网,一共三部。网里还有很多小鱼,全都是江豚喜爱的美食。经请示相关部门,我们将三部渔网全部清理。

图:清理渔网

回程船径屏峰矶嘴水域时,发现有江豚六口之家在欢快地跳跃。江豚是很有灵性的动物,好似欢迎我们凯旋,协巡员们心里暖暖的,感到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11

2020

双十一当天,他们清理了一下午渔网

 

双十一当天,协助巡护员在草洲待了一下午,清理了约3副大型的废弃网具上岸,其中一副竟有百来米长!

 

11月11日,留住长江的微笑项目支持的鄱阳协助巡护队队员和往常一样在龙口水域巡护,途中发现大量被遗弃在草洲上的非法网具。

由于现在正值枯水期,水位下降,原本在水里的渔网全都露出表面。为避免日后这些废弃渔具沉入水中对江豚和其他鱼类造成伤害,协助巡护员们穿上长筒靴和下水裤途步进入草洲清理废弃渔网。

10

2020

保护长江,你我同行

 

10月末,“文武双全”的安庆市协巡员又出发啦!既能上台演讲,也能下河收网的他们,这一次深入到市民当中,传播长江保护的重要性。

10月23日,全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月启动仪式在辽宁举行,活动主题为“关爱水生动物,共建和谐家园”,由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及各省级渔业主管部门共同主办。

留住长江的微笑项目各地的协助巡护员积极响应农业农村部的号召,协助渔政主管部门做好水生生物保护宣传传播工作。在各地协助巡护员选出“能文能武,文武双全”的协巡员,既能上台演讲,也能下河收网。

安庆协助巡护队在安庆市农业农村局渔政管理办公室的组织下,和怀宁县农业农村局共同举办水生生物宣传活动。协助巡护员们深入到市民当中,向公众讲述长江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并向市民发放长江旗舰物种保护的宣传单。

9

2020

人民日报报道了他们!

《人民日报》报道了湖口江豚协助巡护队的工作。以「一江清水护江豚」为主题,讲述了湖口江豚协助巡护员张传国的故事,而这也是众多江豚协巡员的工作缩影!

9月26日,《人民日报》报道了湖口江豚协助巡护队的工作。以「一江清水护江豚」为主题,讲述了湖口江豚协助巡护员张传国的故事。

8

2020

前段时间,南方地区连续的暴雨,导致各地出现严重的洪涝灾害。

鄱阳湖水位也急剧上涨,想起了我们可爱的江豚,他们还好吗?这么严重的洪涝对他们有没有影响?

如果只是鄱阳湖水位的上涨对于江豚来说应该没有什么大的影响,甚至还可以结伴到更远的地方游荡“探险”?是的,真的是探险!因为不是所有地方都是安全的,许多岸边有很多废弃的渔网现在都被淹在水里。万一不小心被缠住,那真的是要豚命难保......

(图:在江中畅游的江豚)

废弃的渔网,可能会使江豚面临生命危险

七月底八月初,洪峰消退,鄱阳湖水位有所回落。

而在退水的时候,以前被渔民遗弃在湖中的废旧渔网就有可能会缠住或者困住江豚,如果再没有及时的救助,江豚就有面临死亡的危险!

因此为以绝后患,让江豚能够安全自在的在水中畅游,鄱阳协助巡护队员在鄱阳县农业农村局的带领下,冒着烈日和高温,开始集中清理鄱阳湖中废弃的渔网。

 

(图:协助巡护员在清理废弃渔网)

协助巡护员合力清理废弃渔网

7、8月份的夏季,太阳像火球炙烤着大地,地面气温就有39℃,而湖面的水蒸气更是高达40多摄氏度!

协助巡护的铁船在太阳底下“发烫”,协助巡护员们身上的衣服早就汗透了又晒干了N次。然而此时的他们甚至来不及多喝一口水,一心只是想多清理废旧渔网,特别是那种在水下很难拔上来的尼龙网,这些都是对于江豚潜在的致命“陷阱”。

(图:巡护员正在清理废弃渔网)

(图:被打捞上来的渔网)

由于渔民转产转业上岸,很多渔网也就废弃。因为从水里捞上来也没啥大用处,还费时费力,就被大量的遗弃在江中。我们这次行动以6个协助巡护队员为基础,又请了十来个渔民,从七月底一直清理到现在,每天不停歇,仍未清理完。

要知道这么多废弃的渔网在水里,不仅是江豚可能会被困住导致死亡,还有其他鱼类也可能被困住。

由留住长江的微笑项目支持的鄱阳县协助巡护队在渔政的带领下开展了“清网行动”,不管捞到什么时候,都一心想着直到把废弃渔网都打捞完毕为止!

上面临时堆放在岸边的只是其中一天清理的废旧渔网,一天结束后会有卡车运走并进行专门垃圾分拣处理。

据不完全统计,协助巡护员们这一个多月捞上来的废弃渔网至少有三四万斤!

鄱阳协助巡护队队长蒋礼义说:我们江豚协助巡护员的职责就是保护江豚,江豚有什么危险,我们就去面对什么危险。有非法捕捞,我们就协助渔政打击非法捕捞;废弃的渔网有缠住江豚的风险,所以不管我们会有什么困难,也都会去铲除这个风险,保江豚平安。

 

(图:协助巡护队深夜巡护中)

长江江豚天生自带‘笑脸’,是长江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长江中仅存的水生哺乳动物,目前仅剩1012头左右,现仅存于长江中下游(宜昌-上海)和鄱阳湖、洞庭湖中,已被IUCN评定为“极度濒危”等级。

 

(图:天生“笑脸”的长江江豚 居涛拍摄于白鱀豚馆)

2019年,留住长江的微笑项目协助巡护项目共支持了9个示范点协助巡护员共计84人。各巡护示范点巡护总里程达45万km,平均每月发现长江江豚1,197头次,累计协助相关部门打击非法捕捞531次,救助长江鲟183尾,发现意外死亡江豚6头。

在您的支持下,我们有效保护了长江江豚、中华鲟、长江鲟等旗舰物种及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了这一片美丽栖息地的平安!

感恩与您益路同行。

 

7

2020

江豚和人同游长江江豚和人同游长江

长江里的水清了,鱼多了,在很多城市,大家漫步长江边经常可以看见江豚跃出水面。

8月3日,网友杨河在宜昌城区镇江阁江边,拍到了江豚灵活的身影!更拍到了人与江豚一同在长江里嬉戏游玩的动人场景。

而这一切,来源于坚持不懈的保护

清晨5点钟不到,当人们还在睡梦中时,本项目支持的宜昌协助巡护队队员们早已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协助巡护队队长何宝兵说,三年的协助巡护经验总结出来了一定的经验。非法捕捞者一般都会再凌晨四五点人员稀少的时候出来,非要凌晨四五点去巡护,就是为了应对非法捕捞者的游击战。什么时候可能出现非法捕捞,他们就出现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才能更好的保护江豚。

(图:巡护员在巡护中)

最新消息,按照宜昌市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要在宜昌全市范围内沿江的县市区全面建立协助巡护队伍,确保长江十年禁渔期间的长治久安。枝江和宜都两地快速响应,已经开始人员选拔和船只装备的准备,本项目也将持续关注,及时进行一线援助,保护江豚。

感谢您与我们一起保护江豚!邀您继续关注及支持,让未来有更多江豚有更多机会能与我们人类和谐相望,共游在生命长江!

 

(图:长江中的江豚)

 

 

(图:长江江豚与人类共游长江)

 

6

2020

在接连不断的大雨之下,长江各地水位上升,一线协助巡护队员们仍然开展日常的开船巡护工作,不仅协助打击非法捕捞、清理渔船外,还参与到了防讯工作当中。

7月5日,下着小雨,这一天,留住长江的微笑项目支持的九江濂溪江豚协巡队队长王第友接到通知,高家嘴水域有一批渔船需要清理。

 

这一批渔船是渔民转产转业后、闲置下来遗留在湖边的船。王弟友带着协助巡护队员等6人匆忙前往高家嘴水域。抵达目的地后,看到由于船只放置时间过长,大部分都横七竖八悬浮在湖中,并且附近淤泥较多,人下水很容易陷入到淤泥当中,十分危险,这无疑给清理打捞的工作增加了不少阻力。

 

王弟友带着协助巡护队员等6人穿上了连体雨衣,大家分工合作,绑了绳索,前后一起使劲儿,一次拖一只船,最后把这些船全部拖到了湖边。而后,再用水桶等容器,把船中的淤水以及淤泥,一瓢瓢舀出,再拖走处理。

第二天早上7点,又是一个大雨天,鄱阳湖的水位猛涨,大堤附近水面里面垃圾非常多,全部堆积在大堤附近,对防汛工作带来了影响。

 

王第友又带领着巡护队员们,6个人分两个班次两条船,分别到姑塘镇雨霖港大堤,尹家湖大堤打捞垃圾。队员们依旧拖着疲惫的身体,上身穿着雨衣、下身穿着下水裤,接连忙活一天,最后,打捞了十多船垃圾.

2020年以来,陆续发生了新冠病毒、南方水灾等灾害,这些无不在时刻提醒着我们,关注我们的大自然,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是真正造福子孙后代,造福我们人类自己的事儿。

5

2020

电捕鱼,零容忍!

“安庆铁路桥至牛头山水域,有人使用改装的小快艇在用电捕鱼。”

傍晚时分,接到志愿者举报电话,安庆江豚巡护队受命第一时间随渔政执法人员出发赶往事发水域。

举报人担心电鱼者肇事逃逸,保持蹲守跟踪电鱼人员。

巡护员正在巡护

巡护员正在巡护

巡护员正在拆除非法渔具

巡护员正在拆除非法渔具

发现非法渔具

发现非法渔具

4

2020

4月29日下午5时30分,一位钓友在四川江安县江安镇长江边钓鱼,突然,钓到了一只长相奇怪的大鱼。经过了解,这是一尾长江鲟,是长江里的旗舰物种,珍稀保护动物。

于是,该名钓友第一时间拨打电话至宜宾长江鲟协巡队队长周涛,寻求帮助。周涛迅速带领协助巡护队员赶往了现场,对这一尾长江鲟进行了救助。

30日,在巡护队的帮助下,将这一尾长江鲟进行了放流,让它回归到长江当中。

这也是留住长江的微笑项目支持的宜宾协巡队自2018年8月1日成立至今,救助的第431尾长江鲟,为爱心点赞!一起保护长江的微笑。

发现长江鲟发现长江鲟

发现长江鲟发现长江鲟

放生长江鲟放生长江鲟

3

2020

2020年3月31日23点33分,宜宾长江鲟协助巡护队在江安县农业农村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统一调度下,配合长江公安在江安县城至南溪区江段进行处置非法捕捞工作。在凌云寺江段收缴地笼两副,拖泥凼江段收缴粘网一张,在粘网中解救长江鲟一尾,该长江鲟全长43cm、体长35cm、体重280克,体格健壮有轻微粘网挂伤,巡护队员随即将其带回救助船进行观察治疗,待伤情稳定后放流回长江。

被解救的长江鲟

被解救的长江鲟

11

2019

11月初,九江濂溪区协助巡护队在鞋山水域发现许多渔民开始使用“海网”(大型三层网)捕鱼。这种网长可达150米,深7-8米,有的甚至可以横跨整个江面开展捕鱼作业,虽不是法律禁止的渔具,但在枯水期大规模使用,亦将对江豚和长江里的渔业资源产生极大危害。

九江协濂溪区巡队队长王第友忧心忡忡地表示:“因为是枯水期,水浅网深,这种大型网具必会严重威胁江豚生境。”

协巡员在工作群同步信息

协巡队及时向渔政部门反馈了实际情况,九江市渔政执法队和濂溪区农业农村局执法队立即展开联合劝阻、清理大型海网的行动,濂溪区江豚协巡队也积极参与到此次行动中,通过此次行动较有效的保护江豚和其他鱼类,保护长江生态稳定。

巡护现场

协巡队王第友表示:“现正值枯水期,鄱阳湖又罕见大旱,严重压缩了江豚的生存空间,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公众能关注并加入保护长江江豚的队伍中来,与我们一起留住长江的微笑。”

10

2019

十月份鄱阳湖进入了枯水期,由于水位过低,很多地方巡护船难以抵达,鄱阳协巡队的协巡员们除了水路巡护外,还经常要结合徒步、开车等方式,开展陆路巡护,同时还要把岸边残留的“迷魂阵”、“绝户网”、“地笼”等非法捕捞渔具进行清理。

协巡员正在开展巡护工作

协巡员清理非法渔具

清理渔网并不是想象中这般轻松,非法渔具多且大,巡护员们要合力才能将水底的网具拖拽上船,更要无数次的弯腰去割破渔网,让受困小鱼苗们能重回鄱阳湖畅游。

与此同时,巡护员们在清理渔网时,还可能面临着个别渔民的不满和威胁,虽然巡护队员们对他们耐心劝导,尽可能避免争执,但难免有个别渔民放出狠话让队员们“走着瞧”,即便面对这样的威胁,协巡员们仍然没有退缩,依旧坚守行动在一线,他们是江豚最坚强的后盾,用行动为江豚创造一个更干净、安全的栖身之地。

协巡员正在拆除非法渔具

整个十月份以来,鄱阳协助巡护队巡护里程达2111.6公里,协同渔政执法部门拆除迷魂阵36部,举报违法捕捞5艘,阻止湖区渔民非法捕捞10次,收缴违法网具7次,配合渔政执法队巡护2次,销毁定置网14部,围网1000米 ,清除虾笼200个。

09

2019

9月16日,湖口江豚协巡队联合县农业农村局渔政执法大队共二十余人,分乘三条执法船,对鄱阳湖湖口水域展开定置网专项清理行动。

整个行动历时近5小时,执法人员每发现一处定置网,便立即利使用镰刀、剪刀等工具,将非法网具割断,放生被困的鱼苗,对清理残留物及时清运,做到边拆除、边清运,避免二次水域污染。

此次专项清理行动共割网兜21个、网片824米,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下一阶段江豚巡护队将加强巡查力度,确保围网、网箱不会“死灰复燃”,巩固清理成果,为长江江豚提供更加安全的生存环境。

图:巡护人员正在拆除非法渔具

08

2019

#一块做好事,做好事的你们最美#8月,宜昌江豚协助巡护队巡护里程共计1612公里,收缴渔网41副、迷魂阵6个、地笼18对、抓获电捕鱼2起,有效打击非法捕鱼行为,守护江豚生活的家园。同时,还有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在西坝靠近点军区附近水域,我们发现了小江豚的身影,江豚正在长江中繁衍生息!

07

2019

七月的鄱阳湖逐渐进入丰水期,九江的协巡员每天清早就深入湖区清理网具,仅半个月就处理迷魂阵51套、地笼20个,绝户网3部。近期降水增多,水位不断上升,淹没了岸边的残留的“迷魂阵”、“绝户网”、“地笼”等捕捞工具,为了给江豚以及各路“虾兵蟹将”一个干净、安全的栖身之地,协巡员们要一大清早出发,顶着近45℃的炎热天气,合力将水下的网具拖拽上船,期间无数次的弯腰去割破渔网,让受困鱼苗重回鄱阳湖畅游。巡护员们每天长时间的在水上巡护,可以说巡护工作不仅是个体力活,若期间还可能遇到顽固不法分子,可能会面临肢体冲突,也是个危险的活。好在渔政、公安和乡镇等单位大力支持,积极捍卫协巡员的合法权益,为巡护员们的保护行动保驾护航。

06

2019

6月,宜昌协助巡护队共完成巡护里程1550.51公里。协助渔政部门展开专项行动11次,收缴网具80副,地笼5个、小钩1副,协助抓获电捕鱼4人,收缴电鱼机5台,劝阻非法捕捞者8次,累计发现江豚十余头次。其中,对发现江豚监测数据的记录,在未来对研究野外江豚生活习性及种群结构等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外,由于长江中上游拦河筑坝、水体污染和滥捕等原因,鱼类可供索饵、繁殖的场所越来越少,导致数量锐减,长江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已到最差的“无鱼”等级,而生态恶化还在继续。宜昌协助巡护队配合宜昌渔政全程参与了由宜昌市农业农村局主办的增殖放流活动的组织工作,共计放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2006尾,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苗5000余尾,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鱼苗共计3500余万尾,助力长江水生生物种群恢复。

05

2019

五一小长假四天,为了保护渔业资源,维护禁渔秩序,鄱阳协巡队配合鄱阳渔政执法人员,连续四个晚上通宵作战,共查处了禁渔区禁渔期非法电捕鱼四起、八艘放虾笼渔船,所查获违法人员中涉及刑事的,均已移交公安处理,查获的非法渔船均带回渔政码头作进一步调查。

04

2019

4月16日,滂沱大雨,但鄱阳县渔政执法人员与江豚协助巡护队员一行9人,仍然开始了早晨的巡护工作。途经鄱阳湖白沙洲车门水域时发现了非法捕捞渔具,并立即进行了清理。 据统计,本次巡湖共清理定置网四部,约200米长。这些非法渔具俗称“地笼”又称“绝种笼”,不论大鱼、小鱼、虾米,只要钻进去都是有进无出,对鄱阳湖鱼类的生态破坏非常严重,清理的非法渔具将由县渔政执法部门集中销毁,渔获物就地放生。

03

2019

1月1日至3月20日,各示范点巡护总里程97385.4km,发现江豚2032头次。宜宾协助巡护队救助长江鲟81尾,收集死亡长江鲟1尾。各示范点累计协助相关部门打击非法捕捞153次,打击电捕鱼21起,收缴电捕鱼设备16套、非法网具227套,协助当地渔政部门开展执法专项行动,有效遏制所在地域的非法捕捞现象,守护江豚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