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项目 Brand project

任鸟飞

简介

 

“SEE任鸟飞” 是以中国候鸟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综合性生态保护项目,旨在通过民间机构发起、企业投入、公众参与的社会化保护模式,开展民间保护网络行动、鸟类研究与公民科学、政策建议与倡导等工作,推动中国候鸟及其栖息地保护。 

截至2023年底,累计支持82家机构在119个保护空缺地开展保护项目,保护超过4,000平方公里的鸟类栖息地;提交鸟类调查记录超过31万条,共记录700余种鸟类;提交盗猎、污染和开发建设等威胁记录超过3,000条;开展公众参与和科普教育活动近1,400次,累计覆盖超过88万人次。

 

  • 我要捐款
  • 微信扫一扫,助力环保

项目进展

2

2024

天津又迎来春季候鸟迁徙的季节

 

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天津又到了春季候鸟迁徙的季节,在大神堂海域沿海滩涂看到任鸟飞伙伴和往常一样进行巡护,为来这里栖息的鸟儿保驾护航。

“2185、2186、2187……这些都是翘鼻麻鸭”。任鸟飞伙伴滨海新区疆北湿地保护中心的项目人员正在大神堂海滩一带统计着迁徙候鸟的数量和种类。最近几天,他们加强海滩沿线的巡护,同时也在继续延续着候鸟迁徙季鸟类监测和调查工作。

图:项目人员进行鸟调和监测©天津市滨海新区疆北湿地保护中心

“目前翘鼻麻鸭回来的挺多,其他的鸟回来的还很少,估计到3月中旬左右,鸟的高峰就要到了,一直延续到4月上旬,这个时候大量的迁徙候鸟可能会回到这里来,我们在时刻巡护和监测着。”项目负责人介绍。

图:海滩上的翘鼻麻鸭©天津市滨海新区疆北湿地保护中心

天津滨海正好处在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通道上的重要迁途停歇和觅食地,也是大量水鸟的越冬地。这里以沿海滩涂及潮间带为主,滩涂里水多、鱼多,为各种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条件。春秋两季是鸻鹬类和鸥类迁徙的高峰期,而冬季会有部分鸥类和雁鸭类在此越冬。

每年都有大量的种类、数量可观的候鸟过境滨海新区沿海滩涂,其中有遗鸥、红嘴鸥、银鸥、翘鼻麻鸭、反嘴鹬等10多种不同的鸟类,成为当地沿海滩涂一道独特的候鸟云集风景线。

“往年的春季,我们做鸟的调查和监测,这里的物种还是比较丰富的,像遗鸥、白腰杓鹬、大杓鹬,这都是国家重点保护物种。”项目负责人介绍,除此之外,到3月下旬,长途迁徙的一些鸻鹬类的鸟,都将陆续抵达到大神堂一带海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红腹滨鹬将在4月中旬,大量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直线、不停地飞到这里来。

图:遗鸥©天津市滨海新区疆北湿地保护中心

任鸟飞伙伴常年巡护在沿海滩涂湿地,为过境迁徙候鸟保驾护航。他们通过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普及生物多样性、野生动植物保护等知识,增强了公众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引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行动,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提升了人们生态保护意识,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1

2024

时隔2年,勺嘴鹬C2王子重回儋州湾

 

1. 再次现身儋州湾

又是一年冬季,2024年1月14日,任鸟飞伙伴海南儋州湾护鸟队队员及志愿者在儋州新英湾红树林市级自然保护区发现4只勺嘴鹬,其中1只带有环志,右脚佩戴编号为C2的白色旗标,这只正是被称为「C2王子」的勺嘴鹬,是儋州湾护鸟队队长陈正平魂牵梦挂的「老朋友」。

图:C2王子在滩涂上漫步

2. 与儋州湾的缘分和来历回顾

2021年11月陈正平和成都观鸟会沈尤会长首次在儋州湾发现这只佩戴白色C2旗标的勺嘴鹬,当时它还是一只刚出生4个月的「小宝宝」。

图:2021年11月C2首次现身儋州湾 ©陈政佳

勺嘴鹬是一种全球范围内极度濒危的小型水鸟,因其独特的勺子状的鸟喙而得名。其数量在1970年之前估计有几千对,但几十年来,它们的数量急剧下降,2008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度濒危(CR)物种,目前估计仅剩不到1000只。

为了保护勺嘴鹬,科学家自2012年起在俄罗斯楚科奇自治区实施了「偷蛋计划」(Head-starting)。他们在繁殖地搜寻和收集勺嘴鹬诞下的卵,带到人工环境下进行孵化并喂养孵出的雏鸟,待雏鸟能够独立生存后再放归野外,大大提高了孵化率和雏鸟的成活率。

「白色C2」是2021年7月6日在「偷蛋计划」中出生的,它的爷爷「浅绿色01」是全球第一只佩戴彩色编码旗标的勺嘴鹬,可以说是「偷蛋计划」的功勋元老,因此科学家亲切地把C2称为「王子」。

C2在2021年7月26日被野放,最后一次在繁殖地被科学家看到是在8月2日。当年在海南儋州湾记录到它之前,C2没有在其它地点被记录过。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监测人员和观鸟爱好者多次在儋州湾见到「C2王子」,小王子成了儋州湾的大明星。陈正平和护鸟队员对它格外爱惜,每次巡护时都会重点关注,发现有人过于接近时会要求人们和它保持安全距离,避免产生干扰。在儋州湾护鸟队的守护下,小王子在儋州湾平安地度过了「鸟生」的第一个冬季。

3. C2王子游历记

「C2王子」于2022年3月离开儋州湾北迁,2022年10月,保护机构「勺嘴鹬在中国」调查人员在江苏盐城条子泥湿地见到C2。2022年11月至2023年4月,湛江市爱鸟协会调查人员多次在湛江雷州湾记录到C2。这些旗标回收结果显示,和它的许多勺嘴鹬同伴一样,C2秋季迁徙经过中国最重要的勺嘴鹬中停地条子泥湿地,冬季选择了中国越冬勺嘴鹬数量最多的栖息地雷州湾。

图:2022年10月在条子泥停歇的C2 ©李东明

图:2022年冬季在湛江雷州湾越冬的C2 ©程立

如今,时隔2年,「C2王子」重回儋州湾,此时它已经是两岁半的「青年王子」,能够承担起种族繁衍的重任了。

通过对像「白色C2」这样佩戴了编码旗标的勺嘴鹬个体在整条迁徙路线上的目击记录进行收集和分析,科学家发现勺嘴鹬成鸟对于繁殖地、中停地以及越冬地的忠诚度都很高。同一只勺嘴鹬常常年复一年沿着相同的迁徙路线,回到和往年相同的区域进行繁殖,并且在迁徙季和越冬季也重复使用之前到访过的相同几片潮间带滩涂湿地。

这种对于栖息地高度忠诚的迁徙策略,通常建立在栖息地质量高,能够为迁徙鸟类提供稳定而充足的食物供给等前提之下。这些高质量的栖息地,往往是勺嘴鹬在出生后最初的一两年间,通过前几次迁徙中不断尝试和积累经验而逐渐确定的。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白色C2」在最初的两个越冬季分别利用儋州湾和雷州湾进行栖息,而并没有显示出对于同一片越冬地的忠诚性。如今,已经是成鸟的C2再次回到儋州湾,也许是它对于自己的越冬地已经做出了最终选择。

图:2024年1月重回儋州湾的C2 ©周军

 

12

2023

罗源湾的卷羽鹈鹕回来啦

 

12月23日,任鸟飞伙伴福建省观鸟协会的调查员们在罗源湾调查时发现了12只正在美美睡着午觉的卷羽鹈鹕,这是今年入冬以来罗源湾首次记录到卷羽鹈鹕。从2016年起,每年冬天等待卷羽鹈鹕到来的消息早已成了许多鸟人的习惯。

图:福建省观鸟协会的调查员在罗源湾调查

卷羽鹈鹕是鹈形目鹈鹕科的一种大型涉禽,因失去栖息地及捕猎而大量减少,现为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来此越冬的卷羽鹈鹕种群主要繁殖于蒙古,到达闽江口需要飞行2000公里以上,不同的是,以往它们都是1月份到达罗源湾,而今年它们提早来了!

图:罗源湾的卷羽鹈鹕

今年卷羽鹈鹕的最大数量会不会超过去年的60只呢?带着期待和祝福我们再一起守护这些远道而来的贵客吧!

观鸟不惊鸟,若大家遇到威胁卷羽鹈鹕生存的因素请及时报警或联系当地林草部门。我们一起守护濒危候鸟及其栖息地,让鸟儿与人类共享美好自然!

图:罗源湾的卷羽鹈鹕

 

11

2023

让公众了解并加入保护生物多样性

 

11月4日,任鸟飞伙伴海南观鸟会围绕“我和会文”这一主题举办了文艺晚会暨生态人文摄影展,本次活动共延伸出摄影展、文艺晚会和科普摊位三大内容板块,向公众展示会文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故事。

 

1.生态人文摄影展 

 

本次摄影展以「“我和会文”,会文很重要,“我”也很重要」为主题的摄影展,共计展出了54幅面向公众征集而来的影像作品,作品内容涵盖了自然生态、人文生活及历史记忆三大类。摄影展不仅可以从照片看到多彩的会文,也看到了照片背后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有的常年在外读书生活,但是依然关注着家乡的一举一动;他们有的参与了多次志愿巡护,一直为环境保护工作热心奔走;他们有的只在每年水鸟越冬的季节才到会文观鸟,但在离开后仍醉心于在会文的见闻;他们有的居住在此地,看惯了此地的人和风景,但依然能够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真趣……

图:附近居民被摄影展吸引

 

2.文艺晚会

 

会文镇党委副书记闫喜安在晚会开场致辞,呼吁在场的观众们关注会文的生物多样性,共同保护会文湿地。本次晚会充分展现了会文本地的艺术特色和精神风貌,除了本地民间文艺团队和爱好者们的表演,晚会还设置了科普宣教的互动环节,分别由松鼠学堂带领在场小朋友参与互动式情景剧《海底小纵队》,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播映会文湿地鸟类视频,配合解说邀请现场观众竞答,让观众在互动娱乐的氛围中,学习了解到会文本土有关的生态环保知识。

图:琼剧表演

图:互动式情景剧

 

3.科普宣教摊位

 

任鸟飞伙伴海南观鸟会及智渔、海南省律师协会、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松鼠学堂自然教育工作室、海口无境深蓝海洋生态保护中心等六家社会组织到场摆摊,大家各出奇招,将生态价值理念和环保行为倡议搭载于各类趣味的科普互动游戏,寓教于乐地进行科普宣教。

观鸟会为本次活动准备了两款互动游戏:趣味投壶和听音识鸟。投壶游戏中,每个圆筒都代表着一种鸟类,而不同颜色的羽箭则代表不同的食物,现场参与的小伙伴需要学习和了解各种鸟类的食性,再将羽箭投入对应的圆筒给鸟儿“喂食”。这些好玩的游戏,调动了大家学习鸟类知识的积极性。

图:以鸟类为主题的摊位

活动会暂时落幕,但我们和会文的故事,还会继续说下去哦!

 

10

2023

中国土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近6.5%。从海拔8848米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到海拔-155米的吐鲁番盆地,从最北端的永久冻土带到最南端的热带海洋,包括了山脉、森林、草原、荒漠、湿地和海洋的多种生境。生境的高度多样性和国土面积之巨,为中国带来极其丰富的鸟类生物多样性,有记录的鸟种约1500种。

北长尾山雀©自然之友野鸟会

国人的物质生活需求得到了基本满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出家门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宁静。而观鸟作为一项户外活动,在国外已经近300年的历史,特别是在欧美国家观鸟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10%以上,而在中国兴起只有不到30年,观鸟人口仅占总人口的万分之一。当下是在中国推广观鸟活动,提升公众鸟类保护意识的好时机。

SEE基金会和腾讯基金会联合发起了全民观鸟节,通过在每年秋冬候鸟迁徙季开展形式多样的鸟类科普活动,让更多人认识鸟类、参与鸟类观察活动、提交鸟类记录数据,提升全社会鸟类保护意识,助力中国鸟类数据中心建设,推动中国鸟类保护事业发展。

 

全民观鸟节已开展两年。2022年主要以观鸟活动为主,在14个城市开展了29场观鸟活动,共有944人提交了8004条观鸟记录,记录到589种鸟类。

2023年,活动时间从9月底到12月底覆盖整个第四季度,开启城市观鸟指南、线下展览、街区艺术互动、大咖分享会、等丰富活动。

街区艺术互动

截止到目前的统计结果,举办嘉年华活动3场,线下展览2场,街区互动艺术1场,线下讲座8场,在全国45个城市组织观鸟活动100+场,共有4000与人提交鸟类数据4万余条,记录到鸟种数800余种,线下参与人数超过5万,线上参与人数超过30万。

图:全民观鸟节观鸟活动

 

9

2023

猛禽作为食物链顶端的物种,其种群数量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变化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具有极高的生态学研究和保护价值。目前,所有猛禽均为国家二级或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但长期以来,因其具有个体数量少、色型多、飞行速度快、观察距离远等特点,监测难度较大,一直没能得到国内科研的足够重视,使得我们对于国内猛禽的种群动态、保护现状和受威胁情况缺乏了解,也阻碍了对于猛禽的保护。

蛇雕©蒲公英

10月14日至15日,由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主办,任鸟飞项目组发起,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美境自然)承办的2023猛禽监测网络第二次研讨会——冠头岭场于广西北海流下村举办。

图:会议现场

会议邀请到北海市海城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全国各猛禽监测点成员、北海民间志愿者协会、北海瑞派爱诺宠物医院、美境自然资深志愿者和猛禽辨识公民科学家代表参与。

本次会议主题聚焦于各地猛禽监测点通行的技术规范方案制定的讨论与秋季猛禽监测联动报告的合作。旨在推动全国的迁徙猛禽监测网络搭建,尝试推行基本的监测规范,培养在地的监测志愿者队伍,为系统研究迁徙猛禽,甄别猛禽迁徙中面临的威胁,从而为未来有针对性地采取猛禽保护措施提供探索方向和依据。

通过本次研讨会,我们期待这种合作的理念能传递给更多人,在更大范围内团结更多力量,与其他猛禽监测点携手同行,为迁徙猛禽保驾护航。

 

8

2023

9月7日一早,天刚蒙蒙亮,一阵雾气笼罩着高州市城郊栗埇水库深处的一湾碧水。墨绿色的山水间,迎来几缕朝阳,耳旁虫鸣鸟叫渐渐活跃。“咚咚”,不时有不知名的水鸟轻快迅猛地俯冲掠过水面,长嘴戳破水面的瞬间叼起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鱼,然后扬长而去。

“是白胸翡翠!”在岸边的草丛里藏着几个身影,或是匍匐在地,或是单膝而跪,他们时而屏住呼吸静静等候,时而举起手中的“长炮”连连按下快门,记录着每一个稍纵即逝的珍贵瞬间。

图:观鸟人用镜头记录林间“精灵” 李达摄

他们记录鸟儿的方式除了快门,还有纸和笔。鸟儿的品种、出现时间、方式、数量、活动内容都一一记在本子上,经过整合再上报到任鸟飞数据库,这些基础的鸟类数据将为后续鸟类保护提供支撑。

图:外出觅食的栗树鸭会在天亮时飞回栖息地 老石摄

他们不是单纯的摄影爱好者,而是茂名市观鸟生态发展中心的“鸟友”。他们既是“爱好者”,又是“调查员”,热爱自然的他们致力为鸟类保护做出更多有益实践。

图:三趾滨鹬在水中觅食  老石摄

以保护为目的的观测,让观鸟者们始终怀揣敬意,从来都只是远观,绝不过分追踪打扰。观鸟十分考验耐力和体力,跋山涉水、长年累月地待在一个点位,正是有了每次的点滴积累,才能逐渐形成基本数据,随后还有定期观测、动态更新。

7

2023

1、项目执行情况
2022年1月-2023年6月,支持全国48个公益伙伴在53个保护空缺地块开展巡护、监测与宣传教育的工作。守护了约3,800平方公里湿地,开展鸟类监测与巡护行动并提交鸟类记录2,777天次,进行了1,971次湿地巡护活动,提交鸟类记录108,300条,记录超过600种鸟类,鸟类及栖息地威胁记录802条,自然教育与公众参与活动410次,影响超过10万人次。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开展丹顶鹤、白枕鹤、中华秋沙鸭相关保护工作。


SEE基金会联合腾讯基金会发起“全民观鸟节”公民科学活动,在2022年国庆节期间开展线上线下活动,共944人参加活动,提交数据达到8,004次,记录到鸟种数589种。希望有更多的公众了解观鸟行为并进入观鸟领域,进而关注、认识及记录鸟类,提升保护鸟类和保护自然的意识。

2、项目故事
莫国巍,大学就读于广西大学的动物科学专业,是任鸟飞伙伴柳州市观鸟协会的调查员,因对鸟儿的热爱,业余投入很多精力在任鸟飞钦州地块开展候鸟及其栖息地相关保护工作。


他本职工作是柳州一所消防培训学校的负责人,也因为工作关系认识不少媒体人。他会拉着媒体人一起下鸟坑,亦或是将地块的保护情况传达给媒体朋友。慢慢地,他成为了水鸟调查团队中的“资深媒体特约评论员”。而钦州地块的鸟类故事也因他提供的素材内容,逐渐出现在各类媒体上,钦州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广西总站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在保护鸟类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普通民众了解和关心候鸟及滨海湿地,这样才能拥有更多强大力量加入到保护队伍中。

莫国巍©SEE任鸟飞钦州调查组

 

6

2023

持续开展水鸟及其栖息地调查

4月至6月,任鸟飞伙伴在广西持续开展水鸟及其栖息地调查,收集基础数据为后续鸟类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4月15日,任鸟飞伙伴美境自然邀请志愿者一同来到山心沙岛站开展春季底栖调查(了解当地水鸟食物情况),紧随3月份已开展的冯家江口与西场的底栖调查之后。三个地块都是伙伴识别的北部湾重要滨海湿地,是迁徙季内大量水鸟停留觅食的场所。绕过长满了木麻黄的沙岛,见到了低潮区丰富的底栖生物。

4月27日,北海下村正式进入了非迁徙季,但任鸟飞伙伴在鸟类常规调查(调查该地鸟类种类和数量)中在小冠沙的滩涂上仍能见到近千只流连忘返的金斑鸻和灰尾漂鹬。其中最特殊的莫过于两只带旗标的灰尾漂鹬,隐藏在众多同类之间。

5月14日至17日,任鸟飞伙伴美境自然在合浦竹林盐场、党江针鱼墩、乌坭、冯家江口四地开展水鸟调查(主要针对滩涂中水鸟的种类和数量开展调查)。竹林盐场这个季节最多的是灰尾漂鹬,数量不下两百。铁嘴沙鸻、红颈滨鹬、翘嘴鹬等也曾短暂地出现在了望远镜里。党江针鱼墩则数量稀少,只见到少量的白鹭与池鹭,反而海鸭则数量惊人,占据了整个高潮区。乌坭的滩涂上,放眼望去全是打沙虫的高压水枪,灰尾漂鹬的数量不算少,但和白鹭一起挤到了滩涂边缘;冯家江口还是一如既往地平静,只有少量鸻鹬在安静觅食。

5月20日,志愿者们在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参加了第一次水鸟辨识培训,赵岩岩老师从特征出发,带大家入门了鸟类辨识。下午,大家又走上小冠沙滩涂,从实践出发,辨识了滩涂上的数种水鸟,学习了望远镜的使用,为水鸟辨识的第一课提交了满意的答卷。志愿者深入参与自然教育活动,认识、了解鸟儿,从而加入到鸟儿保护工作中来。

6月26日、28日,任鸟飞伙伴美境自然在小冠沙和西场展开水鸟调查,炎炎夏日里北海滩涂上的水鸟已经近乎销声匿迹,两处的水鸟总数都不到三十,除去常见的白鹭,只有少量的环颈鸻和铁嘴沙鸻。但值得一提的是调查前西南浪涌,将许多潮下带的底栖生物卷上了滩涂。

5

2023

认识它、了解它,然后好好保护它
开展公众观鸟导赏活动,号召公众线下参与活动,近距离观察鸟儿,通过科普教育,提升公众保护鸟儿认知,一起加入鸟儿保护的队伍。

5月20日,SEE任鸟飞伙伴机构杭州市鸟类与生态研究会的公众观鸟导赏活动来到了余杭北湖,号召公众线下参与活动,近距离观察鸟儿,通过科普教育,提升公众保护鸟儿认知,一起加入鸟儿保护的队伍。

早上6点闹钟响,赶紧爬起来准备去北湖观鸟啦!鸟儿可不等人呢。今天大家走的线路的是U形的5号样线,全长4.3公里,是北湖鸟调线路中最长的一条线。刚到集合点,就已经感受到鸟儿的热情了,鸟叫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虎纹伯劳 摄 杭州市鸟类与生态研究会)

还没正式开始呢,大家就发现了一只黄色水鸟,藏在一片水草中,隐隐约约探出个脑袋。在望远镜里使劲看,模模糊糊只能看到一片影子。调查员老师说它是黄苇鳽,是小朋友们没见过的鸟!兴奋地翻开刚领到的小册子——《北湖常见鸟类50种》,趁热学习一下。

(大杜鹃 摄杭州市鸟类与生态研究会)

接着又看到了一只棕栗色的鸟从芦苇荡上掠过,原来是回到了北湖湿地生儿育女。小鸦鹃属于杜鹃科的鸟,大家还听到了和它同属一科的另外两种杜鹃的叫声,一个是发出两个音节的“布谷、布谷”,另一个则是由四个音节组成、有人说彷佛听见它在唱“光棍好苦”。调查员老师提问小朋友:杭州共有多少种杜鹃?小朋友们纷纷掰起了手指头,有回答15种的、有回答8种的,也有只知道3种的。不得不佩服小朋友们的鸟类知识,竟然知道那么多鸟的名字。最后公布答案,原来杭州共有12种杜鹃科的鸟!看来还有许多杜鹃等待我们去探索呢。

(池鹭 摄杭州市鸟类与生态研究会)

夏季水草丰茂、放眼望去葱葱郁郁,要想看清藏匿在其中的鸟儿并不容易。一只白胸苦恶鸟在草丛里蹿过,很快又消失不见了。刚洗完澡的纯色山鹪莺停驻在芦苇杆上,不紧不慢整理着自己的羽毛。中白鹭在泥潭中觅食,洁白的羽毛、黄色的喙,非常引人注目。一个精致的鸟巢搭建在一棵枫杨树上。据说曾看到两只黑尾蜡嘴雀在里面生活,可惜今天没缘分见到它们,不知道是否已经鸟去巢空?

(水雉 摄杭州市鸟类与生态研究会)

在五号线终点的水塘附近,有队员观察到了几只刚刚抵达北湖湿地的水雉(Hydrophasianus chirurgus,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还有一对彩鹬也在附近觅食。导览活动结束前,老师嘱咐大家,如果未来在杭州看到水雉繁殖的情况,可以通知鸟会,推动更多人对其繁殖和栖地加以保护。近年来,水雉在杭州的繁殖地在显著缩减,去年因气候异常高温干旱,在北湖草荡湿地仅观察到一只亚成鸟,可能是北湖仅存的一个繁殖成功的案例。真让人唏嘘啊。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北湖生态,让水雉能放心地再来北湖安家。

(活动合影 摄 杭州市鸟类与生态研究会)

短暂的北湖之行结束了,大家恋恋不舍的离开,下次再来吧!北湖四季皆不同,值得常来。
 

4

2023

踊跃观鸟,观绘自然

广西钦州三娘湾地块滨海鸟类调查及公众参与候鸟监测和保护活动,开展了2次公众观鸟和鸟类自然笔记创作活动。


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恰逢广西三月三,在SEE任鸟飞的支持下,广西钦州三娘湾地块滨海鸟类调查及公众参与候鸟监测和保护活动,开展了2次公众观鸟和鸟类自然笔记创作活动。

本次活动由柳州市观鸟协会,联合广西本土自然教育机构观绘自然、画图画书绘本创作工作室共同开展。同时也感谢阿拉善SEE八桂项目中心的支持,本活动中参与者创作的滨海鸟类自然笔记作品,参加了广西第三届自然笔记大赛。
 

(活动合影 摄 柳州市观鸟协会)

4月22日,由来自于钦州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和教师所组成的30人的团队,第一次在自己的家乡观赏滨海湿地的鸟类,第一次被白琵鹭和黑脸琵鹭曼妙的嘴型,以及独特的觅食方式所吸引。即使是被老生常谈的白鹭,也终于在望远镜中欣赏到他们惟妙惟肖的繁殖羽,高傲的身姿,在海水中嬉戏。
 

(认真观鸟的同学 摄 柳州市观鸟协会)

4月23日,则是一群来自于南宁、柳州和梧州的10个小学生,跟随自己的父母,从大城市来到钦州海岸线。

第一次领略到小型鸻鹬类组成的鸟浪,在天空翻滚的场景;第一次看到刚孵化出的蒙古沙鸻宝宝,跟随着父母,在海滩上觅食和求生;第一次学习到,各种各样嘴巴形状的鸟类,原来有着各种各样的干饭方式……而观察鸟类之后,坐下来,沉淀当天的收货,用笔和纸,呈现出另外的一种笔记。回忆黑翅长脚鹬的身形比,再提问一下老师它们的生活习性,同时自己翻查鸟类图鉴,了解更多黑翅长脚鹬的信息。最后呈现出一副独一的,属于自己的观察记录。

 

(认真创作 摄 柳州市观鸟协会)

在422这个特别的日子,我们用这种丰富又特有的活动形式,让参加的朋友们,去感受钦州和广西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了解钦州三娘湾滨海湿地的候鸟资源,接触候鸟们赖以生存的滨海湿地,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希望他们能够将这份收获和感动带回生活中,去影响和改变更多的人,为候鸟和生态的保护贡献力量。
 

3

2023

湿地和鸟类保护进校园
儋州市以“湿地和鸟类保护进校园”的形式,围绕“湿地”和“护鸟”两大主题举行了爱鸟周活动。



3月20日至26日是海南省每年的爱鸟周,本次儋州市爱鸟周主题活动将地点放在儋州市重要的水鸟栖息地新英湾禾能村委会禾能小学,以”湿地和鸟类保护进校园“的形式,围绕“湿地”和“护鸟”两大主题。


此次宣传活动走进校园,向孩子们传授了鸟类知识,树立爱鸟护鸟意识,还能够培养他们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了他们自觉爱护野生动物、知法懂法守法的法制观念,努力做到人人都是“鸟类”和“湿地”的守护者,为持续做好湿地野生鸟类迁徙和保护工作做出努力和贡献。
 

(爱鸟周海报 提供方: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

2023年3月23日,在这个万物生光辉的春日里,由SEE任鸟飞支持,民间保护网络伙伴机构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承办的儋州市爱鸟周主题宣传活动在白马井镇禾能小学隆重举行。


儋州湾湿地护鸟队的罗学军老师给同学们带来“我与10年之缘”的讲座。罗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了他10年来在儋州湾拍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脸琵鹭的经历,描绘了一幅人和鸟和谐共生的画面,反映了新英湾湿地保护和鸟类保护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果,增强了护鸟队的信心。
 

(鸟类微课堂讲解黑脸琵鹭 拍摄者 | 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

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的罗理想老师讲述了“勺嘴鹬和它的守护者”。罗理想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全球数量只有800只的勺嘴鹬,讲述了海南开展勺嘴鹬调查及保护的故事。罗老师表示,儋州是海南最重要的勺嘴鹬越冬栖息地,要保护勺嘴鹬,除了现有的护鸟队,资规局和畓榃湿地研究所这三股力量外,最想呼吁勺嘴鹬栖息地周边的社区群众作为第四股也是最强大的力量来共同守护勺嘴鹬。
 

(鸟类微课堂讲解勺嘴鹬 拍摄者 | 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

互动环节由主持人针对上面两位老师讲解的两种濒危鸟类的外形、习性繁殖地等特点带入问答环节,是同学们最踊跃的时刻了。学生们争先举手,每次没等题目念完,下面学生已经刷的一片全举起手来了。
 

(阅读展板的学生 拍摄者 | 海口畓榃湿地研究所)


儋州市有着全海南省最长的海岸线,越冬水鸟种类及数量在省内位居前列。儋州新英湾及新盈湿地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勺嘴鹬、黑脸琵鹭在海南重要的越冬栖息地。近年来儋州市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模式,统筹推进红树林湿地保护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2

2023

在海丰鸟类调查中的惊喜和遗憾
鸟类调查虽然会枯燥,但也常常会有惊喜和发现,这些发现也将有助于保护这些湿地和鸟类。

SEE任鸟飞支持的民间保护网络伙伴机构“深圳市观鸟协会”的调查员们来到了广东省海丰县,开展2月份的鸟类调查活动。一次次的鸟类调查中,观测到新的鸟种、未曾见过的行为、寻找过程的顺利与坎坷,都成为了美好的记忆。
鸟类调查活动伴随着枯燥和惊喜。在海丰的调查活动也持续几年了,鸟种和鸟类习性也日益熟悉。而调查也总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难题,道路被阻断、杂草飞快地覆盖了小路、一些生境在变化,大家需要一些惊喜来冲淡这些负面的情绪。
2月的鸟况一般来说较为平淡,过境的鸟类还未来临,越冬的鸟类准备北迁。今天的调查似乎并不平常,刚到海边第一个观测点,海面上就有星星点点的影子在随浪起伏,会是什么呢?单筒拉近一看,原来是超过200只凤头鸊鷉,这可是一大收获,之前从没有见过这么多聚群。之后滩涂上的鸟类恢复了平淡,为常见的红嘴鸥、黑腹滨鹬、鹭类等,数量不是很多,其他鹬鸻都很远,数量还少。
上个月观测到单独一只东方白鹳也不见踪影。东方白鹳在周边罕见,这个冬季广东不少地方见到成小群的东方白鹳,看来是鄱阳湖干旱导致这些鸟儿流浪到广东。

滩涂上一只孤单的东方白鹳 | 张高峰 拍摄


调查员们离开滩涂去鱼塘,海丰的鱼塘超多,过年一些鱼塘放水捕捞,浅水的鱼塘引来众多的水鸟来蹭吃。开车走走停停寻找浅水的鱼塘,在观测一只空中飞过的鸟儿时,突然发现空中有一小群大鸟在盘旋,是东方白鹳!大家顿时兴奋起来,这一群二十多只东方白鹳在远处低空盘旋,这可是个新发现,之前在这里还没有成群的东方白鹳。于是便火速前行,前方的鱼塘也有惊喜,一群黑脸琵鹭混在鹭类中正在路边的浅水鱼塘中欢快地捕食,有的还有隐约的繁殖羽,漂亮极了!

浅水鱼塘中觅食的黑脸琵鹭等 | 张高峰 拍摄


调查团队只能在此处停车,一是要做好调查工作,数清楚这群鸟类,二是不能冒然前行以免惊扰这些近在咫尺的鸟儿。心里爱恨交加,一边计数近处的鸟儿,一边惦记远处的东方白鹳,它们已经被遮挡看不到了,不知道是否还在盘旋。突然一辆挖掘机迎面开来,鱼塘中的鸟儿一飞而散,单行路还得倒车找地方避让。车错开了,鸟也飞走了,再次加速往前飞奔,到开阔处空中一片空白,那群东方白鹳已经不见了!

空中盘旋的鸟儿 | 张高峰 拍摄

虽然不灰心继续在周边寻找,鱼塘总归太多,它们有太多的地方可以停歇,鱼塘间的道路有限,最终还是没有找到它们的踪迹,只能留下一个大大的遗憾。虽然没能仔细欣赏这些远道而来的不速之客,大家还是为它们能够在这里安然越冬而开心。
调查中虽然会枯燥,但也常常会有惊喜和发现,这些发现也将有助于保护这些湿地和鸟类。关注湿地,关注依赖这些湿地生存的水鸟,这也是水鸟调查的意义所在。

 

1

2023

数千只潜鸭来到汤逊湖越冬
任鸟飞伙伴开展1月份的鸟类调查活动,惊喜地发现了数千只潜鸭等候鸟来到汤逊湖越冬。

1月31日,由SEE任鸟飞支持的民间保护网络伙伴机构“武汉道大自然观察工作室”的调查员们来到了位于湖北省鄂州市的汤逊湖,开展1月份的鸟类调查活动。

 鸟类观测 | 黄士峰 拍摄


在本次调查中,调查人员们惊喜地发现了数千只潜鸭等候鸟来到汤逊湖越冬,其中就有IUCN红色名录中易危物种的红头潜鸭,同时在汤逊湖越冬和栖息的还有斑头秋沙鸭、黑颈䴙䴘和白胸翡翠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黑颈䴙䴘 | 胡刚 拍摄


早上七点半,调查员们一行四人就已经出发前往汤逊湖,开始了今天的鸟类观测。大家先带着设备沿着江夏区湖东路、藏龙二桥、庙山东路等路段环绕着汤逊湖观测鸟儿们,汤逊湖内随处可见潜鸭、西伯利亚银鸥、䴙䴘等候鸟,其中不乏红头潜鸭、斑头秋沙鸭和黑颈䴙䴘等珍稀濒危或保护物种。

西伯利亚银鸥(左),红嘴鸥(右)| 黄士峰 拍摄


随后调查小队来到了纳帕溪谷小区、武汉设计工程学院等附近的湖边,那里浩浩荡荡聚集了两大群潜鸭等水鸟,数量约3000只。让调查员们更激动不已的是,最近的候鸟离岸边湖景路不到百米,肉眼清晰可见,甚至手中的手机都可以拍摄到较为清晰的鸟类图片。

聚集的潜鸭群 | 黄士峰 拍摄


资深调查员胡刚经多年的任鸟飞鸟类监测发现,汤逊湖已经连续两年有数量稳定的潜鸭等候鸟前来越冬。胡刚也有一个愿望,他希望武汉的潜鸭可以像云南滇池的海鸥(红嘴鸥)那样,成为一个新的城市名片。通过调查人员的努力和公众的支持,未来进一步做好生态保护,百姓在武汉城中湖边就能肉眼赏鸟、让大家用手机拍鸟成为现实。
 

12

2022

全国罕见绿眉鸭现身广西钦州
项目调查组在广西钦州三娘湾开展鸟类观测,发现了一只全国罕见的“大明星”物种—绿眉鸭。

12月2日,SEE任鸟飞项目广西钦州三娘湾水鸟调查组,在三娘湾周边水域持续开展候鸟观测时,发现了一只全国罕见的“大明星”物种--绿眉鸭。这是继今年7月-8月,该调查组在三娘湾观测到大滨鹬、白腰杓鹬、中杓鹬、翻石鹬、阔嘴鹬、鸥嘴噪鸥、大凤头燕鸥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后的又一意外发现。

红圈内为展翅飞翔的绿眉鸭 图片提供:孙家杰 陈柏成


绿眉鸭属于鸟纲、雁形目、鸭科动物,又叫葡萄胸鸭,主要分布在北美洲,越冬于美洲中部。也有部分在俄罗斯东北部繁殖,少量到朝鲜半岛、日本越冬。绿眉鸭是一种羽色比较漂亮的鸭,它的额头前有一块骨白色有亮带,深绿色的眼纹带自头部眼睛扩展到颈部背后的一侧。脸颊和脖子上都布满了灰色,胸部两侧是粉红褐色,腹部有白色和黑白色两种,大覆羽较白,在翅上形成浅色块,翼顶部褐色。近年在我国北京、浙江、江苏、广东、香港、台湾等地都有零星的绿眉鸭观测记录。
“绿眉鸭出现在非分布区,在广西属于首次记录。”SEE任鸟飞项目广西钦州地块协调人孙家杰老师介绍。此次在三娘湾周边水域开展候鸟观测中还观测到勺嘴鹬、小青脚鹬、长嘴鹬、黑脸琵鹭、白琵鹭等多种鸟类在此越冬,本次调查的区域内统计到的越冬鸟类数量保守估计超过12000只。

黑脸琵鹭和白琵鹭 图片提供:孙家杰 陈柏成
 

11

2022

这是繁衍了1000多万年的“国宝鸭”
这个脑袋上顶着细长冠羽的优雅鸟类,已经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了一千多万年,见证过酷寒的冰川期。猜猜它是谁?

人类第一次发现中华秋沙鸭距今仅一百多年。但这个脑袋上顶着细长冠羽的优雅鸟类,已经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了一千多万年,见证过酷寒的冰川期。人们曾调侃它发型“杀马特”,是鸟中“非主流”。少为人知的是,它的“非主流”名副其实到扎心:不仅体现在发型,还有它们稀少的数量。
 

飞行中的中华秋沙鸭雌性(左)与雄性(右) 图/韦铭

中华秋沙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近年来,它们的种群数量和栖息地范围迅速减少。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最近一次对中华秋沙鸭进行评估是在2016年,这个物种的成体数量估计在2400-4500只之间,处于濒危之列。
 

一只雌性中华秋沙鸭带着幼鸟在水面活动 图/朴正吉


中华秋沙鸭是天生的捕鱼能手,常见的家鸭是浮在水上,用扁平的嘴在水中搜寻和过滤食物的,中华秋沙鸭则技高一筹。它们是潜水高手,会整个潜入水中去追捕猎物。梭状的身形跟企鹅颇为相似,能帮助其在水中迅速移动,潜水时,一口气游上十几米也不在话下。它们还拥有尖锐的嘴和锋利的“牙齿”,猎物一旦落入其口中,即使滑溜如泥鳅、鳗鱼,也难以脱困。

中华秋沙鸭喜欢宽阔的流水 图/杜卿

中华秋沙鸭主要在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进行繁殖,天气渐寒后便迁徙至长江流域越冬。它们保持着用天然树洞筑巢的习惯,在安家这件事上极为挑剔,通常只选择河岸边生长的大树形成的天然树洞,而且,由于受到洞口大小、洞内空间的限制,找到一个合适的筑巢地异常艰辛。往往好不容易找到了适合的树洞,却早已让鸳鸯、紫貂、松鼠等抢了先。
由于它觅食和筑巢上的特殊习性,中华秋沙鸭的活动空间非常有限。而人类活动大大挤压了它们的活动空间。中华秋沙鸭种群数量下降和上世纪60年代俄罗斯远东泰加林的经济开发、中国东北的水电站开发是同步的。

中华秋沙鸭栖息地 图/朴正吉


中国也是中华秋沙鸭最为主要的越冬地,近年,河流污染、水利建设、森林采伐、河道开发等也使得中华秋沙鸭的越冬地数量和质量急剧下降。
繁殖地和越冬地双双遭到破坏,中华秋沙鸭的未来令人忧心。好在,我们还没有完全失去它,也已经知道了威胁它生存的原因。人们已经认识到,大部分林区缺乏适合的天然树洞造成中华秋沙鸭繁殖种群在小区域内密集,进而导致了种内资源竞争,严重影响其繁殖成效。
SEE任鸟飞项目的保护人员通过实施人工巢工程,在有丰富鱼类资源的河流地区布设人工巢,试图以此扩展中华秋沙鸭的活动空间,减少繁殖密度过高而产生的食物和活动空间的竞争压力,达到增加种群数量,保护濒危物种的目的。

一只中华秋沙鸭幼鸟爬出人工巢 图/朴龙国


除了保护中华秋沙鸭,SEE任鸟飞项目还搭建民间保护网络,支持全国81家伙伴机构在全国20个省市的104个地块上开展保护行动。从2017年至2022年,累计开展巡护和鸟类调查超过7,100次,保护了超过4,000平方公里的鸟类栖息地;开展公众参与科普宣传活动,累计影响85万人次,取得多项成果。
鸭鸭和其它鸟类的美好明天,希望有你一起守护!
 

10

2022

一起来观鸟吧!
观鸟,是在自然环境中利用望远镜等观察设备,在不影响野生鸟类正常生活的前提下,观察、认识与记录鸟类特征与活动的一种户外活动

自然充满魅力,探索自然是人类的天性。

金秋十月,适宜的气温与环境,为人们亲近自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国庆节期间恰好处于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鸟类秋季迁徙期。通常来说,迁徙期鸟类的种类和数量要比非迁徙期丰富许多。

 

 

©秦皇岛市观爱鸟协会

2022年10月,由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腾讯基金会联合发起的充满趣味性与科普意义的「全民观鸟节」,就吸引了诸多自然爱好者参与其中。大家化身“观鸟君”,近距离感受鸟类的神奇魅力。

所谓观鸟,即在自然环境中利用望远镜等观察设备,在不影响野生鸟类正常生活的前提下,观察、认识与记录鸟类特征与活动的一种户外活动。
本次「全民观鸟节」活动,除了在北京、上海、海口、重庆、合肥、青岛、武汉、秦皇岛、大连、天津、南宁、杭州、柳州等14个城市同步开展线下活动之外,还号召全国各地所有人通过小程序「观鸟君」提交观鸟记录,全民云上一起观鸟,共同寻找山川湖海之间的鸟儿。

活动吸引了诸多人群的参与,七天时间里,共944人参加观鸟,使用“观鸟君”小程序提交数据达到8004次,初步统计记录到鸟种数589种。安徽成为提交观鸟记录最多的省份,共提交794次,而有着丰富自然生态资源的河南,则成为本次活动中观测到鸟种类最多的省份,共观测到190种鸟类。

© 青岛市观鸟协会

「全民观鸟节」发起的初衷,是希望在十年内,推动中国观鸟人数从14万到100万。明年,将会有更多更加丰富的活动与大家见面。
就让我们从观鸟开始,尽情探索自然、享受自然吧!

9

2022

秋季营口市大辽河口水鸟调查
摘要:任鸟飞伙伴在大辽河口开展鸟类监测活动,记录到多种鸟类,它们在此停歇栖息,更让人惊喜的是记录到了一对丹顶鹤“夫妇”!

正文:9月11日,中秋节小长假的第二天,SEE任鸟飞民间保护网络伙伴机构——营口市自然观察协会的会员们放弃了休假的时间,开始了对大辽河口的水鸟监测活动。在水鸟调查员眼中,中秋节不仅仅是合家团圆的日子,更是整个年度潮水最大、潮位最高的时候。对于营口的大辽河口来说,大潮能够把分散的水鸟聚集到一起,是开展水鸟调查和监测的最佳时机。
营口市大辽河口位于我国渤海湾北部, 西临盘锦市,处于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的北部。1958年,辽宁省政府为治理辽河洪灾,将辽河干流改到盘锦入海,大辽河口的水量有所减少,但其仍是候鸟重要的栖息地,是迁徙鸟类重要的中转停歇地。
大辽河口为喇叭状河口湾,生态类型以芦苇沼泽、河流水域、浅海滩涂、海域为主,常见的湿地植物为芦苇和碱。主要河流除辽河外,还包括其支流四道沟。

▲调查主要位置图

▲营口大辽口的碱蓬滩涂

调查员从河口的上游开始,顺着河流走向调查。第一个调查点位于上游的河心岛处。在河心岛主要记录到的水鸟为鸥类,如红嘴鸥、黑尾鸥和银鸥,鸻鹬类为白腰杓鹬和黑腹滨鹬,但是数量相对较少,仅为几十只。做好记录后,继续向下一个点位进发。

▲鸭岛附近游泳的鸥群

2号和3号点位于新修建的西炮台文化景区内。由于景区还在施工中,而且施工的时间持续了1年多,相比于同月份的上一次调查(前年)鸟少了很多。尤其是鸻鹬类,仅记录到了400多只(上一次仅黑腹滨鹬的记录就超过了500只),可能是由于景观路的拓宽,带来了更多的人为干扰,影响了鸟类的活动。

▲新修建的辽河景观路

虽然记录的数量减少,但是在这里,有了本月的最大发现!记录到了一对丹顶鹤“夫妇”!

▲丹顶鹤“夫妇”

根据对周边群众的调查了解到,这对丹顶鹤已经在辽河口周边停留数月,由于道路封闭,所以一直没有被外界发现。但随着景观路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人会因到此游赏而发现它们,调查员也意识到了危机的存在。在未来,将会对此处多加巡护,对前来赏鹤的群众多开展保护宣传,提高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由于潮水上涨速度很快,当来到4号点位时,潮水已经淹没了大部分滩涂,只有少量滩涂裸露在外,但这样也有好处,可以近距离观察并拍到了大杓鹬。

▲大杓鹬

相对于前面的调查点,4号和5号点位的水鸟在数量上十分可观。其中,4号点位记录到了800多只白腰杓鹬,1000多种红嘴鸥,300多只蛎鹬。

▲红嘴鸥和白腰杓鹬群

5号点位是此次调查记录到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地方,累计记录水鸟超过20000只,共计22种.。分别为环颈鸻、蒙古沙鸻、灰斑鸻、大滨鹬、黑腹滨鹬、白腰杓鹬、大杓鹬、蒙古沙鸻、斑尾塍鹬、黑尾塍鹬、蛎鹬、翘嘴鹬、遗鸥、黑嘴鸥、红嘴鸥、银鸥、黑尾鸥、黄嘴白鹭、苍鹭、白鹭、骨顶鸡和翘鼻麻鸭,其中环颈鸻、黑腹滨鹬、遗鸥、斑尾塍鹬、黑嘴鸥、蛎鹬和灰斑鸻。

▲黑腹滨鹬和大滨鹬群

▲白腰杓鹬、斑尾塍鹬、灰斑鸻和红嘴鸥的混群

8

2022

东港海滨迁徙水鸟及底栖生物监测

摘要:SEE任鸟飞合作伙伴“鸻鹬鸟类研究所”8月在丹东东港海滨开展了水鸟调查和底栖生物监测工作。

正文:水鸟调查

8月的北黄海,鸻鹬类水鸟已经进入迁徙高峰期,伙伴在8月开展了3轮水鸟调查,分别是在8月初(3日)、8月中旬(16-17日)和8月底(8月28-9月2日)的天文大潮期,调查覆盖了丹东东港海滨的大多数调查点。8月中旬,鸻鹬类调查数量达到3万量级,多数种类的成鸟进入高峰期,幼鸟也开始陆续到达。
调查发现,共有10种水鸟的调查数量超过全球或迁徙路线1%数量标准,如:大杓鹬、白腰杓鹬、斑尾塍鹬、大滨鹬、灰斑鸻、环颈鸻,黄嘴白鹭等。

▲黄嘴白鹭   图片提供:鸻鹬鸟类研究所

其中,突出的亮点成果是:8月初,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脸琵鹭,仅在丹东港调查点就发现50只,大部分是亚成鸟;8月中旬,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嘴鸥仅在宝华东路调查点就发现2300只,其中大约10%为幼鸟;蛎鹬和黑嘴鸥的数量远超1%数量标准。

▲韩国环志的黑脸琵鹭 图片提供:鸻鹬鸟类研究所

底栖生物采集

8月,丹东的“挖泥”小分队在月中的高潮期开展了底栖生物调查,历时一周左右,完成了90个点位的采集工作。在2个原鸻鹬类觅食地点位,发现密集分布的光滑河蓝蛤成体。相比5年前,作为大滨鹬等鸻鹬类主要食物的光滑河蓝蛤调查密度有所增加,说明这种重要的底栖生物在逐渐恢复,这是底栖生物监测最令人开心的结果。

▲底栖调查获得的光滑河蓝蛤 图片提供:鸻鹬鸟类研究所

5

2022

开展鸟类监测与保护

摘要:任鸟飞伙伴两次调查共监测记录到野生鸟类56种近千只个体,其中部分鸟类已陆续进入繁殖阶段。

正文:

五月,迎来新疆第41届“爱鸟周”暨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SEE任鸟飞民间保护网络伙伴机构--新疆阿尔泰山南麓查干郭勒湿地2022年鸟类监测与保护行动项目团队(以下简称“SEE任鸟飞新疆项目团队”),通过自媒体微信公众号、抖音平台发布了部分在新疆分布的珍稀濒危、重点保护和新疆特色鸟类主题海报,如SEE 任鸟飞优先保护受胁鸟种白头硬尾鸭、黄胸鹀、小鸨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等,以呼吁公众“守护蓝天精灵,共享美好家园”,累积参与人数多达3188人次。

虽说小满节气前后,中华大地多数麦粒会越来越饱满,可查干郭勒河谷的春麦才刚进入分蘖期。SEE任鸟飞新疆项目团队的调查员和当地志愿者,分别于5月14~16日、28~30日,完成了“新疆阿尔泰山南麓查干郭勒湿地2022年鸟类监测与保护行动项目”春季迁徙季的鸟类调查监测和湿地巡护活动。

两次调查共监测记录到野生鸟类56种近千只个体,其中部分鸟类已陆续进入繁殖阶段。湿地威胁日常监测2次,共6天。通过对比发现,此区域的物候较上一年度推迟了约10天。此外较为遗憾的是,调查期间未监测到本项目优先保护的受胁鸟种黄胸鹀。

▲SEE任鸟飞新疆项目团队成员在查干郭勒湿地(克孜赛水库)认真调查和仔细监测

4

2022

春季水鸟调查开始了

摘要:此次调查,记录到红嘴鸥、黑嘴鸥、翘鼻麻鸭、银鸥、环颈鸻、大杓鹬、白腰杓鹬、反嘴鹬、蛎鹬等13种水鸟,数量为4959只。

正文:

4月17日,正直农历三月大潮期,SEE任鸟飞伙伴机构——营口市自然观察协会开始了对大清河口的水鸟监测活动。由于刚刚解封,营口市刚允许跨县区活动,在出发前,伙伴查阅了最新的防疫要求,做好了相关准备之后,前往大清河口。

大清河口位于营口市盖州市,分为北河口和南河口,河口两侧分布鱼、虾、海参等各类水产养殖区,以及渔港码头。调查员首先来到了北河口,沿着码头边上的水泥路,进入了河口深处。

▲大清河北河口码头 (图片提供:营口自然观察)

此时正值涨潮,河口下游处的滩涂逐渐被淹没,水鸟们正在向河口上游的滩涂移动。在北河口,我们记录到了红嘴鸥、蛎鹬、白腰杓鹬、反嘴鹬和环颈鸻,其中红嘴鸥为优势种,数量超过500只。

▲高潮地栖息的鸟群 (图片提供:营口自然观察)

由于码头常年有人类活动,大清河口的水鸟对人类活动有了明显的适应性,对来往车辆、渔船等基本不惧怕,大量的红嘴鸥飞到码头上捡食渔网上没清理掉的鱼虾。

▲在岸边捡拾鱼虾的红嘴鸥 (图片提供:营口自然观察)

相比于北河口,南河口上游的开发不算严重,还保留着部分原始湿地景观,可以看到成片的碱蓬和芦苇。伙伴在这里记录到了大滨鹬、黑腹滨鹬、大杓鹬、灰鸻、斑尾塍鹬、翘鼻麻鸭等,其中数量较大的是大滨鹬,数量约为400只。南河口的下游依然是码头,虽然没有北河口规模化,但是渔船的数量并不少。

▲南河口的大滨鹬和斑尾塍鹬 (图片提供:营口自然观察)

在远处的滩涂中,伙伴记录到了红嘴鸥、黑嘴鸥、灰鸻和黑腹滨鹬,其中优势种是黑腹滨鹬和红嘴鸥,黑腹滨鹬数量约3500只,形成了壮观的鸟浪;红嘴鸥数量超过500只。

通过此次调查,共记录到水鸟13种,分别为红嘴鸥、黑嘴鸥、翘鼻麻鸭、银鸥、环颈鸻、大杓鹬、白腰杓鹬、反嘴鹬、蛎鹬、灰鸻、大滨鹬、黑腹滨鹬和斑尾塍鹬,总计数量为4959只。记录保护地块的鸟类基础数据,可以为后续保护工作提供保护提供有力的支撑。

3

2022

携手守护空缺地块

摘要:SEE任鸟飞2022年民间保护网络项目伙伴名单出炉,将携手伙伴机构保护25个保护空缺地块,开展以中国候鸟及其栖息地为主的保护工作。

正文:

SEE任鸟飞2022年民间保护网络项目伙伴名单出炉

2022年1月20日,SEE任鸟飞发布公告,面向社会公开招募新一期民间保护网络成员;截止2022年2月21日,申请通道关闭,一共收到了51份民间保护网络项目申请书。

经过合规审查和专家评审,项目组于3月30日最终选出25家伙伴机构,SEE任鸟飞将携手伙伴机构保护25个保护空缺地块,一同开展以中国候鸟及其栖息地为主的保护项目。

▲一起来守护候鸟呀! ©黄韵飞

【民间保护网络】

作为任鸟飞项目的主要策略之一,民间保护网络是由在项目区域内开展保护行动的机构和个人组成的网络联盟,旨在凝聚民间保护力量,提升工作能力。网络成员将包括生态保护组织、科研机构、鸟类保护和救助团体、观鸟爱鸟人士、环保志愿团体等多方主体。民间保护网络将协调其成员,开展统一的湿地威胁监测、鸟类调查、鸟类救助、自然教育等行动。

自2017年4月项目启动,至2021年底,任鸟飞民间保护网络共开展湿地巡护和鸟类监测7100余次,提交鸟类记录24万条,共记录到700多种鸟;提交威胁记录2300条,开展公众参与和科普教育活动超1000次,累计影响超过85万人次(其中线上覆盖约40万人次)。

▲远道而来的大滨鹬与红腹滨鹬 ©郑康华

2022年,新一期的民间保护网络伙伴机构,都将在各自的保护空缺地块,开展包括地块基础信息收集、鸟类调查、威胁监测、自然教育等在内的保护行动工作,并获得以下支持:

● 系列线上、线下培训

来自全国各地的资深大咖和活跃在保护一线的民间高手将为有意愿参与鸟类及其栖息地保护的个人和民间机构,进行培训和辅导;

● 网络成员交流与互访

线上、线下交流,促进成员相互了解,提升保护能力;

● 筹款、传播支持

获得项目筹资、传播支持。

预祝所有伙伴机构能在任鸟飞的支持下,在鸟类及栖息地保护行动上做出更大贡献!

▲春天来了,一起去数鸟吧 ©武汉市观鸟协会

2

2022

共同守护我们的“湿”与远方

摘要:2022年2月2日,是第26个“世界湿地日”,以“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旨在认识湿地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发展的积极影响,强调保护湿地的重要性!

正文:

一场空中大迁徙

全球约有40%种类的鸟类,每到秋冬季节,都会离开自己的繁殖地,飞向更为温暖的越冬地,直到第二年春天来临才会再次返回,进行繁殖,年年如此,岁岁轮回。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候鸟。

每年迁徙的候鸟数以千万计,不单要利用广阔的空域,还必须到合适的地方停歇。全球九大迁徙路线中,其中有4条过境中国,即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线、西亚-东非迁徙线、西太平洋迁徙线和中亚迁徙线。每条路线都串连着一个个湿地,这些湿地是候鸟们迁徙途中必不可少的“加油站”。

处于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径上的河北滦南南堡湿地,就是其中之一,因其拥有丰富的滩涂湿地资源,每年都有红腹滨鹬在内的数十万只候鸟在这里卸下疲惫、大快朵颐,补偿旅途的劳顿,补充体力准备着下一次飞翔。

▲南堡盐池中的红脚鹬雏鸟(雷维蟠/摄)

然而,在我们眼里诗情画意的候鸟迁徙,却是地球上最悲壮的一场马拉松。除了被天敌捕食、恶劣天气、人类捕杀等原因,围湖造田、围海造田以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自然湿地面积正在不断减少。我国在1995—2003年和2009—2013年进行了两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前后对比显示,十年间,被围垦和基建威胁的湿地面积由1,276km²增加到12,928km²,增幅接近10倍!这对于我国296种水鸟中,那些依赖于滨海湿地的种类的生存、繁衍、越冬无疑造成了严重影响。

▲渤海湾滩涂的围垦填海(吴渊/摄)

2018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要求完善围填海总量管控,取消围填海地方年度计划指标,除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外,全面停止新增围填海项目审批。此后,大规模的围填海基本被遏制。

一起守护“湿”与远方

湿地不仅仅为候鸟提供落脚的驿站,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据联合国环境署2002年的权威研究数据表明,一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

▲现在超90%的白鹤在鄱阳湖越冬(雷小勇/摄)

2022年2月2日,是第26个“世界湿地日”,以“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旨在认识湿地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发展的积极影响,强调保护湿地的重要性!

▲世界湿地日官方海报

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提升,人们对于湿地有了更多的关注。2016年,SEE基金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发起了“任鸟飞”项目——以中国候鸟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综合性生态保护项目。截止2021年底,SEE任鸟飞已联合68家民间保护机构,在90个保护空缺湿地持续开展巡护、监测和宣传教育等活动,参与人数超过85万人次;开展了青头潜鸭、丹顶鹤等6个鸟种等科学研究与保护行动,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开展了中华秋沙鸭越冬同步调查,参与人数超过1,000人次;并积极推动保护空缺地纳入官方保护地体系以及保护地升级,促进候鸟及其栖息地保护立法和政策完善。

▲SEE任鸟飞伙伴正在开展鸟类调查 图片提供:深圳市观鸟协会

同生命,互相依,让我们一起保护湿地、热爱湿地,共享湿地,共同守护这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家园。

1

2022

更多伙伴加入任鸟飞民间保护网络

摘要:2022年,任鸟飞计划招募民间保护网络伙伴守护约30个保护空缺地块。截止最终申请日期,共收到51份项目申请,后续将进行项目评审等相关工作。期待越来越多的伙伴加入,一起保护濒危鸟类,让鸟儿与人类共享美好家园!

“SEE任鸟飞”2022年民间保护网络伙伴招募

2022年1月,SEE任鸟飞发布了新的项目策略,同时启动了2022年民间保护网络伙伴的招募工作。

民间保护网络是什么?

作为任鸟飞项目的主要策略之一,民间保护网络是由在项目区域内开展保护行动的机构和个人组成的网络联盟,旨在凝聚民间保护力量,提升工作能力。网络成员将包括生态保护组织、科研机构、鸟类保护和救助团体、观鸟爱鸟人士、环保志愿团体等多方主体。民间保护网络将协调其成员,开展统一的湿地威胁监测、鸟类调查、鸟类救助、自然教育等行动。

▲任鸟飞伙伴在湛江雷州湾东里盐场工作照  ©朝槿

SEE基金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作为该网络的发起方,将通过每年一次的项目征集、项目评选和执行的方式,招募成员加入。计划自2017年起连续10年,每年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网络成员开展保护活动。在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SEE基金会也将利用自身的企业家和专家资源,为任鸟飞网络成员提供技术支持、培训、咨询、辅导;利用网络联动的优势,提升公共传播效益,支持网络成员交流、互访、考察、资质认证培训等,希望通过多种形式的支持和服务,逐步推动网络的内部治理,形成网络的自我发展。

▲任鸟飞民间保护网络保护地块分布图(2017-2021年)

所有致力于生态保护的民间组织、鸟类保护和救助团体、环保志愿团体、学术与研究机构以及保护区/湿地公园管理单位均可提出项目申请,中标机构自动成为任鸟飞民间保护网络成员。

2022年,任鸟飞计划招募民间保护网络伙伴守护约30个保护空缺地块。截止最终申请日期2月21日,共收到51份项目申请,后续将进行项目评审等相关工作。期待越来越多的伙伴加入,一起保护濒危鸟类,让鸟儿与人类共享美好家园!

12

2021

洁哥:菩提岛候鸟的“守护神”

摘要:洁哥所在的北京市昌平区多元智能环境研究所主要工作地点包括乐亭大清河盐场、菩提诸岛省级自然保护区、曹妃甸湿地等,她与伙伴持续监测调查的面积超过85平方公里。

大家口中的洁哥 

张洁,90后,是SEE任鸟飞项目民间保护网络的合作伙伴,2019年开始在唐山南部沿海进行巡护工作,其中包括菩提岛诸岛的鸟类监测。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大家都喊她“洁哥”。

▲“洁哥”本哥

植物、蝴蝶与鸟,热爱自然的人生之路

2014年,洁哥进入了博物圈,最早关注植物领域;随后,美丽绚烂的蝴蝶成为她主要研究对象。到了2017年,热爱自然生灵的她,逐渐开始关注鸟类和相关保护工作。

通过实地走访,听了全国很多民间保护者的故事后,她发现了民间保护工作的诸多局限性,如没有系统性、科学性的工作方法,也没有说服力的数据支撑等。她发现想要做好保护工作,持续详尽的本底调查工作必不可少。因此,她希望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进行试点,以弥补这份空缺。于是,洁哥决定进入自然保护领域。

很快,洁哥找到了北京市昌平区多元智能环境研究所,她与这家机构拥有同样的志向。与此同时,他们成为SEE任鸟飞项目民间保护网络的伙伴,选择唐山作为试点区域,开展唐山渤海湾湿地巡护与鸟类监测,同时记录人类对环境的干扰,系统分析当年的潮汐和气候,开展植物调查以及政策研究倡导。他们期待通过对鸟类及其栖息地的全面监测,推动滨海湿地的保护。

由此,洁哥选择了唐山的湿地滩涂,也就选择了对鸟类的守护。

泥滩与牡蛎壳,困难重重的巡护之路

唐山南部沿海拥有着不同类型的湿地,包括近岸湿地、河流湿地、自然滩涂湿地、人工盐田湿地等,复杂多样的栖息地为众多的迁徙候鸟提供了重要的生境,其中包括白鹤、丹顶鹤、东方白鹳、遗鸥等珍稀鸟种。迁徙越冬的鸟儿们

河北省一共拥有13块沿海候鸟重要栖息地,其中唐山市有七块,占了一半还多。这七块湿地,都曾留下洁哥的足迹。她主要的工作地点包括乐亭大清河盐场、菩提诸岛省级自然保护区、曹妃甸湿地等,她与伙伴持续监测调查的面积超过85平方公里。

▲乘风破浪的洁哥与小伙伴们

野外鸟调与监测,向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意外,非常具有挑战性。

在海岛上做鸟类监测,需要乘坐游艇登岛,很容易受到风浪的干扰。从游艇上下来的时候,由于船不能直接开到岸边,洁哥需要趟水上岛。大大小小锋利的牡蛎壳暗藏在水底,稍不留神就会中招。在海中、泥滩里,受了伤也没机会处理伤口,只能继续走。

▲赤脚徒步在滩涂上的洁哥

陆域和海岸带的湿地巡护和鸟类监测,坐船解决不了,需要开车。最开始的时候,洁哥属于“有驾照没上过路”的那一类司机,不敢开车。因为调查区域实在过大,一名志愿者将一辆二手车送了过来,洁哥硬着头皮接过了车钥匙,从小心翼翼到轻车熟路,洁哥也由此习得野外开车技能。

▲“芳龄18”的小奥拓

滩涂上变幻莫测的潮汐,尖锐的牡蛎壳,大大小小的困难与挑战,都是洁哥的日常。

虽然实地调查中有各种不便,家人的支持是洁哥最大的后盾和宽慰。这个生在重庆长江边、少年时期因为三峡建设而搬迁到广东的女孩,现在定居于北京,骨子里依然流淌着麻辣爽快和热切的不安定,小小的身板隐藏着大大的理想。唐山离北京虽然不远,但鸟类监测需要长时间的坚守,洁哥决定驻扎在唐山,这样就不得不与家分离,但因为有家人的支持与理解,洁哥在唐山的生活也因为充实忙碌而充满意义。

经过持续两年的高频度同步调查,洁哥和伙伴们已经对唐山南部地区的鸟类情况有了更为详细、具体的了解。随着国内越来越重视鸟类调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团队在更多的地方去做这件事,认知空白就会越来越少。作为任鸟飞民间保护网络的伙伴,洁哥会和大家一同继续努力!

11

2021

研究鸟类繁殖,找鸟巢是第一步

摘要:鸟类的研究和监测,是一项系统性的长期工作。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鸟类繁殖地开展生态监测,以清楚地掌握鸟儿们是如何在那里找对象、生孩子,完成繁殖大业的。但是你知道吗,这项任务的第一步,就是在繁殖地找到鸟巢!

鸟类的研究和监测,是一项系统性的长期工作。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鸟类繁殖地开展生态监测,以清楚地掌握鸟儿们是如何在那里找对象、生孩子,完成繁殖大业的。而这项任务的第一步,就是在繁殖地找到鸟巢。

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是全球九大候鸟迁徙路线之一,我国东部沿海位于该迁飞区的中间位置,为许多候鸟,尤其是鸻鹬类候鸟提供了中途停歇地。而大部分的迁徙鸻鹬类的繁殖地,都远在更靠北的俄罗斯极地和亚极地苔原地区。

▲鸟类繁殖地-苔原,馄饨拍摄

苔原上的鸟巢,不同于城市里的那些多搭在树枝上、一抬头就能看到的鸟巢。在这里寻找鸟巢,可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一件依靠人力的体力活。

1、找鸟巢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依赖出色的飞行能力,候鸟可以散布到广阔苔原的各个角落,而插翅难飞的两脚兽人类,却只能用脚步丈量辽阔的苔原,一步步走过鸻鹬类潜在的繁殖生境,寻找它们的踪迹。

不只是耗费体力,在苔原上找巢也是一件技术活。鸟类学家要随时保持机警,不仅要“眼观六路”——观察是否有鸟被惊飞,还要“耳听八方”——倾听附近是否有鸟叫声,如鸣唱声(Song)、报警声(Alarm call)、联络声(Contact call)等。

▲在茫茫苔原上搜寻鸟巢,馄饨拍摄

结合体力与技术,鸟类学家首先需要根据成鸟的行为来确定鸟巢的大致范围。随后,他们会找个隐蔽的位置将自己藏起来,趴在地上悄悄地观察成鸟。如果顺利的话,经过大约十几分钟,此前因觉察到危险而离开鸟巢的鸻鹬父母在确认周围环境较为安全后,会选择一条迂回的路线返回自己的鸟巢孵蛋。这时,鸟类学家便能锁定鸟巢的确切位置,前去搜寻和标记鸟巢了。

2、发现鸟巢了怎么做?

找到鸟巢后,鸟类学家会做好GPS定位记录和周围标记。由于GPS精度有限,外加苔原上很多地方都长得很像,迷你的鸟巢又藏得好,如果不作标记,下一回妥妥地又找不到了。然而,巢周围的标记也不能太明显,尤其不能放闪闪发光的金属物品,这样的标记虽然容易让两脚兽找到,但也更容易被聪明的赤狐(Vulpes vulpes)、渡鸦(Corvus corax)、棕熊(Ursus arctos)等捕食者发现。

▲用白色纸巾做标记易招引天敌,因此要尽量选择不显眼但能被鸟类学家找到的物品。馄饨拍摄

此外,要尽量减少在巢周围的走动。人类在巢附近留下的痕迹或气味也可能招致天敌到来,从而增加鸟巢被捕食的概率。因此,在做好GPS定位记录和周围标记,进行相关的数据收集和测量后,就应尽快离开。

最后,每当繁殖季结束、雏鸟出巢后,鸟类学家还会专门回访每一个记录在案的鸟巢,对它们的结构、生境进行系统描述,以便得到更为科学、可靠的鸟巢档案。

找到鸟巢,只是完成了长远工作的第一步。希望任鸟飞能够和鸟类学家们一起努力,为鸟儿们留下更多高质量的繁殖地、中途停歇地和越冬地,让它们的美丽和神奇被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

10

2021

燕都小记者走进野生动物救护站

摘要:10月23日,SEE任鸟飞民间保护网络伙伴机构华北环境前线,在石家庄市野生动物救护站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自然教育活动。带领燕赵都市报小记者团、长安区二幼的小朋友一起来到救护站学习野生动物保护救助知识,并放飞了已经康复的雀鹰和白骨顶鸡。

10月23日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虽已是深秋,当天却艳阳高照,是个做活动的好日子。平时安静的救护站变得热闹起来,因为这里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燕赵都市报的小记者和长安区二幼的小朋友们,前来参加野生动物保护教育活动。

▲认真学习野生动物保护知识 图片提供:华北环境前线

救护站站长高老师为到场的110名学生及家长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科普讲座,教大家如何看鸟、认鸟和护鸟。小记者们询问了高站长很多关于野生动物的疑问,高站长也都耐心予以解答。现场的学习和互动使孩子们获得了很多有趣的知识,也激发了他们对野生鸟类的好奇心和责任心,孩子们都表示愿意回去后向身边的朋友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知识。

▲为小记者、小朋友讲解野生动物保护知识 图片提供:华北环境前线

▲燕都小记者走进野生动物救护站 图片提供:华北环境前线

讲座结束后,当天正好要放飞前两天救助的雀鹰和白骨顶鸡,大家也在一旁观看学习。阳光温暖,正适合鸟类飞行,两只鸟儿在救护站休养生息了几天后,状态非常好,一出救护箱就冲向蓝天,恢复自由飞行。

公众保护野生动物意识逐年提高,救护站经常会收到市民们的救助电话,为此任鸟飞伙伴华北环境前线表示对所有关注野生动物,愿意为野生动物保护贡献一己之力的公众表示感谢!SEE任鸟飞伙伴们也会再接再厉,做好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教育工作,让更多人接近自然,了解野生动物,让鸟类能自由飞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享美好家园!

9

2021

项目入选“生物多样性100+案例”

摘要:9月27-28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5)的非政府平行论坛在昆明举行。在这次会议上,官方正式发布了“全球生物多样性100+案例”。SEE任鸟飞项目从26个国家258个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成为19个“生物多样性100+全球特别推荐案例”之一。

9月27-28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BD COP15)的非政府平行论坛在昆明举行。在这次会议上,官方正式发布了“全球生物多样性100+案例”。SEE任鸟飞项目从26个国家258个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成为19个“生物多样性100+全球特别推荐案例”之一。

▲SEE任鸟飞所获证书

“生物多样性100+案例”为呈现全球范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功模式和案例,展现各国家和地区非国家主体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努力和决心。SEE任鸟飞项目将与其他入选案例一起汇编成册,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期间发放,供所有行业部门交流与分享,后续还将正式出版中英文图书,以广泛宣传。

▲“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颁奖现场

从2017年至今,“任鸟飞”民间保护网络已支持65家民间保护机构开展了142个项目,涵盖了我国20多个省市的90个湿地地块。项目内容涉及鸟类基础调查、湿地巡护与数据收集、宣传教育、反盗猎与野生动物救助等。累计开展鸟类调查与巡护超6500次,保护面积达4000余平方公里,同时开展了超过1100次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累计覆盖人数超过75万人次。“任鸟飞”为民间参与湿地保护工作提供助力,同时为参与项目的各民间保护机构人员提供能力建设的平台。

▲伙伴进行监测巡护 ©朝槿

在保护示范基地建设方面,任鸟飞项目持续推动江苏条子泥滩涂湿地、河北滦南湿地、河南民权黄河故道湿地、福建兴化湾湿地、新疆白鸟湖湿地等地块的保护工作;与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福建省观鸟会等在地机构合作,建立自然教育基地,开展自然教育活动,并因地制宜地研发了自然教育课程,成为向普通民众传达湿地保护理念的良好窗口和交流平台。

针对项目关注的24种珍稀濒危鸟类,任鸟飞开展了专项保护行动及科学监测活动。通过专项保护行动的开展,基本摸清了这些珍稀濒危鸟类在我国的主要分布范围、种群数量大小、保护现状、面临的威胁等基础信息,为进一步开展更具针对性的物种保护和恢复行动筑起了牢固的基石。任鸟飞积极进行政策推动,例如提交两会建议,并积极争取面向国际的宣传机会。SEE基金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司、自然保护地司陆续达成合作协议,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能力建设等工作,参与二期黄渤海申遗工作,同时积极参与及主办国际保护会议,进行任鸟飞项目成果及经验的交流,扩大国际影响力。

▲遗鸥 ©马井生

8

2021

大连广鹿岛黄嘴白鹭专项调查

摘要:8月15日,由SEE任鸟飞民间保护网络伙伴机构,大连高校环境联盟组织的广鹿岛黄嘴白鹭专项调查活动如期进行。参加的成员除了伙伴机构的调查员外,还有部分是对观鸟和鸟类保护感兴趣的大连高校老师。

8月15日,由SEE任鸟飞民间保护网络伙伴机构,大连高校环境联盟组织的广鹿岛黄嘴白鹭专项调查活动如期进行。开展鸟类调查监测收集基础数据,为之后完善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参加的成员除了伙伴机构的调查员外,还有部分是对观鸟和鸟类保护感兴趣的大连高校老师。

当天一早,专项调查监测一行人早早地从大连市区出发,一起乘船登上广鹿岛。上岛之后,又再次换乘小船前往矾坨子监测点(广鹿岛附近一个更小的小岛)。小船经过老铁山时,风力短时较强,小船稍有颠簸,好在海浪伴着美景,大家专注于观察当地环境,在行船的过程中,一直在用望远镜仔细观察,遗憾的是,一路上除了鸬鹚和海鸥,并没有监测到其它的鸟类。

▲调查员在船上仔细观察 图片提供:大连高校环境联盟

小船逐渐靠近矾坨子,虽然还有一点距离,但用望远镜观察矾坨子最高点位山梁,已经能看到大致有三五十只白鹭。小船先停靠在矾坨子的中心点位,去年在那里发现了较大种群的黄嘴白鹭。但这次观察到在地上栖息停留的黄嘴白鹭并不多,较多的数量都在空中群飞,说明今年幼鸟已经开始试飞练习了。

▲纷飞的黄嘴白鹭 图片提供:大连高校环境联盟

“道士坐”是另一个监测关键点位,去年曾在那里监测到了最大种群的黄嘴白鹭。但这次黄嘴白鹭的数量也不多,在道士坐西北崖壁上也有一些。

在矾坨子靠近广鹿岛一侧的沙滩上,黄嘴白鹭不时成群移动飞翔。这和去年、以及上周另一位调查员王老师的监测信息一致。

▲停留在矾坨子的黄嘴白鹭 图片提供:大连高校环境联盟

通过最后整理记录,此次黄嘴白鹭专项调查,共监测到黄嘴白鹭总数接近600只,种群数量接近去年同期水平。

栖息地块的不断变好,鸟儿回到这里觅食和生活,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鸟儿来到此处。感谢有你长久的支持与陪伴,让鸟儿与人类共享美好自然~

7

2021

项目执行成效:

2020年,任鸟飞民间保护网络守护湿地数量由2019年的58个增加至70个。2020年1月-2021年6月,累计开展鸟类调查2,700余次,湿地巡护1,800余次,巡护总里程达到10万公里以上,保护约4,000 平方公里的鸟类栖息地;提交鸟类调查记录9.6万余条,共记录到600多种鸟;提交盗猎、污染和开发建设等威胁记录700余条;开展自然教育150次,累计覆盖5.2万人次。支持了丹顶鹤、白枕鹤、卷羽鹈鹕、中华凤头燕鸥种群及栖息地调查与研究项目,了解了这些珍稀濒危鸟种的生存现状,并采取了保护行动。

项目故事:

石河南岛是石河入海天然形成的岛屿湿地,是秦皇岛市唯一一座天然岛屿,面积80余公顷,海岸线总长3.54公里。每到迁徙季都有大量候鸟在石河南岛停留,有黄嘴白鹭、反嘴鹬、黑脸琵鹭等。

有这么一个人,一米八几的大个头,身穿迷彩服,常背着“长枪短炮”健步走在荒郊沃野间,时而在林间细心查看,时而驻足远眺。

他是任鸟飞民间保护网络伙伴秦皇岛市观爱鸟协会的巡护员孔祥林,参加观鸟、爱鸟的志愿活动已经有十余年。

▲孔祥林在石河南岛进行监测巡护(摄影:秦皇岛观爱鸟协会)

孔祥林对一群反嘴鹬一直牵挂于心。

2016年,一群反嘴鹬首次在石河南岛安家繁殖,到2019年,数量达到了180多只。那年4月底,一场暴雨突降石河南岛,孔祥林冒雨上岛查看,鸟蛋已经被毁,反嘴鹬家族惨遭灭顶之灾。孔祥林心如刀绞,心里企盼着反嘴鹬们不要因此而放弃石河南岛。

今年,在SEE任鸟飞项目2020山海关石河南岛调查巡护中,孔祥林发现150只反嘴鹬如期而至,这让他欣喜若狂。鸟儿选择石河南岛作为它们的繁殖地、栖息地,就是对巡护员最好的慰藉。

▲在石河南岛繁殖的反嘴鹬(摄影:刘学忠)

6

2021

钢珠打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摘要:6月19日晚,在河北省石家庄元氏县,一只阿穆尔隼被钢珠打伤了翅膀,元氏县公安局姬村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后,与SEE任鸟飞伙伴机构“华北环境前线”取得联系开展救助。在救护人员进行专业救助处理之后,目前阿穆尔隼恢复良好,已经开始进食。

6月19日晚,河北省石家庄元氏县公安局姬村派出所接到报警,一只鹰受伤需要救助。于是,该所民警何浪、何粉周立即赶赴现场。赶到后发现,是一只猛禽被弹弓打伤,便立即与SEE任鸟飞民间保护网络伙伴机构“华北环境前线”取得联系,力求能够尽快对受伤猛禽进行救治。

民警将受伤猛禽送到救护站 图片提供:华北环境前线
当天晚上10点,两位民警将受伤的猛禽送到了石家庄市野生动物救护站。经过检查和辨识,发现是一只阿穆尔隼,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它的右侧翅膀被打穿了一个洞。从伤口情况来看,初步判断可能是被钢珠所伤。钢珠的穿透力直接导致右侧翅膀骨折,需要治疗并长期喂养才能恢复。救护站的高琼站长随即对这只受伤的阿穆尔隼进行了消毒救助处理。经过消毒清创,目前阿穆尔隼恢复良好,已经开始进食。

受伤的阿穆尔隼 图片提供:华北环境前线

经过救治,阿穆尔隼已开始进食 图片提供:华北环境前线
据高琼站长介绍,救护站接到了多起钢珠打伤野生鸟类导致终身残疾事件,弹弓伤鸟已经是石家庄及周边地区野生鸟类面临的严重威胁之一。华北环境前线希望可以呼吁公众不要用弹弓打鸟,如发现受伤鸟类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当地救护站或派出所,共同守护鸟儿与它们栖息的家园。

5

2021

“护鸟员”要从小培养
“世界候鸟日”即将到来,任鸟飞伙伴以 “爱护湿地、保护鸟类”为主题,开展了湿地与鸟类保护自然教育活动,通过游戏、讲解和观鸟让小朋友们深入了解保护湿地和鸟类的重要性。
正文
“爱护湿地、保护鸟类”
5月1日,SEE任鸟飞民间保护网络伙伴机构营口市自然观察协会,以 “爱护湿地、保护鸟类”为主题,开展了湿地与鸟类保护自然教育活动,提前迎接和庆祝即将到来的“世界候鸟日”(5月8日)。
参与本次活动的主要是亲子家庭,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参加自然教育活动。为了让大家对此次活动有更好的参与感和体验,营口市自然观察协会将活动设计成游戏、讲解和观鸟三个环节。
在游戏环节,通过太阳、地球、月球的轨道运转游戏,让大家体验了星球运转与潮汐、鸟浪形成的关系。

大小朋友一起体验轨道运转游戏 图片提供:营口市自然观察协会

在讲解和观鸟环节,海鸥老师带大家来到了观鸟台上,上万只鸟儿形成的鸟浪在空中翩翩起舞,不断变幻着图案。现场孩子们看到这样壮观的景象特别地兴奋,脑洞大开,不断向老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海鸥老师认真地为孩子们一一解答,并讲解了候鸟的迁徙路线、它们从哪儿来、到哪里去、为什么在营口大辽河口停歇、为什么要成群飞行等科普小知识。老师诙谐有趣的讲解,为大家不断带来了欢声笑语。

海鸥老师为大家讲解候鸟的迁徙 图片提供:

营口市自然观察协会小朋友在认真观鸟 图片提供:营口市自然观察协会
小朋友和家长们都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不仅学到了较为专业的鸟类知识,更是体验了与自然亲近的幸福感,收货颇丰。
还有的小朋友说,自己要从现在开始爱护湿地,保护鸟类,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得到了奖励好开心鸭! 图片提供:营口市自然观察协会

近年来,营口的湿地鸟浪名气越来越大,希望通过这种体验式的自然教育,让爱护湿地保护鸟类的种子能在更多的人心中萌芽,保护好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美好家园,并为它们做出一切力所能及的保护行动!

4

2021

救助了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任鸟飞伙伴“华北环境前线”前往石家庄栾城区救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松雀鹰,期间还在乡村救助了另一只受伤的白鹡鸰,将它们带回野生动物救护站救护,待伤情好后放归。
正文
救助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松雀鹰
4月4日下午,任鸟飞民间保护网络伙伴机构华北环境前线,接到市林业局指令,到石家庄市栾城区救助一只受伤的鹰。救护员赶到栾城区后,在一个偏远的仓库内见到了这只受伤的松雀鹰,松雀鹰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通常栖息于海拔2800公尺以下的山地针叶林、阔叶林和混交林中,冬季时则会到海拔较低的山区活动性机警,人很难接近,常单独生活。

受伤的松雀鹰 图片提供:华北环境前线
据热心市民介绍,这只鹰误闯进大仓库之后,再也没有力气飞出去,市民就喂了它一些水和肉。现场查看,松雀鹰的翅膀受伤,因长时间没有进食无力飞行。因此,救护员决定将其带回石家庄市野生动物救护站,并补充水分和食物,待进一步观察治疗。
栾城区乡村发现一只白鹡鸰
在救助了松雀鹰之后,救护员随即赶往栾城区乡村,救助另一只受伤的白鹡鸰。在一户村民家,救护员见到了受伤的白鹡鸰,白鹡鸰的翅膀被弹弓打伤还在滴血。

救助白鹡鸰 图片提供:华北环境前线
“我在菜地浇菜的时候,看见了这只小鸟没法飞,于是就救了回来打了市长热线……”据村民介绍,是她们看见小鸟翅膀受伤的,工作人员沟通还了解到,附近经常有人玩弹弓!

放飞白骨顶鸡
同日下午,几天前救助的一只白骨顶鸡,经过精心照料和喂养,精神头十足并开始冲撞笼舍。由于白骨顶鸡应激反应强烈,救护站决定将其放飞。
救护员谭少璇刚刚打开箱子,白骨顶一下就飞了起来。飞到了环城水系,那里有成群的骨顶鸡和黑水鸡群,等待着这只离群鸟儿的回归。

放飞白骨顶鸡 图片提供:华北环境前线
为了杜绝类似的伤害鸟类的事件,任鸟飞伙伴华北环境前线负责人高琼,跟随村民来到了栾城区西营乡张辛庄村村委会,与该村支部委员沟通说明此事。村委会表示,会在村委会内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呼吁村民保护野生鸟类,不伤鸟,爱护鸟,共同守护鸟类及它们的栖息地!

3

2021

2020年2月下旬至3月中旬,任鸟飞伙伴鸻鹬鸟类研究所在丹东-东港地区的沿江、沿海、水库,先后开展了两轮水鸟调查监测活动,记录收集水鸟种类、数量并对该地块开展监测活动为来这里栖息的水鸟提供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
这段时间恰好是黄海北岸的早春时节,相比往年,刚过去的冬季可以说是一个暖冬,水库里冰化的比较早,迁徙的雁鸭到达的比较早。这一阶段,迁徙的雁鸭类进入了高峰期,随后主要的鸟种随时间推移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因为每种鸟类的迁徙时间不同,所以在野外观察时鸟种会出现明显变化;鸻鹬类的前锋也陆续到达。数量比较突出的几个物种是短嘴豆雁、鸿雁、花脸鸭、绿头鸭,黑腹滨鹬、蛎鹬、白腰杓鹬、斑尾塍鹬等。

3月12日,鸭绿江边某处的蛎鹬群,丹东-东港,摄影:鸻鹬鸟类研究所

2

2021

水鸟与湿地的故事
前不久,#北京一公园出现珍贵迁徙水鸟#上了热搜,你注意到迁徙的候鸟了吗?趁春天,与大家讲讲水鸟与湿地的故事。
正文
前不久,#北京一公园出现珍贵迁徙水鸟#上了热搜,网友纷纷围观。春回大地,候鸟迁徙,你注意到迁徙的候鸟了吗?
今年的2月2日正值第25个世界湿地日,今年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与水”,借此机会与大家讲讲水鸟与湿地的故事。

你熟悉的白鹤:上世纪70年代只发现10只
白鹤,分布西起俄罗斯乌拉尔地区,东至日本北海道,在19世纪早期仍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鹤类。仅仅过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到20世纪70年代,人们只在伊朗境内发现了10只左右的白鹤,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该种已经陷入了绝境。
1981年1月,在经过近三年,跨越四省的广泛考察之后,中科院动物所的工作人员终于在江西省鄱阳湖西岸的沼泽地里发现了越冬的白鹤群,约100多只。这不仅确定了白鹤东部种群的越冬地,而且将世界上该种已知的数量一下翻了十倍,也点燃了关心白鹤命运人们心中的希望。

现在超90%的白鹤在鄱阳湖越冬 图片提供:雷小勇

在鄱阳湖越冬的白鹤,每年6-8月在俄罗斯雅库特共和国境内繁殖,待到9月当年新生小鹤能够飞翔之后,就会向南迁徙。经过约5000公里的长途旅行,最终抵达鄱阳湖。
白鹤是对浅水湿地环境最为依赖的鹤类,而与长江自然连通的鄱阳湖为它们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随着冬季水位的逐渐消退,湖底的泥滩上会渐次长出许多白鹤喜欢取食的沉水植物块茎。
今天,几乎所有东部种群的个体在冬季都会聚集到鄱阳湖,考虑到人为活动及可能会兴建的水利设施会对集中在鄱阳湖越冬的白鹤带来灭顶之灾,IUCN红色名录将该种的受胁等级评估为极危(CR)。
水鸟:湿地健康状况的重要生物指标
水鸟是湿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湿地健康状况的重要生物指标。像白鹤需要迁徙一样,大多数的水鸟种类都属于候鸟,它们每年都要往返于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构成了自然世界里最为壮丽和引人入胜的景象之一。
然而,具有迁徙习性的物种相对而言也更加脆弱。它们需要两种或多种生境类型来支持自己完成其生命周期,一旦其中一种生境遭到破坏,这些迁徙物种可能就无法生存。
中国的湿地开放利用已有了数千年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对湖泊进行围垦。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对物质生活需求的提高和经济快速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对湿地开放利用的强度也日益加大。

人与水鸟-滩涂的共同受益者 图片提供:雎鸠生态
中国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突出表现在面积持续减少、水体污染严重、生态功能退化等方面。位于中国人口最为稠密、经济最发达东部沿海地区的滨海湿地受到的影响也最为严重。据统计,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中国已经损失了53%的温带滨海湿地、73%的红树林和80%的珊瑚礁。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栖息地受到威胁,也直接影响到了生活在其间的生物。在中国的296种水鸟当中,已有46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评估为全球受胁物种,其中极危物种8种、濒危物种12种、易危物种26种,占中国水鸟物种总数的15.54%。

飞越长桥海水面的钳嘴鹳群 图片提供:韩奔

今年,湿地保护法草案初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中国首次针对湿地保护进行立法,为强化湿地的保护和修复提供法治保障。草案中明确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湿地的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鸟类和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在此,我们希望大家可以更好地关注湿地、关注候鸟的生存状态。

1

2021

湿地鸟类同步调查行动启动啦
一月中旬,SEE任鸟飞项目开启了湿地鸟类同步调查行动,短短7天,记录到了17万只鸟!看看鸟儿光顾的地方,有你的家乡吗?

正文
为了更好的呈现中国湿地鸟类的迁徙动态,为中国鸟类保护提供更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SEE任鸟飞项目在一月中旬开启了湿地鸟类同步调查行动。
在SEE任鸟飞36个民间保护网络项目点中,有25个项目点伙伴机构参与了1月13-19日的同步调查。这些项目点共涉及14个省市,提交鸟类记录1,418条,共记录到199种,178,864只鸟类。

图1:同步调查的项目点(方块标注) 马景然 制图
早起的人儿有鸟看,还是特别宝贝的鸟种
在开展野外调查时,虽然辛苦,但也充满意外和惊喜,一起来看看任鸟飞伙伴巡护中发生了什么吧。
广西土生土长的“鸟人”白云一大早就赶到南邻北部湾,他同任鸟飞伙伴美境自然的调查人员赶着涨潮时间来查看并记录鸟儿。
他们撞见了一只不愿意早起的金斑鸻[héng],它满脸透露着忧愁,还打了个哈欠,“鸟生”也充满了不如意呀。这一次同步调查,白云与美境自然一共记录到水鸟26种4,075只。

图2:望远镜里打哈欠的金斑鸻 摄影:梦马
任鸟飞伙伴西安野鸟会的小勇老师多年来一直守护着西安这座古城的鸟儿。在这一天,他们监测到了泾渭湿地三年来未曾出现的新鸟种——5只中华秋沙鸭。小勇老师特别高兴,这意味着又有新的鸟类在六朝古都栖息。

图3:古城又见中华秋沙鸭 摄影:张小勇
24种濒危水鸟就占了17种,看看鸟儿光顾了谁家?
在所有伙伴的共同努力下,本次同步调查记录到任鸟飞24种濒危水鸟中的17种。记录数量超过10,000只的有红嘴鸥(16,803只,11个项目点监测到,其中最多的是日照记录到9,739只)、绿头鸭(14,485只,12个项目点监测到,其中大连三台子及广鹿岛湿地记录到8,300只)、黑腹滨鹬(13,030只,11个项目点监测到,其中连云港滨海滩涂、泉州围头湾、青岛胶州湾都有超过2,000只的记录)、骨顶鸡(12,068只,11个项目点监测到,其中湖北鄂州梁子湖记录到6,225只)。

图4:记录到最多的10种鸟类
参与同步调查的25个项目点中,日照滨海及周边湿地监测到鸟类数量最多,为46种,29,248只;该区域记录到比较多的越冬鸟类有红嘴鸥、骨顶鸡、斑嘴鸭、绿头鸭、反嘴鹬等。其次是武汉武湖54种,18,356只,以雁鸭为主。

图5:鸟类监测数量前10 的项目点
相信随着保护工作的推进,鸟类栖息地生存环境会越来越好,也越来越多鸟儿栖息~
 

12

2020

为迁徙的候鸟筑一个安全的家
12月,任鸟飞伙伴冒着-20℃的严寒在中蒙边境的湿地开展鸟类调查与监测行动,对于掌握我国中亚、东非-西亚迁徙路线上珍稀濒危候鸟种群动态和干旱区河流湿地生态系统环境变化意义重大。
正文
12月的查干郭勒湿地极其寒冷,气温已达零下20多度,查干郭勒河已被冰封。天气条件虽然恶劣,但湿地附近仍然有少量鸟类活动,如麻雀、大山雀、灰斑鸠、原鸽等,志愿者们顶着严寒对观察到的鸟的种类和数量做了详细的记录。
12月14-18日,任鸟飞伙伴新疆观鸟会志愿者来到青河县查干郭勒湿地,开展了项目的第一次地块信息收集和野外调查活动。
查干郭勒湿地地处中蒙边境,位于全球候鸟中亚、东非-西亚迁徙路线上,且区域生态环境优美、地理位置特殊、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是该路线上迁徙候鸟在我国境内的重要停歇地和繁殖地。
这里,每年春秋都有世界濒危物种白头硬尾鸭、易危物种红头潜鸭等大群水鸟迁徙停歇,部分种群繁殖于此;另外,还繁殖着世界极度濒危物种黄胸鹀(目前国内已知黄胸鹀指名亚种唯一稳定的繁殖种群)、黑鹳、白肩雕、大天鹅、蓑羽鹤、猎隼等珍稀濒危和重点保护物种。在该地块开展鸟类监测,对于掌握我国中亚、东非-西亚迁徙路线上珍稀濒危候鸟种群动态和干旱区河流湿地生态系统环境变化意义重大。

冰封的查干郭勒河 图:新疆观鸟会

志愿者们在-20℃的严寒做调查 图:新疆观鸟会
调查期间,当地政府和林草部门高度重视,协助新疆观鸟会在江布塔斯村召开了以“保护黄胸鹀,守住那片田”为主题的查干郭勒乡物种保护及绿色发展社区谈论会以及SEE任鸟飞项目启动会。
相关保护机构代表、志愿者和村民均到场参加了此次会议,并为当地村民发放了黄胸鹀保护宣传海报,希望能够以此提升村民对于鸟类保护的意识。

项目负责人苟军正在做项目介绍 图:新疆观鸟会
 

11

2020

销毁非法鸟网,让鸟儿自由飞
驱车三百多公里,巡护了四个乡镇,任鸟飞伙伴发现了非法捕鸟网,上面还挂了一只沙锥。将鸟儿解救后,巡护员将捕鸟网销毁!

2020年11月3日,任鸟飞伙伴湛江市爱鸟协会开展了当月的例行地块巡护活动。
从湛江驱车三百多公里,巡护了雷州西海岸的四个乡镇,并对发现的捕鸟网进行了举报和销毁。
巡护路线
整个巡护路线沿着雷州湾西海岸,由乌石向纪家方向。一路上鸟况甚好,在恬神村旁边的一片水草丰满的宽阔池塘中发现了近100只白眉鸭,还有大量的黑翅长脚鹬、青脚鹬、矶鹬、林鹬、泽鹬等。
到了另一个盐场的巡护观测点,还观察到了35只大白鹭、几只苍鹭、4只金斑鸻、和2只金眶鸻。

10

2020

如果可以,一起去野外吧!
“快看,青头飞起来了!”两只青头潜鸭,正在荷叶塘上扑闪着翅膀,在半空中自在地飞着!10月,志愿者参与府河湿地青头潜鸭常规调查。

2020年10月11日,周日,阳光明媚。
为了不辜负这样的好天气,也正好遇上了青头潜鸭常规调查的机会,任鸟飞伙伴武汉市观鸟协会组织了2020年第一次主题为“去野外吧!”的调查志愿者培训活动。
国庆假期阴雨连绵,大家都在抱怨着没能出门观鸟。一看到天气好不容易放晴,协会马上在志愿者群里组织活动,利用这难得的晴天假期把大家聚在一起,走到野外。
本次共招募到25名志愿者参与府河青头潜鸭的调查和培训活动, 早上8点,全员抵达目的地。调查小组成员分为三队,分别去往三个样线展开青头潜鸭的常规调查。参与培训的志愿者跟随第一样线小分队一同展开调查工作。
鸟类的调查监测,是鸟类保护的常规的、基础工作之一,能够帮助详细地了解保护地的鸟类分布情况,为进一步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其次,民间的鸟类观测,不仅是专业观察的补充,更是推动鸟类保育的重要力量。培训志愿者参与鸟类调查,让更多的公众参与保护鸟儿的行动中来。

9

2020

11年后,一只鸟在两个国家的奇遇
相隔11年,能在两个不同国家,遇到并环志到同一只鸟,无疑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情,也算是一种特殊的缘分!
正文:
一封来自日本的邮件
9月底,任鸟飞伙伴鸻鹬鸟类研究所的负责人白清泉老师,收到一封来自日本的电子邮件,发信人是一位叫Jun Hosoya(细谷淳)的日本鸟类环志者。

8

2020


8月,按照“惠州盐洲岛及周边鸟类调查和保护”项目计划,任鸟飞伙伴深圳观鸟会在盐洲岛及周边、深圳湾、大铲湾各开展了2次鸟类调查监测活动。
这是鸟类保护的基础工作之一,能够帮助详细我们了解保护地的鸟类分布情况,为进一步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本次8月调查中共发现水鸟29种,共计3886只,其中数量较多的鸟类有:白鹭1330只、大白鹭1187只、牛背鹭485只、红脚鹬159只、池鹭157只等,特别的鸟类有长嘴鹬、弯嘴滨鹬等迁徙鸟类。
种类和数量的增多,说明在我们的保护下,生态真的在变得越来越好呢!

8月还有一些鹭类在红树上繁殖 供图:深圳观鸟会

8月还有一些鹭类在红树上繁殖 供图:深圳观鸟会

水田中的白鹭和牛背鹭 供图:深圳观鸟会

水田中的白鹭和牛背鹭 供图:深圳观鸟会

观测不易,美好须珍惜
8月是灌木和杂草疯长的季节,由于已经少有人前往滩涂,小路已经被银合欢和白花鬼针草遮挡得严严实实。
上个月来的时候还依稀有路的痕迹,红树边的斜坡被遮挡得更是难于通行,调查员走在前面的还摔了一跤,差点掉到水沟的烂泥中。

还好这个月有所准备,买来了修剪花草的大剪刀,边走边清理。
被遮挡的路很长,调查员们只能在一些难于通过的地方修剪,杂草纠缠在一起难于清理,费劲又费时,在烈日下衣服一会儿就湿透了,需要停下来喝点水喘几口气。
但是,当观测到滩涂上成群的鸟儿在此栖息时,顿时不觉得暴晒、疲劳、饥渴,全身心地观测和统计。不时有开心的惊呼声,那是因为发现滩涂上有零星迁徙而来的中杓鹬、铁嘴沙鸻、红脚鹬等鸟类,要知道这些鸟儿平时都是比较罕见的。

滩涂上大群的鹭 供图:深圳观鸟会

滩涂上大群的鹭 供图:深圳观鸟会
福无双至?不存在的
俗话说福无双至,这句话在这次鸟类调查中并不适应,更多的是遇到了好事连连。
在离开调查的滩涂开车沿着大马路返程时,在路边的水田中又有意外的惊喜。首先是一小块水田中有几只鹬鸻在觅食,这也是之前没有观察过的现象,竟然还有1只罕见的长嘴鹬和2只弯嘴滨鹬。
虽然旁边有一个厕所持续“放毒”,大家还是津津有味地观察。
看到水田里有些动静就立马停车“干活”,竟然还观测到大群的鹭在跟随耕地的机器觅食。

水田中的弯嘴滨鹬 供图:深圳观鸟会

水田中的弯嘴滨鹬 供图:深圳观鸟会

夏季酷暑难耐,但是在鸟类调查时看到了这么多鸟儿在这里安全的栖息觅食,有时还会发现一些意外的鸟类或鸟况,就像飘来一阵阵凉风,悄悄地带走酷暑,顿时也不觉得难受了。
而这份喜悦今天也想及时的分享给您,感谢您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关注。
同时也带来“鸟人”们特有的祝福,希望爱心满满的您能够和这些鸟儿一样,飞的更远,更高,更广阔!
 

7

2020

1. 鸟人之乐——偶遇“神话之鸟”
厦门雎鸠生态SEE任鸟飞民间保护网络伙伴,主要承担“福建围头湾滨海湿地鸟类栖息地调查和保护”项目及衍生项目,并广泛开展周边区域的环保宣导工作。
还记得2019年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厦门雎鸠生态的三个“鸟人”YY、云鹤和西澨一起乘船出海调查水鸟,偶遇鱼排泡沫上的鸥群。而在一群大凤头燕鸥之中,惊喜的发现了珍贵的中华凤头燕鸥。
中华凤头燕鸥,是顶着“神话之鸟”头衔的在凤头燕鸥属。她们的嘴大部分为橙黄色,但嘴端为黑色,反差明显,因此,它们有着“黑嘴端凤头燕鸥”之称。事实上,早先学界也一直将其中文名称为“黑嘴端凤头燕鸥”,不过后来为进一步扩大保护宣传效果,就“改名”为更通俗易懂的“中华凤头燕鸥”。 有别于大凤头燕鸥,中华凤头燕鸥嘴端标志性的一抹黑色 来源:Oregon State University
当魂牵梦绕的鸟种出现在眼前时,鸟人们不能像球迷一样在场边欢呼,只能默默记录,留存影像资料。或许这不够畅快,但却是鸟人们最独有最期待的的快乐。

2. 鸟人之哀——“神话之鸟”全球仅存百余只
能亲眼目睹中华凤头燕鸥无疑是一份意外且珍贵的奖励。作为全球极危物种(CR),中华凤头燕鸥现存仅百余只(甚至有观点认为不足一百只),栖息地遭到破坏、食物短缺、蛇鼠等入侵物种威胁导致的“断后”,都被当做是影响其种群数量的原因。
也正是由于数量稀少,自1863年被德国学者赫尔曼·施勒格尔(Hermann Schlegel)命名以来,人类对中华凤头燕鸥的确切观察记录屈指可数,变幻莫测的行踪令其更显神秘。
 

亲眼目睹中华凤头燕鸥 来源:雎鸠生态亲眼目睹中华凤头燕鸥 来源:雎鸠生态

3. 鸟人在行动——守护濒危水鸟及其栖息地的人儿
大斑是雎鸠生态的鸟类调查项目负责人,他很欣赏年轻人的激情与纯粹的快乐。机构成立的时间不长,但成员很多都是中国第一批观鸟的老鸟人,平均年龄50岁左右,对某一类鸟特别关注,对自然变化的内在机制比较感兴趣。

机构宣传手绘图 来源:雎鸠生态


十多年间大斑一直致力于中华凤头燕鸥的观测与研究,多次发表相关论文,早在2010年即提出中华凤头燕鸥较大可能存在环黄海北方亚群。该观点被国际鸟盟引用,并于2016年得到证实;也是这十多年,他见证了城市飞速发展对候鸟栖息地的侵占,以及工农业粗放生产造成的大量污染。了解越深,焦虑越重。尽管全社会已经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但生态的恶化趋势并不是一下就能刹住车的,这突出地表现在鸟类种群数量的持续下滑。
大斑坦言:“同一地块的任鸟飞调查项目,19年上半年比2018年鸟少了很多,湿地变成了工地,尘土飞扬,一些水鸟坚持回到残存的斑块中栖息、繁衍,心情很不好,挺悲观的。能看到中华凤头燕鸥当然很高兴,毕竟研究了十几年,但是我更关注的还是鸟的总体数量,总数量更能反映环境的变化。”

任鸟飞项目执行图片 来源:雎鸠生态


4. 鸟人的传承——最大的梦想是培养出100个乃至1000个调查员
秦民晗是本次中华凤头燕鸥调查子项目的负责人,他说自己非常佩服大斑这样的前辈:“这么纯粹的一两个人,多年来一直用业余时间做中华凤头燕鸥的研究。假如有一天他们不做了,本地可能就没人来继续做了。”
“这些燕鸥基本都生活在无人居住的小岛上,观测它们很难在短期内收获一些研究结果。很多高校毕业生在选择研究项目时很少会选择中华凤头燕鸥,因为很有可能读了三年书,结果都还没见过这种鸟,毕业都成问题。同时,鸟类调查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因此,民间的保护力量是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重要补充。”
有一个根本性问题让秦民晗陷入迷茫:我们至今仍不知晓影响中华凤头燕鸥种群数量的关键因素。“像这种鸟,在2000年重新发现的时候并不多,如今快20年了还是不多,基本稳定在100只左右。这些年环境明显变差了,但它们的数量又没有明显变少,这是否有其独特的生存之道?现在困扰我们的是,想保护它们,但是不知道从哪下手。”

 

追踪中华凤头燕鸥 来源:雎鸠生态追踪中华凤头燕鸥 来源:雎鸠生态


在大斑看来,要解决这样的困惑,没有捷径可走,只有继续踏踏实实地做一线监测,多收集数据,从中分析原因。“经过很多年的自然观察和经历,我们都意识到,调查工作和研究工作是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和根本,这也是发起成立雎鸠生态这个机构的目的。我本人也做过相关项目,所以清楚调查结果对保护工作的推动作用。”

野外调查 来源:雎鸠生态野外调查 来源:雎鸠生态


2018年以后,国家对滨海湿地的保护空前重视,围头湾内的商业围填海工程目前已停止。但是,当地经济高速发展带来了旺盛的用地需求,使得海岸线内的湿地,包括盐场、鱼塘被改变用途或填埋,使得鸻鹬类失去了高潮期栖息地,其中有些鱼塘是为了被恢复为滩涂而铲除的,本意是为了保护滨海滩涂,但是由于环境的改变,当地已经没有比鱼塘更好的鸻鹬类高潮位栖息地了,鸻鹬类将不得不离开。政策都是好的,但如何执行需要因地制宜。为这些事,大斑等人也在跟各方积极协调,保留高潮位栖息地。
大斑最大的梦想是培养出100个乃至1000个调查员,并通过他们传播科学的生态理念。他说:“现在的自然教育、公共教育在发达城市已经相当普及了,但是在中小城市,这方面的差别非常大。孩子们对于自然教育的渴求,让我很难忘。在一些比较偏僻的、不是主城区的学校,在这方面的需求有较大缺口。”在他的未来构想中,调查员不仅是湿地的守护者,还应当是生态文明的传播者。
大斑说,任鸟飞地块守护的概念给了自己很大的启发。他希望调查员也能够分成各个子团队,各自去守护一个地块,以利于对此地的持续关注,获取更加准确、完整的数据。
同时,他还期待行业信息共享平台的诞生。

“因为生态系统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内部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所以做生态保护也需要一个对应网络系统,否则各行其是是难有成效的。我希望任鸟飞牵头打造一个物种信息和保护信息共享平台,大家在做调查时都可以使用这些数据,更好地促进保护工作,这将是我们非常愿意看到的局面。”
 

6

2020

一直关注鸟类保护的任鸟飞伙伴们,经常收到这样的询问:
捡到一只小鸟,怎么办?
我把这只鸟养大了再放它回外面可以吗?
有只鸟飞不起来了,我不捡它回来就要死了吧?
有只鸟好像伤了,我要送它去哪里?
野生动物救助的电话是多少?
我救它回家喂它饭它不吃怎么办?
……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只想说,野鸟不是你想救,想救就能救。施以援手还是放手,也是一门学问。

遇到不能飞了的鸟,怎么办?
一般来说,如果发现它没有外伤,原地没有威胁它的因素(比如会轧到它的车,会吃它的猫,会捡它玩的人),让它原地休息即可,不要徒手触碰。
如果它能活动自如,就没你什么事了,可以离开。如果发现它可能受伤,可联系救护单位,在指导下进行救助。
有一点需要注意:


许多看起来行动不便的鸟,其实是刚出巢正在学飞的幼鸟。它们没有受到伤害的情况下,无需救助。如果它不巧落在了路中央,你可以将它就近移至没有人和流浪猫狗打扰的地方,或者安全的树枝上。
亲鸟一般不会离幼鸟太远,你离开幼鸟后,亲鸟可能会回来给宝宝喂食或带它回巢。如果一时爱心泛滥,捡它回家喂养,它可能反倒活不成了,或是对人产生依赖,失去了在自然生活的能力。
自然有淘汰法则,野生动物也有正常的生老病死。有时候,爱鸟的你也要放手。
 

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出品的小型鸟类应急救护方法,赶紧保存一下!供图/棣棠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出品的小型鸟类应急救护方法,赶紧保存一下!供图/棣棠

我们小区有蛇/蝙蝠,需要处理吗?
蛇不以人肉为生,不用担心蛇盘算你的肉(除非你先盘算它的肉了)。蛇很怕人,一般见人赶紧溜,不会主动攻击,但如果被招惹了的话,为了自保还是会有攻击性(泰迪急了也咬人啊)。
如果发现蛇实在干扰到人的生活或安全,可以致电当地林业局或应急救援中心,联系专业人士作一定的驱赶或隔离移送处理。
 

长久以来,蝙蝠会在房屋缝隙中栖息。保持距离,不要徒手触摸它们,也不必过于恐慌。长久以来,蝙蝠会在房屋缝隙中栖息。保持距离,不要徒手触摸它们,也不必过于恐慌。

我的巴西龟不想养了,可以放生吗?
不行!不可以!快住手!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了解一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三十八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将野生动物放生至野外环境,应当选择适合放生地野外生存的当地物种,不得干扰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生产,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随意放生野生动物,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或者危害生态系统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巴西龟、鳄龟、牛蛙、罗非鱼、福寿螺……都是外来物种,现已大量入侵我们的水系。这些动物进入我国,原本用于饲养食用,但由于逃逸、放生等原因流到野外。不属于这片水土的它们没有天敌,吃得多生得多还活得久,抢夺本地原生龟、蛙、鱼的地盘,逼退本地物种,称霸一方。
所以,作为一名负责任的铲屎官,如果无法继续饲养自己的宠物,请为它找好下一个负责任的铲屎官。

“任鸟飞”项目一直关注并致力于守护中国最濒危水鸟及其栖息地,让鸟儿与人类共享美好自然。
为了保护这些濒危水鸟和它们的栖息地,项目执行团队除了开展日常的巡护、鸟类调查与监测等外,还会定期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因为我们相信,只有改变意识,才能改变行为。
感恩您的支持,希望这些小小的知识点,对关心野生动物、关心自然生态的您来说,也会有用。
如果您觉得这条进展知识点有用,邀请您转发到朋友圈或爱鸟人士的微信群,一起来传播关于护鸟、爱动物的正确姿势!
感谢任鸟飞伙伴美境自然提供以上文字和图片。

5

2020

比飞机更能飞的鸟,正在受到威胁
上个月的5月9日,是 “一年两度的世界候鸟日(World Migratory Bird Day,今年是2020年5月9日和10月10日)之一。国际候鸟日距今已经走过了27个年头,这一日子旨在提高人们的认识,强调保护候鸟及其栖息地的必要性。

4

2020

随着天气转暖,处处是一片草长莺飞的美好景象。鸟儿们或浓情蜜意,或筑巢育雏,忙得不亦乐乎。

正在浓情蜜意的黑翅长脚鹬 ©西安野鸟会

忙于衔草筑巢的远东山雀 ©西安野鸟会忙于衔草筑巢的远东山雀 ©西安野鸟会


每年此时,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都是重要的观鸟期,民间的鸟类爱好者和鸟类关注者们纷纷走出家门进行更频繁的鸟类观察。
可不要小瞧了这些民间的观鸟行为,这可不只是简单的“玩乐”哦。

雨中调查观测 ©西安野鸟会雨中调查观测 ©西安野鸟会


首先,鸟类的调查监测,是鸟类保护的基础工作之一,能够帮助详细地了解保护地的鸟类分布情况,为进一步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其次,民间的鸟类观测,不仅是专业观察的补充,更是推动鸟类保育的重要力量。

爱跑来跑去,很亮眼的黄头鹡鸰 ©西安野鸟会爱跑来跑去,很亮眼的黄头鹡鸰 ©西安野鸟会


阿拉善SEE任鸟飞项目中的重要一环,就是支持鼓励民间的观测力量,在任鸟飞项目保护的地块,开展对鸟类的调查与监测,对该地块的所有野生鸟种、数量、时空分布等进行记录、分析,也包括宗教放生、人工放养、逃逸和入侵的鸟种等。
志愿者故事:90后鸟人在“任鸟飞”活动中的成长


90后女生封稻稻,是西安野鸟会鸟调监测团队中的一员。
从2018年秋到现在,从任鸟飞泾渭湿地项目的第一场活动开始,和各位老师们一起走过严寒,走过酷暑。
候鸟来了又去,不变的是她对鸟类的痴迷和热爱。
“之前都是一个人背着望远镜在西安周边观鸟,后来和西安野生鸟类保护协会的老师们一起经历了西安地区第一次的鸟类普查,对科学鸟类调查有了新的认识。当任鸟飞泾渭湿地项目开始的时候,迫不及待的就报名了。” 封稻稻说。


泾渭湿地在西安城的东北方向,封稻稻住在在西安的大南郊,因为没有交通工具,所以需要每次起个大早赶地铁到指定地点与接人的老师们汇合然后再去大部队的集合点。
封稻稻感慨,每次在地铁换乘的间隙都会恍然,感觉自己就像一只候鸟一样,在固定的时间在固定的地点直间来回迁徙。相对于候鸟迁徙的困难重重,人类的空间移动显的多么的轻松!
在泾渭湿地鸟类监测志愿者团队里封稻稻是代表年轻人的一拨,慢慢见证着团队在专业科学的道路上越来越好,团队队伍也逐渐壮大,越来越多的大学新生加入。
“对于年轻人来说参加一次这样的活动可以是一时兴起,但是持之以恒的坚持参加则要克服很多外在影响因素。幸运的是这样一群不大不小的青年人都一如既往的参与着。不仅记录下了候鸟们归来和迁徙的讯息,同时也在见证着团队的壮大。跨越城区的距离、考验意志的天气、个人生活工作和志愿活动的时间冲突,这些问题在一次又一次的冲突和不协调中慢慢融洽。相比于这些小小的麻烦,大家在一起的欢愉和和鸟儿们在头顶展翅飞翔的自由不断的充盈着我们每一个参与者的内心。” 封稻稻说。
像封稻稻这样的鸟类调查监测的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的职业可能不尽相同,但是他们都有着一个热爱鸟儿的心,利用自己的休闲时光参与到鸟类调查活动中来,保护着鸟儿。
4月18日,阿拉善SEE任鸟飞伙伴西安野鸟会按计划如期开展了“西安泾渭湿地”项目的定期鸟类调查监测活动。
调查当天,天气条件较为恶劣,刮风又下雨。但风雨并未减弱志愿监测老师们参与调查的热情,一清早便从西安的东西南北方向奔向集合地点。短暂的相聚和寒暄之后,各队分领监测样线。监测活动,冒雨进行……

车和人都陷到了泥里 ©西安野鸟会车和人都陷到了泥里 ©西安野鸟会


雨水让监测样线变得泥泞,开车老手夏老师还是不小心陷进了雨天给的这份“意外惊喜”里,在老师们组成的“临时救援队”齐心协力地帮助下脱险。
但他们不虚此行,分别看到了白鹭已换上了华丽的婚纱礼服,变了装的小鸊鷉(pì tī),在浅滩跑来跑去的黄头鹡鸰和金眶鸻、长嘴剑鸻,领地意识超强的灰头麦鸡,还有贴着水面不停掠过的淡色沙燕和家燕……一切都是春天该有的生机勃勃的样子。

换上婚纱的白鹭 ©西安野鸟会换上婚纱的白鹭 ©西安野鸟会

 

最近西安的“贵客”白眉鸭 ©西安野鸟会最近西安的“贵客”白眉鸭 ©西安野鸟会

 

插了“凤翎”的夜鹭 ©西安野鸟会插了“凤翎”的夜鹭 ©西安野鸟会

 

正在换羽的银喉长尾山雀 ©西安野鸟会正在换羽的银喉长尾山雀 ©西安野鸟会

 

萌萌哒白鹡鸰 ©西安野鸟会萌萌哒白鹡鸰 ©西安野鸟会


此次调查共发现野生鸟类55种,共计1,564只,其中包括淡色沙燕658只、家燕150只、崖沙燕134只、斑嘴鸭75只、普通燕鸥56只等。
监测活动伴着贵如油的春雨完美结束,意外的小惊喜更是为这场活动留下了我们共同的记忆。
感谢每一位不管阴晴雨雪,酷暑严寒,依然坚持守望着这秋来春去、春归秋还的候鸟们,守望着蓝天和属于天空的精灵们的志愿者老师们。
也感谢亲爱的捐赠人一如既往的支持!希望您继续关注我们的“守护栖息地任鸟飞”项目,每月20元支持守护濒危水鸟,让鸟儿与人类共享美好自然。
 

3

2020

2020年2月下旬至3月中旬,任鸟飞伙伴鸻鹬鸟类研究所在丹东-东港地区的沿江、沿海、水库,先后开展了两轮水鸟调查监测活动,记录收集水鸟种类、数量并对该地块开展监测活动为来这里栖息的水鸟提供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
这段时间恰好是黄海北岸的早春时节,相比往年,刚过去的冬季可以说是一个暖冬,水库里冰化的比较早,迁徙的雁鸭到达的比较早。这一阶段,迁徙的雁鸭类进入了高峰期,随后主要的鸟种随时间推移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因为每种鸟类的迁徙时间不同,所以在野外观察时鸟种会出现明显变化;鸻鹬类的前锋也陆续到达。数量比较突出的几个物种是短嘴豆雁、鸿雁、花脸鸭、绿头鸭,黑腹滨鹬、蛎鹬、白腰杓鹬、斑尾塍鹬等。

11

2019

大鸨的 “暖心驿站”——沧州沿海湿地
沧州沿海湿地是任鸟飞项目保护地块,也是大鸨重要的越冬地和迁徙停歇地,任鸟飞伙伴在该区域开展基础信息调查、鸟类调查和监测、湿地巡护和威胁监测、自然教育、反盗猎、鸟类救助等保护行动,为来这里栖息、停歇的大鸨和其它鸟儿们提供一个温暖安全的环境。

大鸨©韦铭

每年10月初至次年4月底,分布于蒙古国和我国内蒙古东部、黑龙江、吉林等地的大鸨开始南迁,在河北、河南、山西及陕西的黄河流域越冬。沧州位于大鸨迁徙路线的中段,生态环境适宜大鸨越冬,所以成了大鸨的重要迁徙停歇地和越冬地。

大鸨在迁徙时可能会遇到一些意外,比如患病、受伤、体力不支等情况,像这样的情况每年都会有几起,如果大鸨在沧州被热心群众发现,当地林业部门工作人员和任鸟飞伙伴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便会接力展开救助。

任鸟飞伙伴救助受伤大鸨
11月14日,任鸟飞伙伴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负责人孟德荣接到当地林业局的一个救助电话,在青县清州镇王牌庄村一名村民在自家玉米地发现一只腿部受伤的大鸨,他一刻不敢耽搁,即刻赶赴现场。据孟德荣介绍,这是一只成年雌性大鸨,左中趾和左膝都骨折了,气囊破裂导致胸部和左腿皮下充气,目前正在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接受治疗。

轻轻抚摸其身体,安抚它的情绪,让大鸨慢慢放松下来再开展治疗行动

救护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般只喂大鸨一些花生、黄豆、小麦、玉米等,除了展开必要的治疗,较少干预它们的生活,避免影响其“野性”。

“我们会将那些经过救治,身体康复的大鸨放归大自然。”孟德荣说。任鸟飞伙伴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自2003年建立以来,已累计救助了100多只大鸨。

野外发现受伤大鸨怎么办?
沧州各县市都有大鸨的越冬区,它们喜欢栖息在麦田和收割后的豆地、玉米地。群众如果发现了越冬大鸨,应注意不要干扰它们正常生活,更不能加以伤害。如果发现伤病大鸨,可将它们放置在安静的地方,再立即报告当地林业部门哦!

大鸨知识小科普
大鸨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受胁状况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评估为“易危”(vulnerable,VU),它们所依赖的草原生境被大量改为农业用地、过度放牧、草原及农田附近架设的电线、偷猎等不利因素,影响着大鸨的生存繁衍。

大鸨主要见于南欧、中亚等地,在东亚则主要见于中国、蒙古和俄罗斯贝加尔湖以东地区。我国境内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中东部、吉林西部和黑龙江西南部等地,越冬于黄河以南的华北平原、淮河沿岸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喜欢栖息在开阔的平原、干草原和半荒漠地带,爱吃嫩草、种子、蝗虫、蛙等食物。据最新的调查显示,在我国境内的越冬种群数量近1700只。大鸨是世界上能够飞行的最重鸟类之一,成年雄性大鸨的体重约为4至18千克。

飞翔中的大鸨©韦铭

感谢所有爱心用户持续关于与支持守护栖息地任鸟飞项目,感恩有你温暖了鸟儿们一整个冬天。

 

10

2019

 

北戴河鸽子窝湿地是重要的保护空缺地,鸥科、鸻鹬,鹤类等水鸟与200余种林鸟在迁徙中途径栖息、觅食的地方,任鸟飞已经在该湿地连续开展了3年的保护行动,对该湿地开展实地巡护和鸟类调查300多次,鸟类调查记录达2万余条,威胁记录10余条,同时,为了提高公众保护鸟类意识,开展多次自然教育活动。

任鸟飞项目伙伴秦皇岛市观(爱)鸟协会定期在北戴河鸽子窝湿地开展调查巡护工作。

10月,是珍稀候鸟迁徙的高峰季,所以相比于往常,巡护员们巡护次数更多,巡护时间也更久些。

早晨天刚亮,调查巡护员就开始分批前往湿地,对湿地与湿地内的鸟类进行监测,至上午9点左右,第一批监测巡护人员撤离湿地休息,第二批巡护队员会赶往湿地接替。

除了鹤类调查巡护人员分批坚守各自的点位之外(因为鹤类与其他的鸟类不同,鹤类迁徙有固定的点线,所以需要定点调查),几乎所有的调查巡护队员全员出动。

在辽宁与河北交界处至秦皇岛与唐山交界处近140公里的沿海线上,调查巡护队员与协会会员一直在沿海线坚守、流动调查,尽量确保发现并记录每一批由此迁徙经过的鹤群或东方白鹳群。

巡护监测

在此地栖息的东方白鹳

在经过巡护员们多天的巡护,先后发现、记录到了数百只东方白鹳、30余只白鹤降落北戴河湿地,这些一次次巡护记录的鸟类数据和影像,是辅助证明鸟类调查数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的重要基础信息,也是推动国家政策对这些空缺保护地块加强保护的重要资料。

巡护员们在日常巡护时,若发现非法捕鸟等行为也会及时的向政府部门举报,确保鸟儿在途径此栖息地时有足够安全的生存环境。

白鹤群

今年巡护员们在调查巡护时发现了比往年更多珍稀鸟类,它们开始在这里栖息。较好的反应了我们的保护行动初见成效,相信随着栖息地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鸟儿会来此栖息。

感谢所有爱心用户持续的关注与支持任鸟飞项目,让鸟儿与人类共享美好家园需要我们一起努力!

09

2019

9月21-22日,“任鸟飞民间保护网络第三期项目启动会暨培训会”在秦皇岛成功举办。为了提升伙伴在项目技术(如水鸟识别、鸟类调查)和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筹款传播)等方面的能力,任鸟飞项目组邀请到众多业内专家,为伙伴进行了针对性的培训和辅导,并带领伙伴前往北戴河鸽子窝湿地进行了实操演练。同时,还向伙伴们提供了新版的《任鸟飞民间保护网络工作手册3.0》,为后续的项目执行提供了详尽的指导参考。

室内培训座无虚席

 

任鸟飞伙伴在鸽子窝湿地进行鸟类调查实操演练

 

08

2019

任鸟飞项目组召开了“任鸟飞 2019 年民间保护网络项目专家评审会”。 任鸟飞民间保护网络是任鸟飞项目的主要策略之一,是由在项目区域内开展保护行动的机构和个人组成的网络联盟,旨在凝聚民间保护力量,提升工作能力,更有效的开展湿地保护工作。 前期,任鸟飞项目组对任鸟飞民间保护网络项目申请方进行了合规审查、项目初审,专家组对初审通过的项目进行了线上评审之后,对初审通过的项目进行现场最终评议。最终,49家伙伴机构的53个以滨海湿地为主的保护项目入选并进行公示,携手保护60个保护空缺地块。任鸟飞组将支持入选项目开展保护活动,在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也提供技术支持、培训、咨询、辅导。

07

2019

7月任鸟飞民间保护网络支持的41个机构执行的50个湿地保护项目,持续开展湿地巡护与威胁监测、鸟类调查与自然教育等活动。调查监测是进行鸟类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它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详细地了解我们所在保护地的类分布情况,为进一步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也培养和增强具备鸟类调查能力的民间力量。

06

2019

2019年6月份,任鸟飞民间保护网络支持的41个机构执行的50个湿地保护项目,持续开展湿地巡护与威胁监测、鸟类调查与自然教育等活动。调查监测是进行鸟类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它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详细地了解我们所在保护地的鸟类分布情况,为进一步的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05

2019

2019年5月份,任鸟飞民间保护网络支持的41个机构执行50个湿地保护项目,持续开展湿地巡护与威胁监测、鸟类调查与自然教育等活动。

04

2019

2019年4月份,任鸟飞民间保护网络支持的41个机构执行的50个湿地保护项目,持续开展湿地巡护与威胁监测、鸟类调查与自然教育等活动。邀你为爱打榜,不需要捐款,只需要捐步、捐微笑、捐时间,捐知识等,点击第二张图片识别小程序码,也可以点击“我也要发起”进行打榜,让濒危鸟类和湿地获得更多关注。

03

2019

3月22日,“2019年最值得关注十大滨海湿地”在广州”水美南沙”世界水日活动上发布。“2019年最值得关注十大滨海湿地”是《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绿皮书(2019)》中重要的一章,主要是通过关注滨海湿地保护的机构推荐,再通过网络公众投票选出,该名录反应了滨海湿地热点关注区域,任鸟飞项目将会主要关注。

02

2019

2019年2月任鸟飞民间保护网络第二期41家伙伴的50个项目,累计开展湿地巡护和鸟调173次,巡护里程91812公里,提交鸟类调查记录3789条,提交盗猎、污染和开发建设登威胁记录46条,开展自然教育5次,累计覆盖5553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