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 news

因守护而始,向改变而行——SEE卫蓝侠十周年年会成功举办

时间:2023-10-12 作者:北京市企业家环保

 

作为较早开展污染防治的资助型项目,SEE卫蓝侠走过了十年——这是SEE卫蓝侠顽强成长的十年,也是国内污染防治形势不断变化的十年。

致敬同行者,共话新未来:2023年3月31日,以「守护·改变」为主题的SEE卫蓝侠十周年年会成功举办。来自政府机关、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卫蓝侠伙伴及阿拉善SEE会员等各领域嘉宾齐聚北京,重温过往守护历程,共谋未来治理新路。

 

一、应对变化,携手卫蓝

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现已成为社会共识,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全面推进。

作为国内较早关注和推动污染问题解决的民间资助项目,SEE卫蓝侠项目和社会大众一起见证了中国环境的不断改善。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周洲发表致辞,呼吁多方合作,在新形势下迎接新的挑战,取得更大成绩。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  周洲

“无论过去还是未来,无论外界环境如何改变,卫蓝侠始终秉承一颗守护之心。在守护的初心上,我们会联合全国各地公益伙伴,坚持改变之举,改变不仅仅是环境的向好改变,也包括了我们行动的变化、工作手法的变化,我们行动者群体的壮大。”

企业的合规生产、绿色生产在当前形势下尤为重要,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污控中心应急技术研究室王盼新以一位致力于污染治理的研究人员的专业视角,做了题为《从环境污染的应急一线到企业环境合规》的主题分享。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污控中心应急技术研究室  王盼新

“环境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是这些年来非常重要的方向,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也是国家环境应急能力提升的重要方面。”

 

二、因守护而始:回溯卫蓝初心

平凡卫蓝路,不凡卫蓝侠。通过资助工业污染源防治领域的民间环保公益机构,督促企业守法排放及绿色转型;组织各方社会力量,推动政策落实及效能提升,形成合作——SEE卫蓝侠始终秉持守护碧水蓝天的初心。

SEE基金会气候变化与商业可持续项目经理郑晓雯带领与会各方一同回顾了SEE卫蓝侠十年历程。

SEE基金会气候变化与商业可持续项目经理  郑晓雯

“因守护而始,向改变而行,守护是回顾过往过去做了什么,改变是立足于当下,我们知道外部环境在发生一些变化,因此需要针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一些改变。”

截至2022年,项目累计支持了全国 62家一线环保公益组织成为“卫蓝侠”,覆盖21个省份,资助总额超过8000万元。SEE卫蓝侠联合伙伴累计带动超过400万公众关注环境问题,经由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阿拉善SEE会员,连续10年提交关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污染防治的提案、议案共计56份;支持的环境数据库覆盖全国1275万家企业,数据量超过60.5亿条,累计推动整改的企业及污染点8346个。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晋军就《SEE卫蓝侠污染防治十年行动观察》做了主题分享,站在历史维度深刻总结了SEE卫蓝侠项目的宝贵经验,提出工业污防的“卫蓝侠”效应这一观点。

他认为,在现代社会,工业污染防治始终是各国环境治理和公共参与最核心、最基础的部分,我国也不例外。SEE基金会的“卫蓝侠”项目,通过长期而又坚定地资助公益组织的污防项目,积极回应了我国环境治理中最不容忽视、同时也是最难以解决的污防难题,助力打造了一个多议题、多地域、多层次、彼此分工配合联合行动的污防公益伙伴生态系统,并且有效推动了我国污防领域内的议题开拓、模式创新和手法升级。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晋军

“污染防治,卓有成效,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土壤也更干净了。过去10年环境治理的结果,显然离不开各界的努力,离不开国家的推动,离不开企业的参与,离不开每一个居民,当然也离不开卫蓝侠的伙伴。”

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首席专家、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兼职教授贾峰对SEE卫蓝侠十年工作进行了点评,高度赞赏了项目对于中国环境改善带来的积极变化。

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首席专家、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兼职教授  贾峰

“我们这样的十年是和中国社会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是同频共振的,给社会带来了充足的正能量,这是卫蓝侠十年最值得称道的地方。”

 

三、向改变而行:积极应对新形势新要求

随着双碳时代的来临,环保公益组织现如今不仅要考虑污染防治,还要考虑气候变化、低碳发展,实现减污降碳协同作用。从环境污染到气候变化的转变中,显性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少,深层次的监管和产业结构问题对污染防治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

面对当前形势,如何有效回应环境问题?SEE卫蓝侠伙伴结合各自实际,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绿行太行机构负责人李飞指出,环保组织在参与环境治理的过程当中,所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参与的逻辑一直在变化,与政府、企业互动关系也从初期“对抗”式互动,逐渐走向合作共赢。

绿行太行机构负责人  李飞

“一群怀着理想、正义,踏破循环往复的束缚,奋不顾身,冲在了污染防治的一线的勇士——这些人就是卫蓝侠。”

绿色潇湘执行秘书长廖思难鼓励大家相信公众的力量,要让普通人能够参与进来,支持他们成为行动者、参与者、支持者。

绿色潇湘执行秘书长  廖思难

“在卫蓝侠的支持下,全国有很多像绿色潇湘这样的伙伴也在全国各地动员着公众参与当地的工业污染的监督,我们见证和参与到中国这十年水环境变化发生根本性的好转,非常有幸参与这个过程。”

针对“环境治理中的变与不变”这一主题,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理事、SEE基金会项目审核委员会主席杨旭主持圆桌论坛,与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中国区总监付璐、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福建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副教授满瀚阳、自然之友总干事刘金梅展开讨论。

杨旭:“环境治理在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我相信这也是以后要面对的机遇,这是卫蓝侠以及SEE基金会以后要深入思考的,让我们一起看到变化、拥抱变化,一起创造未来十年新的变化。”

马军:“社会的治理,特别是环境的治理需要走到良性的互动环境,我们的角色在发生着变化。以前很多企业不希望NGO找麻烦,发展到现在主动购买服务,希望第三方监督。我们也要积极赋能企业,助推它们的绿色发展。”

付璐:“我们目前处于推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转型期,能否把协同减排纳入到战略里,形成更有效的工作手法,是所有人面临的挑战。”

满瀚阳:“过去十年从事大气污染治理研究中感觉最大的变化是,科技赋能对于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作用越来越强,科技的成果落地是越来越多,精准治污程度越来越高;不变的是一贯以来科研工作者建设生态文明的坚持,维护大家健康的初衷。”

刘金梅:“作为民间的环保组织来说,始终不变的是身份和作用在公众参与的角色,公众参与的前提在于信息公开。在推动从政府信息公开到企业环境信息的公开,再到不断开拓公众参与渠道和对话途径,这始终是我们所坚守的不变。”

面对新变化新问题,公益组织应如何完成时代赋予的角色转型,与多方开展紧密合作,SEE卫蓝侠伙伴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天津滨海环保咨询服务中心(绿领环保)主任董剑指出,要坚持去一线调研,同时要认真研究和分析目前国家和地方发布的环境政策和法律,撬动或者促进环境问题真正得到政府的共同参与,协作解决。

天津滨海环保咨询服务中心(绿领环保)主任  董剑

“只有真正到了一线才能发现很多的真问题和新问题,这些问题是做环保倡导的基础。”

上海闵行区青悦环保信息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刘春蕾提到,除了坚持独立第三方的使命和身份,公益组织在进行监督的同时也应当体现自身的公益价值,为中小企业赋能,助其实现绿色转型。

上海闵行区青悦环保信息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刘春蕾

“除了监督,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呢?如果我们能够为中小企业赋能,降低它们转型的成本,就能让它们不被低碳转型浪潮所抛弃。”

针对“从一线行动到企业参与”这个议题,SEE基金会秘书长杨彪主持另一轮圆桌讨论,与SEE基金会气候变化与商业可持续分议题委员会主席何一兵、MCM国际集团中国区总裁张乐、南昌青赣环境交流中心总干事刘丹、广州绿网环境保护服务中心主任向春深入交换了意见。

杨彪:“我们的伙伴真的特别需要企业家支持。企业家特别善于捕捉时代的信号,也就是社会变迁的信号,用创新的商业手段解决社会的问题,这是我们伙伴非常值得学习的地方。”

何一兵:“怎么样能够在新的时代,能够更好体现出更加专业度,更好利用高科技,从监督走向和企业共创、共治以及赋能呢?这是小伙伴们在新的环境下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张乐:“绿色材料、可回收的材料是链条一个点,综合的生态解决方案需要更多有综合解决意识链条加入进来,才能给我们未来市场消费者、开发商、政府最好的综合解决方案。”

向春:“如果一个企业非常关键的供应商环境管理有问题,由于环境的问题造成停产、整顿,对下游庞大的生产体系将造成非常重大的影响。在同样的产品或价格条件下,环境友好型企业会优先占据市场。”

刘丹:“对企业来说,不单单要看到NGO资金需求,更要看到他们寻求技术帮助、引导创新和升级迭代。再就是企业的视野和视角,对一线NGO有非常大的引领和帮助作用,”

 

四、致敬行动者,展望新未来

守护环境的那一抹蓝,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群人的努力。在污染防治中,公益组织和企业是合作者,也是同行者。

SEE基金会气候变化与商业可持续项目总监卢之遥代表项目组向关心SEE卫蓝侠的各支持方、在地合作伙伴及阿拉善SEE各项目中心表达深切感谢。

SEE基金会气候变化与商业可持续项目总监  卢之遥

"卫蓝侠十年间获得过很多的支持和帮助,我们也看到了很多一线行动和成果,我们有很多的感谢和敬意需要在这里进行表达。"

在过去的十年间。有67家爱心企业和基金会支持SEE卫蓝侠项目,累计捐赠超过4000万元;7个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助力卫蓝侠,让更多公众的爱心汇聚,支持到保护碧水蓝天的事业中。

累计捐赠20万元以上的爱心合作方:

能源基金会(美国)北京办事处、可口可乐中国、西卡(上海)管理有限公司、远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世嘉博融投资有限公司、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北京君太太平洋百货有限公司、北京长安投资公益基金会、泰盈集团、金杜律师事务所、EDF、连云港劲美智能家居有限公司、茂信资本、北京摩爱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腾讯公益、新浪微公益、阿里巴巴公益、支付宝公益、字节跳动公益、百度公益、京东公益。

SEE基金会秘书长杨彪分别向莅临现场的捐方代表能源基金会(美国)北京办事处、远大科技集团等致谢。

杨彪秘书长(居中)向支持方代表李玮(左一)、张西雅(右一)颁发纪念品。

2019年到2022年间,共有12家阿拉善SEE项目中心为卫蓝侠出资超过450万元。

支持SEE卫蓝侠的12家项目中心:

阿拉善SEE华北项目中心、阿拉善SEE珠江项目中心、阿拉善SEE江南项目中心、阿拉善SEE重庆项目中心、阿拉善SEE江淮项目中心、阿拉善SEE东海项目中心、阿拉善SEE潇湘项目中心、阿拉善SEE八闽项目中心、阿拉善SEE长江项目中心、阿拉善SEE齐鲁项目中心、阿拉善SEE太行项目中心、阿拉善SEE天府项目中心。

三家受助伙伴分别向到场代表华北项目中心副主席张皓、重庆项目中心郭庆隆、齐鲁项目中心徐雅致谢,对项目中心给予的帮助表示感激。

SEE卫蓝侠伙伴代表向阿拉善SEE项目中心致谢,徐雅(左三)、郭庆隆(左四)、张皓(左五)作为项目中心代表接受纪念品。

SEE基金会气候变化与商业可持续项目分委员会委员朱仝将“卫蓝巨星”称号授予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感谢他为环境信息公开做出的贡献。

朱仝委员(左一)为马军(右一)颁发纪念品。

SEE基金会气候变化与商业可持续项目分委员会委员朱仝将“卫蓝恒星”称号授予广州绿网环境保护服务中心主任向春,感谢他在污染防治领域的多年坚持。

朱仝委员(左一)为向春(右一)颁发纪念品。

SEE基金会气候变化与商业可持续项目分委员会委员王瑛将“卫蓝新星”称号授予芜湖市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环境研究员李嘉诚及北京自然田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官员张媛媛,鼓励他们继续成长,发挥更大价值。

王瑛委员(居中)为李嘉诚(左一)、张媛媛(右一)颁发纪念品。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副会长张立将“万水千山行动者"称号授予苏州工业园区绿色江南公众环境关注中心、西安空气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绿领环保咨询服务中心,感谢三家机构在污染防治一线的付出。

张立副会长(右一)为苏州工业园区绿色江南公众环境关注中心(左一)、西安空气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左二) 天津绿领环保咨询服务中心(左三)三家伙伴颁发纪念品。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副会长张立向北京市朝阳区自然之友环境研究所与上海闵行区青悦环保信息技术服务中心授予“行业基建行动者”称号,感谢它们为行业发展提供的坚实保障。

张立副会长(右一)向北京市朝阳区自然之友环境研究所(左一)与上海闵行区青悦环保信息技术服务中心(左二)颁发纪念品。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员、SEE基金会气候变化与商业可持续项目分委员会委员刘泽军将“一呼百应行动者”称号授予北京守望者环保基金会,感谢其带动公众参与环保。

刘泽军委员(左一)向北京守望者环保基金会(右一)颁发纪念品。

年会现场,“十年记忆相册征集”活动中伙伴投稿的优秀作品精彩亮相。那一张张定格卫蓝时刻的图片,默默讲述着中国环保人的故事。

“十年记忆相册”会场亮相

签到环节,沙盘模拟共创“无污染”社区、畅想卫蓝未来牵线互动区、扭蛋机和拍照区吸引与会来宾参与,借助趣味互动形式有效传播SEE卫蓝侠项目。

年会签到环节互动

下个十年,SEE卫蓝侠将努力完成从民间污染防治NGO的资助者与多方力量合作的链接者的角色向工业污染防治议题的战略引领者蜕变;下个十年,我们将见证更多的碧水蓝天!

 

-关于卫蓝侠-

SEE卫蓝侠项目由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联合合作方于2012年发起,致力于推动污染信息公开、污染源公众监督,企业污染减排与可持续发展,促进水、空气,土壤等环境污染问题解决的污染防治类环保项目。

截至2022年,项目累计支持了全国62家一线环保公益组织成为“卫蓝侠”,覆盖21个省份,资助总额超过8000万元。过去十余年间,SEE卫蓝侠联合伙伴累计带动超过400万公众关注环境问题,经由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阿拉善SEE会员,连续10年提交关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污染防治的提案,议案共计56份;支持的环境数据库覆盖全国1275万家企业,数据量超过60.5亿条,累计推动整改的企业及污染8346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