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主题为“创新价值·绿色繁荣”的2022首届SEE基金会公益发展论坛在北京顺利举行。本次论坛由自然保护公益伙伴计划秘书处作为指导单位,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基金会)为主办单位,中新经纬为战略合作伙伴,云集了近百名各领域专家、企业家代表、公益同仁等,共同围绕气候变化与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好生态支撑乡村振兴、多元参与共创和谐自然、企业家群体共建环保公益行业发展等议题展开了主旨演讲、对话分享,为推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此次活动的精彩瞬间吧!
(特别鸣谢由昌平天通苑学校彩虹繁星合唱团在活动开场带来的精彩演出。)
会长寄语
自2008年由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发起成立至今,SEE基金会坚持践行环保公益事业14年,资助和扶持中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的成长,打造企业家、环保公益组织、公众等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的社会化保护平台,共同推进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一路走来,已成长为公益环保行动中的重要力量。借此契机,阿拉善SEE历任会长也发来了寄语。
大会致辞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正面临着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前所未有的挑战,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地球,已成为社会各方的共识。
我们做了从0到1的工作,但要做到将影响力真正扩大到整个国家、整片土地,那意味着要从1到100,这绝非是我们企业家自己就能做到的。非常高兴的是,从1到100,有社会各界的伙伴共同参与—— 韩家寰(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第三任会长、SEE基金会第二任执行理事长)
SEE基金会科学顾问委员会授牌仪式:SEE基金会的各个项目都离不开严谨的科学支持,科学性是项目开展的基础,是指导可持续发展的有力工具。在此次论坛上,也为SEE基金会第三届科学顾问委员会的科学家、专家们进行了授牌。
▲韩家寰会长向部分到场科学顾问颁发证书。(左起:张正旺、卢琦、于秀波、陈能场、潘小川、周大地、杨有林、张立、韩家寰)
大会致辞
有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依赖于政府部门、科学机构、相关组织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参与。近年来,以SEE基金会为代表的中国民间环保组织蓬勃发展,社会公众环保意识显著提升,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巨大贡献—— 魏辅文(SEE科学顾问委员会主任、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蓬勃发展的SEE基金会
历经十四年,SEE基金会了支持的中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已经超过900家,通过各类环保项目带动了近8亿人次走进了自然,参与了环保行动。 SEE基金会帮助机构本土化,让它们持续更好地发展,带动企业家和企业实现社会责任和绿色发展,联动政府及相关部门、研究机构、公众多方参与,实现社会共享。平台型、枢纽型是SEE基金会的特点之一—— 杨彪(SEE基金会秘书长)
气候变化与绿色发展
双碳目标基于现代气候变化科学和能源低碳转型,其科学基础是坚实的。它也是能源革命的两个里程碑,是顺应绿色发展时代潮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实现双碳目标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长达几十年的科学转型过程,需要深度管理创新、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和更多的企业参与——杜祥琬(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
气候变化四个字听起来遥不可及,其实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关乎我们是否能够呼吸到新鲜的空气、饮用到干净的水源,关乎我们怎么做出消费选择,怎样处理垃圾,企业怎样进行生产。我们希望SEE基金会能够继续携手更多方的力量,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共创一个可持续的未来——卢之遥(SEE基金会气候变化与商业可持续项目总监)
截至目前,我们在阿拉善地区已经累计种植7843万棵以梭梭为代表的沙生植物,同时也培育了十几个合作社。通过梭梭接种肉苁蓉提升当地牧民的水平,很多年轻人慢慢回归到牧区,牧区不再是曾经的老龄化和空心化的代名词,又恢复了自身的活力—— 孙静(SEE基金会荒漠化防治项目总监)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开展濒危物种保护,针对限制鸟类种群发展的关键因素,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就能取得更好的保护成果—— 张正旺(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动物学会副理事长)
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服务。如今却面临着垃圾污染、栖息地丧失、物种消失等威胁。我们急需行动。SEE基金会从海洋旗舰物种、关键生态系统保护、可持续渔业发展等三个方向支持海洋环保行业的发展—— 王静(SEE基金会海洋保护项目总监)
目前物种处于快速灭绝期,很多科学家的研究已证实“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正在进行,因此我们需要共同努力保护生物多样性——蒋泽银(SEE基金会生态保护与自然教育项目总监)
良好生态支持乡村振兴
公益组织应该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什么作用?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公益组织一直是走在最前面的,其作用首先是率先发现新的议题;其次,公益组织进行创新式的农村发展,无论是机制还是模式——王晓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SEE基金会通过社会化平台资源,推动更多社会资本和公益环保力量,积极有效参与乡村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升乡村居民社区归属感,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可借鉴的案例和可复制的支持—— 张卫(SEE基金会项目发展与支持高级项目经理)
多元参与 共创和谐自然: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企业代表分别分享了各自企业在多元参与,共创和谐自然的实践案例。
作为本次圆桌对话的主持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科学委员会秘书长于秀波首先谈到了自己对于近些年空气质量缓解的观察:“现在经常能在朋友圈经常看到大家晒的蓝天白云的美好景色,但十年前,尤其是在北京刚开始供暖后,雾霾的情况是非常严重的,大家都喘不过气来。”
过去二十年,汇丰在公益领域为应对气候变化、解决环境问题做了一些事,但作为一个金融机构,我们能够做的不止于此。未来,我们还会继续积极地通过可持续金融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王颖(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企业可持续发展总监)
今年我们有两个项目通过运动或者公益行为在腾讯公益平台获得小红花,可以理解为一种公益的Q币,但其实并不是用钱买的,而是需要通过公益行为来获取的,然后把小红花捐助到具体项目。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撬动数以亿计的网友,他们愿意去玩、愿意去参与—— 马尧(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公益项目总监)
在SEE基金会的支持下,我们开发了蔚蓝地图手机应用,公众和环保伙伴不但能够获取,还可以便捷地分享到各种社交平台,形成数以万计的微举报,推动中国最大的一批火电钢铁水泥企业问题得到整改—— 马军(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主任)
现在民众不仅像我们科学家和保护工作者那样,能及时得到一线野生动物生存状况的信息,很多社媒平台还给民众提供了一个可以直接参与的机会,作为公民科学家和民众科学家参与到调研、监测的过程中—— 王松林(青岛市海洋生态研究会理事长)
企业家群体共建的环保公益行业发展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晋军首先做了主题演讲,他提到,“中国的环境治理离不开公益伙伴,公益伙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行业支持。过去十年,SEE基金会的基石项目创绿家和劲草同行在行业支持板块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未来十年,更多的行业支持项目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坚定帮助。”
随后,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晓毅,劲草同行项目资深企业家导师、公益咨询机构元工作室创始人王瑛,大理白族自治州云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中心创始人阎璐,围绕企业家群体如何共建环保公益行业发展展开了深度的探讨。
外部环境的变化对环保公益组织的专业性提出了新的要求,环保公益组织面临转型问题,需要行业与组织发展的支持。对于任何一家基金会来讲,都应该把行业和组织发展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王晓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如果说企业家立足环境生态的保护参与中国社会建设是一个修行的话,可以说门是窄的,路是长的,我们要进窄门、走长路、见微光。支持行业发展最重要的主体就是像SEE基金会这样的把行业发展放在自己发展战略和资助策略里的基金会。SEE基金会应该不仅自己做,还应该让同行、同道更重视这件事情——王瑛(劲草导师劲草同行项目资深企业家导师、公益咨询机构元工作室创始人)
SEE基金会创绿家、劲草项目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支持,更多的是给我们带来了企业家导师和公益导师的辅导和陪伴,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劲草的伙伴社群也给了我们很多支持和帮助——阎璐(大理白族自治州云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中心创始人)
闭幕演讲
此次论坛呈现了一个历经14年发展,汇集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的环保公益平台,各位嘉宾的分享也为环境保护公益事业和绿色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 许小年(经济学家、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理事长)
自2020年9月,我国向世界许下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以来,社会各界力量均积极响应号召,纷纷投身于绿色节能、低碳减排的变革。SEE基金会作为环保公益组织,秉承绿色办会,提倡减碳减排,本次论坛经核证共排放温室气体13吨二氧化碳当量,已通过自己持有的“广东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VCS核证自愿减排量进行中和。我们相信在大家共同的参与和努力下,终将能共同促成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致谢
环保公益传播官
姚雪松
SEE基金会宣传片海洋素材支持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北部湾鲸豚研究团队
南京师范大学鲸豚研究组
展位支持
诺路环保、孙兆强